论文参考文献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四川郎酒IPO往事
TUhjnbcbe - 2024/6/4 17:40:00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年4月28日,证监会公布了年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终止审查企业名单,四川郎酒赫然在列,这也意味着多次冲刺上市的四川郎酒,再次遭遇IPO折戟。

也许是心中早已有数,3月28日,在“郎酒酱香产品企业内控准则”发布会上,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就上市进展表示,已经按照证监会的要求做完相关的工作,该做的工作都做得差不多了,但最后还要看国家的整个大政策。

仅一个月后,四川郎酒被终止审查,据了解,此次IPO终止系郎酒主动撤回上市申请。有当地媒体从郎酒股份方面获得确认,因原计划募集资金项目已建成,根据公司发展需要,暂停上市。

冲刺IPO一波三折

回顾郎酒的上市之路,可谓漫长而曲折。

早在年,郎酒就传出有上市计划,但受郎酒企业规模、经营业绩以及经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最后认为并非最佳上市时机,暂停了上市计划。

年8月,郎酒集团再次恢复上市计划,并被四川省金融办列入年四川省重点上市培育第一批企业名单,但次年上市计划再度终止,不了了之。

年7月,因泸州市人民政府的千亿白酒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目标涉及郎酒公司,券商、会计师等先后进驻郎酒集团筹备IPO相关工作,最后仍是不了了之。

到年5月,郎酒股份第三次提交了IPO申请,却因其保荐机构广发证券自身的违规行为遭受监管处罚而受牵连,被迫暂停。

年5月28日,证监会终于给出反馈意见,要求广发证券核查并披露郎酒股份涉及规范性、信息披露及其他等共计53个问题。

时间来到年4月28日,历时15年长跑,作为呼声颇高的“酱香第二股”,郎酒股份最终以IPO申请终止审查落下帷幕。

“救火队长”汪俊林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一点不假,是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的真实写照。

年,也就是全国恢复高考的第3年,16岁的农村少年汪俊林以高分考入梦寐以求的泸州医学院(今四川医科大学),自此这位农村少年的命运出现转折。

据数据显示,当年参加高考的考生达到万人,录取28万人,录取率仅6%,时至今日,大学录取率已经超过80%。可见在当时能够考上大学的人,真正可以称之为“天之骄子”。

毕业后汪俊林如愿成为了一名医生,并在《四川中医》、《中医杂志》等专业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创造的科研成果荣获四川省三等奖。

凭借着不错的管理能力,年,汪俊林被提拔为成都恩威投资研究所所长。

然而,才刚上任没多久,年,汪俊林又被领导挖到泸州,担任泸州制药厂厂长职务,传奇生涯就此展开。

这个创办于清朝乾隆年间的老药厂当时已经濒临破产,厂房里面长满了草,个员工等着发工资,账面上却只有2万元现金。

汪俊林上任当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数倍,两年后改制为泸州医药有限公司,后又迅速成长为年收入过4亿元的宝光医药集团。

当年让泸州制药厂起死回生的,是一款年销售额仅3万元的产品。汪俊林力排众议,砍掉其他所有产品线,专注打造这款产品,通过更换包装、减小容量、提升价格,短短几个月销售额便增长数倍,成为支撑业绩增长的核心大单品。

能者多劳,年,泸州市委、市政府又把年亏损上亿的四川长江机械集团旗下三个昔日的排头兵——中央部属企业长江液压件厂、长江挖掘机厂、长江超重机厂的振兴之责,沉甸甸地压在汪俊林身上。

无一例外地汪俊林又将这些企业都救活了,“救火队长”可谓实至名归。

汪俊林并非机械专业出身,却充分站在用户角度思考,要求研究设计人员“让挖掘机容易操作、挖得快、好维修”,产品由此大卖,一款挖掘机拯救了四川长江机械集团。

托管企业当年,集团便减亏多万元,两年后的年,集团营收已达3.6亿元,利润数百万元。

正是这一年,泸州市领导再次找到汪俊林,把彼时累计负债近10亿元濒临破产的郎酒交到他的手上。

当时的郎酒,年销售额只有3亿元,但一年仅偿付贷款利息就要支出1亿元。

接过郎酒之后,汪俊林开始用“狼性文化”和“群狼战术”打造这家企业。亲自挂帅销售公司总经理,手把手培训营销人员,以雷霆手段砍掉近百条产品线,提出“酱香、浓香、兼香”齐头并进的“一树三花”策略。

