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参考文献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宝藏老师他是物理名师,广东省优质课比赛
TUhjnbcbe - 2024/8/14 17:00:00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812/p3rhy5a.html
人物名片:刘震,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物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中国教科院骨干研修班成员,国际生涯规划师(CDP)、两届深圳市高考工作先进个人,在广东省优质课比赛、广东省论文评比、深圳市“好课程”、深圳市高考模拟命题比赛中均获得一等奖,于年执教深圳市市级公开课,辅导学生参加全国数理化学科竞赛获广东省一等奖,获评“优秀指导教师”,所带班级获南山区高考先进班集体,备课组获南山区高考先进备课组,主编出版专著《高中物理综合教学研究与设计》,参编专著4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入选杂志《课堂内外》年度“中国好老师”的最终评选并成为签约作者。STORY教育故事授之以渔,是老师的必修课作为学生时代的“学渣”,上大学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会成为一名物理教师。在学生时代,我最弱的学科是物理和语文,现在却成为一名物理教师和杂志的签约作者,这告诉同学们一个道理,不要轻易否定自己的现在,更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门学科,因为这可能是你未来赖以谋生的“工具”。工作七年多,我常常会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物理老师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物理课会更有趣呢?什么样的班级管理更有利于学生的生命成长?很多学不懂物理的同学会用“云里雾里”形容学习物理的心情,作为曾经的物理“学渣”,我十分能体会这种感受,但我对于物理课堂的要求,是希望所有学生学完物理课后会有所收获,哪怕有些理论或规律没听懂,也能掌握一些技巧或感悟一些道理,从“雾里”走向“悟理”。忙于笔记,忙于应付课堂,部分勤奋的学生始终没有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真谛;没速度、没专注度,部分后进生始终没有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学习系统;不会自学、没有整理,部分优秀的学生始终无法获得理想的高分。教师倾囊相授,学生却没有打下“收条”,学习本该是件快乐充实的事,为何反倒让师生“费力不讨好”?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长期在我心头久久挥之不去。常言道,学贵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我渐渐明悟:物理教学之外,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样是一门“必修课”。高一物理要学习受力分析,很多学生受力分析常常出现“漏力”的情况,我根据力的性质按受力分析顺序给学生编了一段rap(说唱):“一重二弹三摩擦,弹力要分支压拉”。学生在之后的受力分析就会按照“重力—弹力(支持力、压力、拉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顺序,很少出现“漏力”的情况了。在高二学习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时,学生经常出现估读位数不够或者漏读半毫米刻度的情况,我也编过口诀:“螺旋测微千分尺,读到千分才能止;留心半毫米刻度,读数不会有错误。”很多学生毕业几年后回校看我,还能脱口而出当年我教过他们的“口诀”。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后,学生理解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接着引发学生讨论:“牛顿第三定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有学生回答:“待人处事也是如此,你帮助他人,他人也会帮助你,你对他人微笑,他人也会回以微笑”。还有学生说:“我们在学习上付出越多,回报也会越多,此时不报,只是时候未到”。在学生学习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时,有个别学生物理基础不好,感觉到学习物理的困难。我用“追及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的基础差,相当于初速度比别人小,那么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如何追上别人?”学生想了想,回答说“要提高加速度”,我又继续追问:“如何提高加速度呢?”学生回答说:“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要比别人更努力。”诸如此类来自物理学科的感悟还有很多,物理老师们只要善于总结和观察,总可以帮助那些畏惧物理的学生,从“雾里”走向“悟理”。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谈论教育时说道“所谓教育,是忘却了在学校学的全部内容之后剩下的本领。”而作为物理老师,我也始终希望学生可以在书本以外养成留心生活的习惯,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从教有头,育教无期一个学生的成长、一个班级、一所学校的教育风气,不是偶然奠定,而是依靠持之以恒、具体细微的努力,由很多人的付出沉淀下来的。学校每一位的老师的用心投入,使他们知晓什么是最适合学生的,什么是自己想追求的好的学问和值得的人生。幸运的是,我工作第一年就遇到了两位好师傅。学科上,钮海涛老师经常向我分享他处理物理重难点的技巧和方法,在我年上全市公开课前,他陪我磨课磨了半个多月,倾尽所有的帮助我。毕业后我有幸和全国名班主任赵坡老师成为同事,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同为理科生出身的他28岁就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专著,是他鼓励我走上教育写作之路。他建议我每天写一千字的教育叙事,写好后交给他看,他每次都会指出我存在的不足,然后反复修改,在他的“鞭策”下,我工作前三年就发表了近20篇文章。在班级管理上,我接手新班级后会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形成班级的文化,创建班级文化引领学生的生命成长。由于我经常会和学生聊天“吹水”,学生私下会称我为“水哥”,我年带的班级就以“水”作为班级文化载体,形成“团队、利他、共赢”的班级名片,班训则是“集团队之智,行利他之事,享共赢之实。”接手南外届高三4班后,我找了部分学生了解班级情况,由于班级在高一和高二出过不少“问题”,班级纪律和学习成绩在年级倒数,学生缺乏自信,我第一天上课时大部分学生都低着头听课……在第一次班会课上,我就和学生喊出“过去或许不被看好,明年必定成为骄傲!”的班级口号,在高三一年的备考过程中都起到了很好的激励效果,当时书法功底较好的家长用毛笔将班级口号写了下来,挂在家里的书房给学生起警示和激励作用。每次月考后,都会有学生找我谈话,有的学生付出很多努力,但成绩仍得不到提升,甚至想过放弃。当每次有学生感到气馁时,我会鼓励说:“我不会放弃4班的每一位同学,我们是一个团队,不抛弃不放弃,明年一定会成为南外骄傲!在高考前的最后一期黑板报,学生们设计了黑板报作为对高三第一次班会课喊出口号的回应。当我看到这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时,我感到十分欣喜,梦想终将成为现实,说明学生们经历了高三一年,已经从“过去无人看好”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终将成为骄傲”的梦想将成为现实。▲学生在教室黑板中写下“梦想终将成为现实”学生们带着这份自信走进高考的考场,我知道,他们一定会在高考中发挥出值得骄傲的成绩,而最终的高考成绩也验证了我的判断,4班助力南外届高考理科重点率进入全市前六!教育,有关一个人的全部今年春节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应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宅”在家里的日子里时间过得很慢,我们终于有时间陪陪家人,有时间回顾过去的岁月,也有时间对未来的人生及生命价值进行思考。“宅”在家里的这段日子里,我时常想起带过的每一届学生以及与学生之间的故事,我想用文字和图片的方式记录过往8年的班主任岁月,于是写下了13万字的书稿。在南山区教育局的组织下,我和南山区其他兄弟学校的班主任代表以“热爱生命”为主题,共上一节面向全市的班会展示课,引发学生们对“疫情下的危机与成长”进行深度思考。我想起德国学者瓦尔特·本雅明在论述卡夫卡的小说时,有个很好的比喻。他说,展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如蓓蕾展开为花朵,一种是像孩子把折叠的纸船展开为一张白纸。这次疫情一度使我们大家处于封闭之中,使整个社会处于停摆状态。现在,整个社会复苏了,我们也重新走进了校园。分外希望回到班级上课的同学们不是像折叠的纸船展开为白纸,一切只是简单地恢复原样;而是如蓓蕾展开为花朵,在疫情中成长,在疫情中成熟,散发人道的芬芳,绽放理性的光彩。刘震和学生们NEWS关于“我的教育故事”来源:南外高级中学
1
查看完整版本: 宝藏老师他是物理名师,广东省优质课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