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陈强,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班本科生。大一承担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大二加入能量输运实验。
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期刊《PhysicalChemistryChemicalPhysics》上发表封面论文。年获“湖南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陈强。
01、从“咖啡机器人”开始的科研梦
年刚进入大学,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强接触到学校创新创业项目。
在创新创业团队中,陈强注意到了学生公寓门口的咖啡机。“天马和德智食堂里都有咖啡机,但这两处的咖啡机在味道和质量上都很一般,同学们不爱喝,利用率很低。”陈强说。“我觉得这可能是未来咖啡市场发展的‘痛点’,于是和团队伙伴一起,准备设计一款高质量的‘咖啡机器人’。”
在实地调研多家咖啡店之后,陈强的团队在基于六自由度机械臂的基础上,提出“可闻可视可品”新型咖啡机构想。
“我没想到的是,我们一群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提出来的意见,获得了企业公司领导和长沙智能研究院院长的肯定。我觉得做研究好像真的能带给我成就感。”陈强惊喜地说道。这次的创新创业项目最后顺利结题。大三,陈强又申请了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
陈强(右二)参加公益活动。
“我一开始想做科研,有点‘天马行空’的少年志气,想要掌握科技,掌握世界第一生产力,想把自己的人生轨迹和国家未来融合在一起,总觉得能为国家做点什么。”陈强笑着说。“虽然现在知道科研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探索路,但我还是想带着初心,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出点什么。”
02、从“浪仔”到封面论文作者
年春季学期一开始,陈强就开始准备研究生面试的内容,在谈起自己的优秀毕业生身份时,他显得有些拘谨。
“我其实大一的时候就是个‘浪仔’,成绩一般,对未来也没有什么想法,科研让我找到了自己的跑道。”陈强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时,用了“成长和改变”来概括。
大一的成绩一出来,陈强就感觉到了压力。“不能这样,要有所改变。”他暗暗想着。大二因为疫情在家学习的那段时间,他每天都会利用空余时间将所学用一张A4纸进行梳理、加深记忆,巩固知识。大二学年结束时,陈强的成绩突飞猛进,成绩从年级中下游一跃到了年级前列。
真正开始踏足科研,是遇到了科研导师。
“我的导师是机械院的秦光照教授,他说他本科的时候恰好因为一位老师给予的机会,才能较早地接触到专业科研,他也希望给更多适合科研的本科生一个实践的机会。”恰逢这样一次契机,陈强加入了能量输运实验室,在秦光照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他的“准研究生”生活。
为了能尽快赶上学长学姐们的进度,每周的组会陈强都会参加,再抽出一两天额外时间泡在实验室里,即使在课业繁重的大三,陈强也从不缺席。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向导师和学长学姐请教,再自己“补课”。两年来,陈强每周阅读英文文献,累计阅读文献余篇。“对我来说,进入实验室,就像是加入了兴趣社团。”陈强说。
陈强和合作者们在科研工作中发现,三种复杂结构碳基材料具有超高热导率,是仅次于金刚石和石墨烯的超高导热碳基材料。
在导师的指导下,陈强承担了“碳基高热导率材料的高通量搜索研究”课题,使用长沙超级计算中心,开展高性能模拟仿真,研究微纳尺度下的热能传输过程和传热机制。传统上认为超高热导率只存在于原胞原子数较少的简单晶体中,如Diamond、BAs等声子-声子散射较弱的晶体。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方法,陈强创新性地发现,具有非简单结构的三种碳同素异形体C32、C36和C94的热导率却分别高达.75、.70和.07W/mK,成为仅次于金刚石具有超高热导率的碳基材料,对于芯片高效散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年,陈强受邀参加受湖南省第十三届“高性能材料设计与制备”研究生创新论坛,荣获优秀论文奖。经过不断的努力,年,陈强的研究成果以封面论文的形式正式发表在SCI期刊《PhysicalChemistryChemicalPhysics》上。
陈强于年8月以封面论文的形式正式发表在了SCI期刊《PhysicalChemistryChemicalPhysics》。
陈强参加研究生创新论坛。
03、“科研也可以走出实验室”
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陈强有着严谨刻苦的钻研精神,也有着对人文社会的关怀。
“在社会实践中,我发现科研不仅仅在实验室,也可以走出实验室。利用专业知识帮助社会,让我觉得我的研究更有意义”陈强说。
在大一暑期期间,陈强加入北京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经过三轮面试后,入选了“民政部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研究所”社会调查项目。同时,他还参与“托底民生保障政策支持系统建设”和“社会治理动态监测平台及深度观察点网络建设”调查。
在调查期间,他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调查访问员,利用国际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调查系统收集民生数据。把做科研的认真和严谨融入其中,用专业知识辅助社会调查,陈强以“优秀”的评定结果完成了暑假实践。
陈强在北大参加社会调查(左二)。
陈强并未对自己的人生设限,“每个人对优秀的定义不同,找到自己合适的赛道,把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做到最好,就是最大的优秀”。如今,他正在适合自己的赛道上前进着。
来源:湖南大学湖南大学融媒体中心记者
叶雯晨韩月图片
*受访者提供责编
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