年,第一只“头狼”红花郎诞生,年郎酒销售约5亿元左右,年郎酒销售业绩突破亿元,比计划提前整整4年。

从医疗到机械制造,再到白酒,汪俊林一次次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他曾在一篇专访中谈及对自己影响至深的人,“还是邓小平,他能够把非常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并抓住本质,这是一个企业家需要学习的。”汪俊林如是说。

郎酒的改制往事

和多数中国名酒一样,郎酒曾经也是国企。

按照招股书的披露,郎酒集团原为国有控股公司,后历经改制成为今天汪俊林实际控制的企业。

年2月17日,古蔺县人民政府出具《古蔺县人民政府关于古蔺郎酒厂请示成立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事宜的批复》(古府函[]7号),同意设立郎酒集团。

年2月25日,郎酒集团召开第一次股东大会,由四川省古蔺郎酒厂、四川仙潭酒厂、四川古蔺制药厂、古蔺县印刷厂共同出资设立郎酒集团。郎酒集团设立时,股权结构如下:

年12月30日,古蔺县人民政府决定将上述股东持有的郎酒集团股权%无偿划转给古蔺国资。将四川省古蔺郎酒厂实物及货币用于郎酒集团出资后,剩余的相关资产无偿划转至郎酒集团。

至此,郎酒集团成为古蔺国资全资子公司,四川省古蔺郎酒厂成为郎酒集团全资子企业。

年3月10日,四川省古蔺郎酒厂、四川仙潭酒厂、古蔺县印刷厂、四川古蔺制药厂与古蔺国资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古蔺国资取得郎酒集团%股权。至此,郎酒集团股权结构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据招股说明书披露,此次股权划转未及时办理工商变更手续,直至年6月,郎酒集团才为本次股权划转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

同样于年,古蔺国资制定了《郎酒集团产权变动方案》,将郎酒集团经评估的净资产6.4亿元(不包含郎酒集团商标、商誉、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和天宝、地宝洞使用权以及已划出的四川郎中药业有限公司股权)中4.9亿元净资产对应的产权份额转让给宝光集团,1.5亿元净资产对应的产权份额转让给郎酒集团工会,作为职工解除国企员工身份以及相关遗留问题的支付资金。

该方案经古蔺县人民政府、泸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并转报四川省人民政府,未获得批复。

经过一翻周折,通过签订补充协议,将原约定转让给职工的郎酒集团23.44%股权按原约定价格1.5亿元转让给宝光集团,由宝光集团按照经批准的职工安置方案妥善安置有关职工。

补充协议之后,于年7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批准了郎酒集团产权变动方案,批复同意郎酒集团所持宝光药业3,万股股份属于非国有股,至此,郎酒集团改制完成。

年7月,郎酒集团就改制事项办理了工商变更手续,股权结构如下:

宝光集团的股东为汪俊林和张燕夫妇,其中,汪俊林持股为99%,张燕持股1%。至此,郎酒集团由古蔺国资持有变更为汪俊林本人私有。

但是在改制过程中,存在种种“瑕疵”。

其一,产权转让方案的审批存在程序上的瑕疵。

据招股书显示,年10月古蔺国资制定的《郎酒集团产权变动方案》在当时由泸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并转报四川省人民政府,并没有履行泸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程序。

年6月,修改了产权变动方案,调整职工安置方案,将郎酒集团全部产权转让给宝光集团,该方案经古蔺县财政局、泸州市国资委、四川省国资委逐级转报国务院国资委,但没有上报泸州市人民政府审批,存在程序上的瑕疵。

程序上的种种“瑕疵”直至年4月下旬郎酒集团才一一补办。

据招股书显示,年4月24日,泸州市人民政府出具《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产权变动等事项予以确认的函》,确认郎酒集团产权变动合法有效。29日,古蔺县人民政府出具《古蔺县人民政府关于对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产权变动等事项的批复》,确认产权变动转让价款及资金利息支付完毕。

其二,存在首付款少付、逾期付款问题。

根据协议,汪俊林需在签订协议后10日内支付首付万元,剩余约4.4亿元可在年-年期间分期完成付款,并需在每年12月30日之前缴纳5%的资金占用费。

然而按照《四川省企业国有资产有偿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分期付款期限不得超过3年,第一次付款金额不得低于应付总额的50%,欠付部分应当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付利息。”

所以汪俊林应该支付的首付款应为2.45亿元,而不该是万。

除首期少付款之外,还存在逾期付款问题。

据招股书显示,截至年4月,古蔺国资收到的产权转让款约4.32亿元,通过协议抵账等方式调减股权转让款万元。而宝光集团应缴纳的资金占用费共计.26万元,于年12月完成支付。

