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白中嘉陵江畔护梦起航
6月9日晚,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赵宇亮登上央视《开讲啦》。这位白塔中学优秀校友的讲述,带我们一起走进“百年白中”的教育征程。
年,张澜先生怀揣教育救国的梦想,创办南充县立中学。百年风雨兼程,学校已成为一所现代化的四川省一级示范校。
白塔晨钟穿越千年,这里,就是学习的好环境,读书的好地方。办有温度的学校,做有故事的教育。
高级位带着初心真情坚守的老师,凝聚出了他们的团魂:一群人,一件事,一起拼,一定赢。用春蚕精神和家国情怀,献礼党的百年华诞,他们以虔诚守护学生,以奋斗致敬远方。
亲爱的同学们,是鸿鹄就当志存高远,是雄鹰就当搏击蓝天。钟灵毓秀、地灵人杰的白中,必将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
封面新闻为你精彩呈现白塔中学高级12名教师的精彩故事。他们躬耕三尺讲台,平凡而崇高,正是“百年白中”优秀教师群体的真实写照。
杨文老师
封面新闻记者谢杰
五月,在四川南充白塔中学见到生物老师杨文,黑框眼镜,白净面庞,说话温柔。他的办公桌上,摆着《咏春发力秘技》、摆着《生命动力》、摆着美国的中学生物教材。这些书籍,带我们走进杨文的生物学故事。
一份教书工作
要干出生物老师的职业生命力
自小,杨文就对生物的有浓厚兴趣。儿时父亲送他一套《十万个为什么》,知识内容那么多,杨文就偏爱自然、天文、地理等方向内容。这份对生命和自然的好奇延续十多年,让他在报考大学时选择了生物专业。
杨文老师正在上课
年,杨文进入白塔中学,成为一名生物老师,刚参加高考的这一届学生,他任教级8班、9班、25班。“早年其实是想从事生物技术相关的行业,但缘分使然,我成为一名老师。”学生物的杨文相信,生命里所有的遇见,都是命中注定。19年前,站上三尺讲台,他就告诉自己:要在教师岗位,干出职业生命力。
职业生命力怎么干?杨文不断学习锤炼,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努力为社会培养有价值的学生。
在这个过程中,杨文自己也发生悄然改变。“其实一开始我是不太自信的,但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找到了最真实的自己。”杨文告诉记者,和学生相处19年,一届又一届学生相处中,他不断实现本我、自我、超我的寻找探索。
杨文说,教书育人的这些年,也是他的一段进化论:知识内容进化,教学手段进化,学生相处进化。
杨文老师辅导学生
一堂生物课
面试式聊天让学生爱上生物
回到课堂本身。杨文的生物课,“更多希望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素养,让学生形成一种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生命观念。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探究思维,掌握基础的自然科学研究能力。”
这样的教学目标,让不少学生初接触时会吐槽“杨老师的生物是玄学吗?这么多意识层面的东西。”但真的走进课堂,学生们的疑问迎刃而解。
每届学生的第一堂生物课,杨文定义为“面试式聊天课”。用一节课的时间,他和学生聊生物课程、聊生物学发展、聊生物学科前景。他将自己设定为面试者,讲台下的学生们就是“面试官”,用最精彩丰富的生物知识,打动学生,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对生物学科感兴趣后,更希望学生对老师也要感兴趣。”面试后,杨文还给自己增加了“复试”。用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教育手法、教学理念,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接受学生的“复试”,让学生保持对生物学科和他这个生物老师的学习热情。
兴趣有了,热情有了,就是带学生徜徉生物知识海洋的时候。这个时候,杨文就会切换为精准模式,开启准确细致的生物知识讲授。
杨文老师给学生讲题
三年高中学习
让学生高效掌握生物知识
如何深入浅出向学生讲授生物知识,杨文也有自己的一套心得。
在白塔中学贴吧上有这样一篇贴文:“一位南充植物学家、白塔中学资深生物老师杨文最近研究表明,与发现万有引力有关的那颗苹果树是南充进口的。”
谈到这个小故事,杨文说“当时其实是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点发挥的一个段子。”但由于他的生物造诣备受学生追捧信任,学生总感觉,这些让人看起遥远的理论既不是出自达尔文,也并不是来自孟德尔,而是杨老师口中讲的身边事。
将生物知识融入学生身边事的情景式教学,是杨文生物课的第一步。上课语言精炼简洁,则是第二步。杨文的生物课,注重还原式使用教材语言。他的思维方式、语言描述都与教材知识的逻辑框架保持一致。“这样能让学生在精准重复记忆中,强化认识,且思路明晰。”
他还有个教学妙招:查阅学生的教材。“教材里有学生随堂做出的批注,能看出学生对板块知识的把握程度,很重要。”于是,杨文的生物课常常出现这样一幕:老师不站在讲台上,而是在学生课桌旁,拿着教材,看得比学生还认真。
杨文非常重视教学效率。“只有3年时间,但想讲的东西那么多。”他一方面提升自己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效率。高效,让学生学起更轻松,也更有收获。
杨文和学生在一起(学生张雨欣拍摄)
19年生物教学
陪学生完成时代需要的青春进化
而跳开课堂,杨文会从生物学角度思考,这个时代需要怎样的少年,需要怎样的年轻生命力?
“每个时代都有翩翩少年,他们身上凝聚着当下时代最需要的少年精神和时代生命力。”杨文看来,中学时期青年学生的成长,其实就是这个时代青春进化史的缩影。“学生的成长,也折射了不同年代教育的轨迹、社会发展的轨迹。所以能为这个社会、这个时代培养怎样的青年,便是我们教育人的职业命题。”
培养怎样的学生?杨文有着清晰的答案:“我希望我的每一名学生,都培养成让我崇拜的人,这样的人,胸怀梦想、心有感恩、勇于担当、乐观善良。”这个培养过程,就是杨文作为老师职业价值的最大体现。
教书多年,杨文一直有个习惯:早一点到教室,当学生进来,就能听到学生喊一声“老杨好”。“这简单的一句称呼,就能让我满腔热血充满感动。”尤其是已经毕业的学生回来,以朋友的身份叫他一声“老杨”,就是他教师职业获得感最满的时候。
而三年又三年,在这细碎平常的“老杨好”中,杨文走过19年教育路。他的下一站目标,依然是陪伴学生,完成时代赋予学生和老师的青春进化使命。
人物名片
杨文,白塔中学生物教师,在19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师德修养,努力提高思想素质,时刻以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热爱教育事业,具有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曾在南充市生物教学展评中获得第一名;撰写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和教育教学交流文章;主研的课题曾获得市一等奖、区政府二等奖;多次指导学生在全国生物竞赛中获全国赛区一、二等奖,教育教学效果显著。以诚待人,乐于助人,为人正直,言行一致,对学生友善,宽严得当,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严厉而又不失同情心,公平且不失灵活性,是一位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和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