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参考文献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内卷到底什么是内卷
TUhjnbcbe - 2024/9/16 15:48:00

上个世纪,社会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Geertz)以“内卷化(involution)”形容印尼的爪哇岛。那里每天都在投入水稻生产。尽管劳动力在不停增长,农业在不断细化,但是生产的效率却在不断降低。增加劳动力所带来的产量又被自身的消耗所抵消。当地的经济和生活水平几乎没有任何改善,也没有向科技产业发展,只是长期停留在一种简单重复的固定模式。格尔茨将其形容为“系统在外部扩张条件受到严格限制的条件下,内部不断精细化和复杂化的过程。”[1]

美国人类学家亚历山大·戈登威泽将这一概念扩展至社会与文化领域。指一类社会和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当前阶段”的最终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化为新的、更高级的形态,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一般泛指一个领域或系统的过度竞争,导致人们内耗的现象。[2]

而在互联网中,“内卷”一词“破圈”成为流行用语。相比传统意义的内卷,它更多地用来形容“同行”间通过“非理性”或“被自愿”的激烈竞争,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的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我们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努力的‘通货膨胀’”。在21世纪的当下,“内卷”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情形和领域,各行各业各事均可“内卷”,如:「加班内卷」、「婚姻内卷」、「学历内卷」。我们正处于“内卷化”的漩涡中,愈演愈烈,深受创痛。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表格模拟情况,以便更直观的理解内卷:

注:数字代表收益,基数为0[3]

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如果你我都选择“卷”或“不卷”,我们所持有的资源是相同的;但如果有一方选择“卷”,另一方不想收益为“0”的话就必须被迫“自愿地”加入这场内卷之中。

然而,由于资源恒定,随着基数的不断扩大,选择内卷的必要性就越来越大,内卷也愈演愈烈。在学生间常有这样一句玩笑话:“一个人努力,提高分数;一群人努力,提高录取分数线。”这就是在不平等的应试制度,有限的教育资源的争夺下,学生“内卷化”的真实写照。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的表格还是理想情况下的状态。事实上,我们每一个家庭所拥有的资源都是天壤之别。更底层的家庭由于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为了社会地位(阶级)再生产(布尔迪厄理论),不得不选择内卷。而高社会阶级家庭由于教育资源丰富,在竞争时本身具有优势。或是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脱离应试体系,在尽量避免内卷时进行阶级再生产。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他们可能没有直接的参与应试教育,但由于目标同一,实质也参与或影响了内卷。

此外,竞争与目标的同质化,也是“内卷”的因素之一。应试教育体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依赖,正是由于考分和文凭作为现代发展中国家几乎唯一的、可量化的价值、评价标准,资源分配模式和就业资格获得途径,在社会地位再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我们再把视线放到社会生产的这个背景下来看。因为人类劳动是产生价值的,而“内卷”意味着工作强度的增加。所以,在理想情况下,劳动时间与劳动者的收益成固定比例,但现实情况却截然不同。在内卷环境下,劳动收益大大降低,超高工作量产生的价值被攫取,只留下了小部分足够劳动者生存的量下发到劳动者手中。

当工资不变时,分母越大,每一份的量就越小,而越来越小的那一份显然不能在现代社会中支持人的生活。因此劳动者不得不增加劳动以获得更多的分子,而这些分子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他们应得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些。(参考剩余价值理论)

在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下,利润大都进了老板的腰包,这些收益由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独断掌控。在这里,劳动主体的劳动行为也不再是为了劳动和劳动主体本身,而是为掠夺大部分价值的资产阶级服务。受经济、市场饱和、疫情等因素的波及,各大企业纷纷裁员,以降低不必要的用工成本。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中美经济的失衡,我们加快了产业升级的步伐,新的技术革命尚未来临,就业机会进一步减少。对我们来说,这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紧缩的就业岗位与不断增长的毕业生数量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使本就不容乐观的形势与环境雪上加霜。

“内卷”是一种毁灭性的现象,不仅大大降低了应试与劳动的效能、削弱了人们的创造力,还对生产积极性与生产力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诸如“工作只是劳动换酬,摸鱼才叫挣钱。”、“下班不积极,脑袋有问题。”等职场摸鱼风、“躺平”的盛行,正是在这种劳动不为了劳动,多数利润被少数人掠夺的生产关系下,劳动者们所产生的消极反馈。低生产积极性造成的低生产效率,分配不公、生活压力大、阶级固化造成的低消费低欲望社会,都会加剧经济危机的发生,而经济危机又会导致社会动荡、储蓄率下降、生育率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在加速这个错误生产方式的毁灭。

“躺平”既是“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又是对“内卷”的应答与反抗。[4]“躺平式”的反抗表面上是对符号秩序的反抗;但事实上,这仍是符号秩序内的反抗,而且建立在对底层的压迫上。在社会层面,“躺平”不仅无法解决现状,反而把矛盾转移,累及、戕害底层无产者。对学生而言,“躺平”意味着放弃竞争教育资源、前途,间接地固化了阶级与社会地位差距、影响文教环境、削弱了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十分不利于意识形态再生产。

但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对内卷与躺平的人们进行批评。在内卷横行的今天,大多人们客观普遍认同着、自主参与着内卷,这一现象正是每个人服从、参与造成的。

#内卷#

—————————————————

参考文献:

[1]郭继强.“内卷化”概念新理解[M].《社会学研究》,.3.

[2]王琛.“内卷化”及其文化心理机制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

[3]青年真理社.内卷、博弈论与私有制对劳动者的异化[EB/OL].(-05-22)[-05-03].cv

[4]张立伟.应该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让年轻人不再无奈“躺平”[N].21世纪经济报道,-5-27(4).

—————————————————

1
查看完整版本: 内卷到底什么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