也就是说,宝光集团分别逾期2年和5年,才将产权变动转让款以及资金占用费予以支付完毕。

其三,商标转让存在程序瑕疵,40万获得郎酒商标80%所有权。

根据年古蔺国资制定的《郎酒集团产权变动方案》,郎酒集团原有的商标等无形资产权益未纳入郎酒集团产权评估范围中。

这么做主要是因为古蔺县人民政府想通过持有“郎”牌商标等无形资产所有权,约束郎酒集团将注册地以及主要税收缴纳地保留在古蔺县内,同时督促宝光集团按照约定足额支付产权转让款。

《郎酒集团产权变动方案》之附属协议《无形资产使用许可合同》对郎酒集团商标等无形资产权益作出了另行约定:古蔺国资将其拥有的郎酒集团商标、商誉、专有技术、生产许可证、特许经营权等许可宝光集团所属的郎酒集团独家使用。

年的许可使用费为万元,并按照每年酒类销售收入比上年增加数的1%收取无形资产许可使用费。当郎酒集团年度酒类销售收入达到6亿元,则宝光集团拥有10%的无形资产所有权,郎酒集团年度酒类销售收入每增加1亿元,则宝光集团相应增加5%的无形资产所有权,以此类推,最高不超过30%的所有权。

很快30%的限制被打破,年11月18日,古蔺国资与宝光集团签订《补充协议》:双方确认宝光集团已按照《无形资产使用许可合同》拥有40%的无形资产所有权。

按照年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商标价值76亿元计算,古蔺国资占有46亿元价值,宝光集团占有30亿元价值。同时,双方进一步约定,自年1月1日起商标等无形资产价值增值部分归品牌投入方所有。

年12月11日,古蔺县人民政府出具批复(古府办函[]号),同意将“郎”牌个已注册和待审的商标无偿划拨给久盛投资。久盛投资是古蔺国资于年11月13日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为50万元。

之后经过一系列股权调整,汪俊林分四次,总计花费40万元,取得了久盛投资80%的股权,也间接取得了“郎”字商标80%的价值。(通过股权调整持有商标,详见下图)

招股书中提到,上述股权转让中年12月-年10月的总计40%的股权转让事项,没有履行国有产权转让涉及的资产评估、进场交易等手续,亦没有报泸州市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审批,存在程序上的瑕疵。

直到年11月,泸州市人民政府作出批复,原则同意古蔺县人民政府对郎酒集团改制及久盛投资股权转让相关事宜作出确认。随后,古蔺县人民政府作出批复,确认古蔺国资年至年间陆续将久盛投资80%股权转让给宝光集团事宜符合法律规定,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不存在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形。

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郎酒以.85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53位,据此计算,汪俊林持有的部分商标价值为.48亿元,他为此花费40万元。

其四,职工安置问题

年3月12日,古蔺县人民政府与宝光集团签订《郎酒集团转让补充协议》,约定用于解除郎酒集团职工安置问题的净资产额1.5亿元及相应其所代表的出资额23.44%,应成立职工持股会等股权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并相应行使股东权力。

然而4年之后,古蔺县人民政府与宝光集团一纸协议推翻了之前的职工安置方案。

年6月26日,古蔺县人民政府与宝光集团签订《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转让之补充协议》提出职工持股会这一组织形式不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政策与法规规定,将原约定量化转让给职工的郎酒集团23.44%股权按原价转让给宝光集团,由宝光集团妥善安置有关职工。

值得注意的是,年3月到年6月,4年时间,郎酒集团23.44%的股权并没有发生任何增值,按原价1.5亿元转给了宝光集团。

郎酒集团待安置在册职工总人数为1,人,从安置流程来看,大部分员工已选择收取现金,将股权转给宝光集团。目前,还有22人尚未领取职工安置金,合计金额约为85.8万元,人均不足4万元。

这22人在年改制时,选择与郎酒集团重签劳动合同,并持有职工量化企业股权金。如果按本次郎酒股份募资的估值测算,目前23.44%股权已价值近亿元,未领取职工安置金的22人,若能兑换公司股权,则人均股权价值超万元。

但从汪俊林出具的承诺来看,可能性极小:“……确保职工权益不受损害,并已对未领取的安置金设专户管理。在该等职工表示接受宝光集团安置方案并同意领取职工安置金及相应利息时,本承诺人将进行足额、及时的支付,保证其合法权益不受到损害。”

监管对这些问题也很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郎酒IPO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