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参考文献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让科技工作者功成名就名利双收来驱动创新
TUhjnbcbe - 2024/9/14 16:29:00

科技创新与我有啥相干:天天讲创新,什么叫科技创新?为什么要创新?听起来轻飘飘的,虚得很,科技创新与平民百姓有啥子关系嘛?

关于上述问题,说得白一点:科技创新决定更多的人未来能够从事什么工作,能拿多少薪水,过什么生活。比如: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或者地区,没有工业产业,没有现代服务业,也没有IT产业等等,那么这个地方的人,如果不出远门,连合适的工作机会都找不到,更别说找高薪工作,因为没有这个外部条件,“锅里”都没有,“碗里”也不可能有,科技落伍,还有可能被欺辱,被开除地球球籍。

创新,是打破发展天花板上限的根本手段。一方面我们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来到了必须产业升级的关口,前两代工人逐步年长,新生代青年受教育程度普遍更好,很多不愿意进厂、上工地,不愿意从事父辈的工作,很多行业面临着劳动力断层的尴尬。另一方面,过去几十年,我们更多的是出于产业链中下游,给欧美、日本、韩国的企业做加工配套,现在别人准备对中国脱钩,打压中国科技发展,同时也寻找更廉价的劳动力市场。

放眼世界,至少现在的产业发展驱动力、基础理论创新,发展方向探索,更多的还是西方社会在引领,西方在标准制定、专利抢注、人才争夺,等方面有着长期累积的优势,掌握了话语权,他们登顶以后还在拆除爬梯,准备独占鳌头,通过控制全球资源、专利霸权、市场打压、扶持“民主人士”颠覆政权、制裁、封锁、制造动乱、舆论施压、军事入侵等各种方式削弱、打击潜在竞争者,不让后来者居上,打压其他国家发展,给其他国家人为设置天花板上限,而产业破局的关键就是自主创新。

这么多年,创新的口号一直在喊,但是很多时候都是“心里想了千条路,明天依旧走原路”。相反,这些年高校毕业生数量爆发增长,很大程度上,却在各行各业掀起了“内卷”,推高了就业门槛,但其实更多的只是“刷掉”其他求职者的一种手段,简历都越来越高大上了,纸面数据也更好看了,而所处公司、行业也未必就有了质的飞跃。

创新不是单纯依靠某个天才人士,一己之力来完成。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社会进步的必然是整个社会的力量,“创新工作者”就是当中的中流砥柱。创新是需要社会氛围、政策扶持、资金投入、资源投入等各种要素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出足够数量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还要能留住人才,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

让创新者功成名就,名利双收,助力创新。应该承认,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能够虹吸全球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充沛,人才环境良好,“投奔”而去的各国人才也好,精致利己者也罢,他们往往能获得可观的收益,稳定的工作环境,实现“自我价值”,生活水准也大幅提高。人往高处走是逐利本性,慕强也是人性。对此,我们应该建立和完善体系化的创新机制,让所有的创新工作者,有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既实现了自我价值,也提高了自己的收入水平,从而激发起大家的创新热情。

激励创新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政府牵头,搭建市场化的专利、论文、实验成果、创意方案交易平台,让创新工作者能够通过平台直接找到买家,创新的劳动成果可以直接变现,转化为收益,乃至于技术入股。

2、完善、细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侵权纠纷赔偿标准,开辟法律支持专项通道,缩短有关纠纷处理响应时间。

3、整合国内各个高校、企业、相关中介机构的论文、专利资源库,打通壁垒,统一编码,给定唯一标识,存入授权管理的数据库,再联合国内优秀企业开发快速的检索、查重软件,设备,让创新者发表的成果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随时定位查找。

4、公务员、事业单位应该扩大理工科学生招录比例,取消部分文职工作专业限制,尤其是主管产业发展、教育等和企业打交道,和培养学生打交道的部门,让更多专项对口的人,有相当科学技术素养的人进入专业岗位,更好的服务。

5、进一步细化、完善对创新型企业的扶持,根据企业创新成果转化率,科技产品销售占比、科技人才录用占比、企业发放给科技工作者的福利薪酬结合社保缴费证明以及科技工作者签字按印的花名册,作为前提条件,进一步在税收、租金、商业水电等方面给予企业扶持。

6、开辟绿色通道,给予科技工作者在升学、深造、求职、融资、公招考试、职称评定、购房补贴、购房资格获得、安家落户、子女教育、相亲联谊等方面的支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学习深造:对经过认证的,有专利、学术成果、应用方案投产等方面的创新工作者,予以其在继续教育、读研、读博等方面加分,免试部分科目,或者破格定向培养,修完规定学科,发放全日制毕业证、学位证,不拘一格,以结果为导向。

(2)公招考试,对于有突出科技成果、学术成果等方面的科技工作者,予以加分、定向招录,政审合格后,支持其进入专业管理岗。

(3)给那些通过成果鉴定、满足条件的科技工作者发放具有含金量的“第二身份证”,全国通用,持卡人薪酬上浮,企业录用他们,享受税收减免等优惠,持卡人享受职称跨级评审或者直接认定、子女教育、安家落户一站通行。

总之,科技创新,不是喊口号,也不仅仅靠情怀,要让科技工作者,实实在在的获利,要提供平台,让致力于创新的个人、团体、企业都有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让参与创新的各方,既实现了自我价值,又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让创新者功成名就、名利双收来驱动我们创新型社会发展。

1
查看完整版本: 让科技工作者功成名就名利双收来驱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