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参考文献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红心向党立德树人
TUhjnbcbe - 2024/8/31 16:23:00

文/李杰

近年来,长沙县教育一线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是中流砥柱,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在践行“三高四新”战略中展现新担当,为实现现代化教育强县彰显新作为。他们有的是教育局机关里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老黄牛”;有的热心公益,用爱心点亮贫困学子上学梦;有的无私奉献,在教师岗位上用心呵护每个学生的成长;有的退而不休,老有所为,余热生辉……坚守初心,立德树人,他们用实际行动回答了“初心是什么、使命干什么、奋斗为什么”。

耕耘在教育系统的“老黄牛”

年7月,他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驮着几件简单的行李来到长沙县的边远乡镇白沙乡(今开慧镇),投身教育事业。

年8月,因为表现突出,他被任命为长沙县白沙中学校长。

年8月,他调任长沙县开物中学办公室主任,后转任教科室主任。

年4月至今,他借调到长沙县教育局办公室工作,一干就是11年。

他,就是长沙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常正祥,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多年来,被同事们誉为工作中的“老黄牛”,默默无悔,源源不断地播种着精神力量。

“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时间不够”

常正祥曾多次在QQ空间里感叹:“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时间不够。”

从年4月借调到长沙县教育局办公室起,常正祥接触最多的工作就是文字,从最普通的请示报告,到领导的讲话稿,每年出自他手下的文字不少于20万字。

在天华路号的老教育局办公楼里,他办公室的灯常常熄得最晚,连门卫大爷也知道这一点,称他为教育局的“钉子户”,一钉在办公室里就很难出来,一钉在电脑前就很难走动。

因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他的颈椎目前已有四节严重错位,甚至因错位而引起久治不愈的肩周炎。

年底,办公室老主任调离办公室岗位,原有的两位办公室文字人员也跟着调离,新的人员没有到位,接任办公室主任的他既要协调,还要担任文字工作主要操刀者的角色,几乎每天都是用跑来赶进度、赶工作。与他密切配合的一位年轻同事曾感叹:“那时的常主任做事真的拼命。”

年至年,长沙县教育局办公室相继3位女员工休产假。对很多工作,他做到亲力亲为。从文字工作到信息宣传,从创业富民到文明创建,从接访回复到提案议案办理,他哪一项都没有落下。办公室里,被同事称作“全挂子”、“多面手”。

20年的教学生涯、11年的机关工作,作为“老黄牛”的他,已在教育系统耕耘出累累硕果:1次获评市教育系统办公室先进个人、1次获评长沙县优秀教师、4次获评长沙县教育系统优秀党员、2次获评“鲁商奖”教育工作者、2次受长沙县人民政府嘉奖。

“我不与喜欢抱怨的人交朋友”

“我是年4月1日——愚人节这天来到教育局的,许多人都说我是被蒙骗到这来的。因为借调到这儿,做的是最艰苦的文字工作。但是这一辈子我从不后悔,我很满意。”常正祥这样调侃自己。

在教育局机关的过道里,经常看到常正祥匆匆忙碌的身影,还有永远抹不去的笑容。即使是被领导批评,也是虚心接受,从不抱怨。

有一次,因忙了一上午,将一个会议安排迟了,稍有些混乱的会场让领导雷霆震怒,但会场边的他继续安排工作,默默弥补。无独有偶,有一回他去参加一个二级机构的会议,会议组织不太理想。台上的领导因不知道他没有参与组织,把与他毫无关系的会场混乱责任压到他头上。对此,他却毫无怨言,依然把事情做好。

身边的一位同学曾这样说他:“常正祥,我觉得你是教育局最会背锅的人。”对此,他笑笑,背锅侠也是英雄嘛。

在父亲生病、瘫痪在床的那段日子里,常正祥每天来回奔波余里,从不因家庭而误了工作。只有一次,他在上级工会的一次调研慰问谈及自己的家庭,说他家有四残、三老,工作任务重,道德负担重……动情处失声痛哭。

“我从不会与有抱怨的人交朋友。我希望我的一生,留下的不是带有抱怨的记忆,而是一种自信,一种自尊,一种奋进的回想与回望!”常正祥将奋进的理念刻进了骨子里。

“学习才是终身的事业”

常正祥爱好学习。年参加工作,他通过自考考得本科文凭,之后又参加各类培训班,学习文学创作,其作品见诸各大媒体,在文学领域展露头角。多年的学习、创作与坚持,已创作近百万字的散文集《与一朵花对视》。

