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年就要向我们挥手告别了。这一年,湖北大学不断深化改革,以入选湖北省”双一流“为契机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这一年,有哪些事,哪些人让你印象深刻?
十大新闻人物(团队)候选条目
01
周新民、曾明华: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文学院周新民教授、化学化工学院曾明华教授分别入选“万人计划”第三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这是继年商学院马勇教授入选“万人计划”第一批教学名师后,湖大教师再次入选“万人计划”,也是学校在国家级人才项目上所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02
田子渝:国内首部马克思主义著作文本“四库全书”主编
5月2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著作选集(-)》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在湖北大学举行。三卷厚重典籍,收录了14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经典著作文本在中国发行的第一版,向马克思诞辰周年献礼。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著作选集(-)》由湖大田子渝教授等主编。这套丛书是从田子渝教授掌握的余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著作中,精选92部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广泛传播影响和独特思想价值的文本汇编而成,汇集了大量珍本、善本、孤本,整套丛书彩色插图、全文影印,完整呈现了历史文本的本来面貌,是国内第一套系统反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历程的文本选集。全套分为四编出版,共24卷,总计约有余页。
03
王志茹:慕课走向世界,主讲课程荣获国家精品课程
4月,由外国语学院王志茹等老师主讲的《英语畅谈中国》慕课成功登陆法国国家慕课平台“法国数字化大学”(简称FUN)。学堂在线发文介绍,这是国内第一门由中国慕课平台直接输出到国外平台的课程,标志着中国慕课走向全球的新时代正式开启。
《英语畅谈中国》是年9月开设的全校公选课,年9月上线“UOOC(优课)联盟”慕课平台,其后获评优课联盟品牌慕课。年3月,《英语畅谈中国》上线清华大学“学堂在线”慕课平台,是湖大首门走向全国的慕课课程。
年底,《英语畅谈中国》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04
蜘蛛研究团队:陈建教授获评“荆楚好老师”,焦晓国《科学》杂志发文
9月7日,由湖北省教育厅支持,楚天都市报、湖北教育基金会、湖北电视教育频道联合主办的“寻访荆楚好老师”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在楚天传媒大厦举行,湖大生命科学学院陈建教授获“荆楚好老师”荣誉称号。
11月30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在线发表了以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焦晓国为第二作者单位的研究论文“Prolongedmilkprovisioninginajumpingspider”(《一种跳蛛的长期哺乳行为》)。
学校蜘蛛研究以蜘蛛防治农业害虫、资源调查、经典分类学研究为起步和基础,逐渐发展为涵盖分类学、系统发育与进化、行为学、毒理学、生态学和害虫生物防治等研究方向的动物行为与系统发育团队。陈建教授长期主导展开蜘蛛物种多样性研究,彭宇教授专注于研究蜘蛛抗药性及生态毒理学,李代芹教授、焦晓国教授和张士昶副教授专注于蜘蛛行为学研究,刘杰教授侧重于蜘蛛分子系统学研究。
05
高志平: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助
11月6日,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公布,历史文化学院高志平教授申报的《不结盟运动文献资料的整理、翻译与研究(—)》获立项。这是湖北省属高校唯一立项项目,也是学校历史上获批的第四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高志平教授从年开始致力于国际关系中的中立与不结盟运动研究,至今已有27年。期间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相关课题7项,发表学术论文23篇,为项目申报打下坚实的研究基础。该项目循着不结盟运动文献资料的整理与编译——不结盟运动发展史——中国与不结盟运动关系史三个方面展开,从政策主张和实践层面综合分析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演变历程,探讨不结盟运动在风云变幻的当代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政府对其认知与因应,并对不结盟运动、中国与不结盟运动关系的未来发展进行前瞻性思考,具有重要价值。
06
吴成国:获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11月19日,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名单公布,历史文化学院吴成国教授投标的《海内外江汉关档案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获批立项。这是湖北省属高校唯一立项项目,也是学校历史上获批的第二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吴成国教授是中国古代史、荆楚文化研究专家,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等10余项,已出版专著8部。江汉关是近代中国四大海关之一,江汉关档案资料记录了近代武汉以及长江中游经济社会转型的进程,是武汉城市史、湖北地方史和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座史料宝库。该项目研究的目的在于搜集、整理和研究海内外江汉关档案资料,开发这一庞大的史料库,服务于历史学研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07
