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要求到年,全国实现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绩效考核机制。
年,多个省市先后发布卫生技术人员职称评价标准,科普项目普遍可以被用于申请副高、高级职称。年9月16日,福建印发《福建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科普作品可作为业绩成果代表作,并作为任职资格评审的条件之一。
科普宣传是最好的社会疫苗
面对新冠疫情,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如果说健康教育缺失是当今社会的“病毒”,那么,正确理性的科普就是最有效的“疫苗”。
在福建,医院和医生意识到科普的重要性——
●医院与《福建卫生报》社通力合作,共同策划短视频科普栏目《百医说科普》,其中不少为防疫知识;
△医院多位专科高级职称以上专家参与《百医说科普》栏目拍摄
●疫情期间,居家带娃怎么既健康又省心?福建中医院、《福建卫生报》社合力打造《中医妈妈班》,让妈妈在家就能学习育儿知识,健康又省心;
△福建中医院儿科专家团队参与《中医妈妈班》栏目拍摄
作为《福建卫生报》的品牌栏目,一年来,《大医生开讲》邀请各科专家做客直播间,进行深度科普,教育患者进行疾病的自我管理。
△《大医生开讲》直播栏目
此前,在接受《福建卫生报》社采访时,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促进所副所长陈锦辉就提出,优秀的科普,应成为一项荣誉,从而推动医生科普的可持续性,实现民众、医院多方共赢。
如今,科普成为医生评定职称的一颗秤砣,就是“荣誉”的具象化。
晋升不再“唯论文”,
医技科室医生叫好
一直以来,医务人员的晋升存在“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倾向。对一些没有独立病房的科室,病人的管理缺少数量和深度,做科研的条件先天不足,这些科室成员的晋升常常遭遇瓶颈。
福建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杨凌说,去年她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