有人曾经问他,你这么忙,是怎么有时间来创作的。他回:“我全部的创作都来自于八小时之外。当别人打麻将、跳舞时,我会把所有的时间用来学习与创作。”

受他影响,长沙县教育局机关涌现一批文学爱好者,教育系统也逐步组建了一支余人的创作团队。这些文学爱好者正活跃在省、市各级教育报刊与文学报刊中,给长沙县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增添了不少亮丽色彩。

常正祥在《给生活留点文学空间》的文章里写道:“给生活留点文学空间,我们的心才会安静下来,才能触摸到心的柔软,才能面对最真实的岁月。”

常正祥已将“老黄牛”精神融进了骨髓里,正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怀揣着一份纯净之心,引领着更多的教育人朝着明朗的信仰灯火奔去……

一棵树的茁壮成长

有这样一个人,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坚持工作18年,如今桃李满天下,送走了12届高三毕业班。

他是谁呢?他是长沙县实验中学教务科长周维,一名80后教师,也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风采。

一粒种子就能长成一棵大树

从小,周维生活在军人家庭,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父亲参加过援越抗美,红色故事的熏陶和浸润,使得他内心深处种下了崇高理想信念的种子。

年大学毕业,他拒绝了沿海学校的橄榄枝,毅然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教书育人。

工作上勇挑重担,哪里需要都义无反顾地接受安排。除了担任学校教务科长和处理日常教学工作,他还主持长沙县地理名师工作室,自年9月开始还兼任级年级组长、党支部书记。

因长期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他的身体亮了红灯。年7月,他心脏病突发住院治疗。然而,医院,心在岗位,当他想到高三年级即将开学,想到多双渴望的眼睛,想到多个家庭的希望时,不顾医生劝阻,从医院请假返校,佩戴监测仪器组织召开了高三教育教学会议,直到安排好工医院治疗。

风吹雨润,小小的种子已经长成一棵大树。在教学生涯中,先后荣获“长沙市首批卓越教师(优秀骨干)”“长沙市教学常规管理先进个人”“长沙市国家教育考试工作先进个人”“长沙市德育管理先进个人”“感动星沙·十大魅力教师”等多项荣誉。

一棵大树才能撑起一片绿荫

他深知,一棵树要撑起一片绿荫,就必须不断汲取营养,使得根深蒂固、枝繁叶茂。

18年来,周维深耕教学一线,所教班级成绩一直位居全校前列。先后担任了6年班主任、3年年级组长。他积极带头参加各级赛课,年参加教育部组织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所授课获评为教育部优质课。因为其突出的教学实绩,年被评为长沙市首届十佳青年地理教师,年入选长沙市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专家团队。同时,担任长沙县周维地理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

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可圈可点。他参加的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话题·虚拟”外语教学法的应用研究》获年第三届湖南省教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参加的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话题·虚拟英语城”建设研究》获年湖南省优秀课题。

这棵树汲取营养之后,枝繁叶茂,结出累累硕果,分外喜人。他主编了海南出版社出版的《中考新快车》,参与编写了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完全攻略—高中地理必备》,撰写的《核心素养下高考复习课地理概念教学措施初探》获得全国论文一等奖;《浅谈高中文科班男生问题及对策》获得湖南省论文一等奖。

一片绿荫就能带来一份清凉

茁壮成长的大树,才能为他人带来一份清凉。

年,高一新生入校后,班主任跟周维反馈,班上一位男生纹身、抽烟、有暴力倾向。利用周末双休,他和班主任对该学生进行家访,得知学生是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妈妈是残疾人,爸爸为了维持生计常年在外打工。该学生对父母充满抱怨,总觉得父母给他的条件太差。对学习没有兴趣,也不太想读高中,想外出打工。

回到学校,周维找该学生谈心,语重心长地说:“不要责怪父母,生长在什么样的家庭是无法选择的,但未来将要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却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之后,他几乎每个月都跟该学生谈心,只要看到该学生哪怕是一个微小的进步,都会在年级大会上表扬。慢慢地,该学生坏毛病收敛了许多,习惯越来越好,对待学习也认真很多,成绩逐步提升。在年高考中考出了的高分,超出一本线10分。

年疫情期间,他认真组织了学校三个年级的线上教学,带头上网课共计68节。并组织地理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编写了中考复习公益资料《决胜中考》、录制了初高中地理公益课,同时,自己也录制了高考复习公益课20堂,通过“长沙县地理”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心向党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