汪耀楠:获中国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
年9月28日,中国辞书学会举行了第四届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颁奖仪式。湖北大学文学院82岁退休教授汪耀楠荣获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
汪耀楠曾任湖北省政协常委,湖北大学语言研究所副主任、辞书研究室主任、古籍所第二任学术带头人,第一、二届中国辞书会副会长,《汉语大字典》编委,并任湖北大学编写组副组长,主管编写业务。
汪耀楠是我国词典学三大流派中传统派的代表人物,是活跃在我国辞书界的领衔人物。曾任《汉语大字典》编委,参与《汉语大字典》编写方案、编写体例的制定。主持编写《汉语成语学习词典》《小学生成语词典》《国际标准汉字词典》等多部辞书。
08
陈清、李黎明、张世学:三位校董捐赠万“双一流”建设发展基金
3月22日,湖北大学资智回汉活动举办当天,学校聘请三位企业家陈清、李黎明、张世学为校董。陈清、李黎明向学校共捐赠万元,发起成立湖北大学“双一流”建设发展基金。其中,陈清捐赠万元,李黎明与夫人崔霞捐赠万元,张世学捐赠公司经营项目利润的10%。
09
赵朗:身残志坚直博清华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化学化工学院级化学生物学专业学生赵朗自幼左耳失聪,但他身残志坚,以坚毅品质与命运搏斗,今年毕业时保送直博清华大学,还获得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颁发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大学前3年他专业综合成绩排名第一,分别获得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一等优秀学生奖学金、甲等学习成绩奖学金,还获得年湖北大学琴园风云学子“自强之星”、年化学化工学院“十佳大学生”等诸多荣誉。
10
李莹莹:荣获“全美华裔30岁以下优秀创业者”称号
4月,年度全美华裔“30位30岁以下优秀创业者”(AACYF30under30)评选结果揭晓,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届毕业生李莹莹,荣获时尚、传媒类“杰出创业者”称号,被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洛杉矶邮报等多家国内外知名媒体报道。
11
高材类科研团队团支部:连续两年入围团中央高校“活力团支部”
“做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器,为团员青年成长成才做服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材类科研团队团支部打造活力团建新范式。科研团队带本科生做项目,研究生党员指导本科生团员,有效激励学生在科研、创新创业、德育培养等领域挖掘潜能。团队成立后,已发表论文60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6个;已毕业的25名本科团员,12人因科研进入中科院、高校;通过个性化培养,有5人一毕业就开始创业。团队连续两年入围团中央高校“活力团支部”,还荣膺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12
HUBU-Wuhan学生团队:斩获国际顶级比赛银奖
10月,年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简称“iGEM”)在美国波士顿Hynes会议中心落下帷幕。今年共有来自全世界支队伍参赛,HUBU-Wuhan团队代表湖北大学首次参赛,便斩获国际顶级比赛银奖。
该科研团队在纤维素处理上做文章,尝试将纸箱搅拌成絮状,经酸溶液处理和多种纤维素酶消化,变成小分子的可发酵糖,再经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生物燃料。这种可再生生物燃料能用于航空燃料、汽油、塑料以及化学萃取剂的生产,实现了废旧快递盒的“华丽转身”。
13
五人制足球队啦啦操队:国内外赛事获佳绩
6月,-中国足球协会室内五人制足球甲级联赛总决赛举行,湖北大学获得全国总冠军。11月,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西南赛区在广西民族大学进行激烈的冠亚军争夺赛,湖北大学最终以4:0战胜三峡大学强势夺冠,全胜挺进全国总决赛。
1月24日,在美国奥兰多结束的“年世界大学生啦啦操锦标赛”上,湖北大学体育学院教师张璇率领的湖北大学ZeroLegend啦啦操队,作为唯一一支代表中国大学生的队伍参赛,获得锦标赛双人街舞第3名和“国家杯”第3名。11月,在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西南赛区的争夺中,ZeroLegend啦啦操队与足球队双双夺冠,携手挺进全国总决赛。
14
孔金兰:获称“环球特级记忆大师”
10月15日,在年环球记忆锦标赛上,级化学专业学生孔金兰获得“马拉松数字项目”总季军、“快速扑克项目”总季军、“马拉松扑克项目”第四名等奖项,最终获得全场总亚军,并获得“环球特级记忆大师”称号。在今年稍早时候举办的世界第27届脑力锦标赛城市赛广东清远赛区上,孔金兰在人名头像、随机数字、快速数字、快速扑克等十个项目上,取得六金三银一铜的好成绩。这是她继去年获得“世界记忆大师”后,又一个收获满满的一年。
15
王清波:英语阅读比赛获全国桂冠
12月9日,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写作、演讲大赛总决赛在北京落下帷幕。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王清波先后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全国英语阅读大赛湖北大学初赛、湖北省复赛,并晋级全国总决赛。最终,王清波从这项31万人参与的比赛中突出重围,以85.1分斩获全国总决赛的冠军,创下湖北大学学生参加该项赛事的历史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