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最权威医院 http://www.csjkc.com/m/新湖南客户端7月3日讯(通讯员:张静茹张升荣)她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潜心教研,孜孜不倦;她是学生心中的良师益友,传道授业解惑,抚育桃李芬芳。从教37年,坚守在教学一线,日复一日地上好每一堂课,育好每一个学生。她就是桂东县沤江中学教师崔锦遐。课改先行以身示范语文写作是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的瓶颈。崔锦遐根据多年的从教经验与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作文开头训练》《作文结尾训练》《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训练》等专项训练,开发了“阅读与微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不断提高。她指导学生参加作文大赛,8人次获国家级奖,7人次省级奖,3人次获市级奖,9人次获县级奖励。在崔锦遐看来,语文教学要坚持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举。于是,开发了“”融合教学的模式,“3”是指语文、研究性学习、学校课程等课程融合教学;三个“1”分别是:一个重心——聚焦单元重点或社会热点,一个主题——每次活动设置一个活动主题,一个目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学生也在日积月累的习得中提高了综合能力,提升了核心素养。崔锦遐注重课堂内的书面知识与课堂外的实践学习有机结合。利用节假日,她布置学生开展语文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从研究性学习的专题确定、获取信息、应用实践、解决问题。期间,她放手让学生在他们的语文学习园地里寻找答案。研究学习促成长,探索实践得真知。在崔锦遐的悉心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的1项研究性学习成果获省一等奖,5项研究性学习成果获市级奖励。此外,她指导学生参加其他竞赛,获县级以上奖励14人次。多年来,崔锦遐不仅认真钻研语文教材、学习新课标,还开发本土资源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所开发的养成教育校本课程《传承美德养成习惯》《深谷幽兰》《传统节日与古诗词》荣获市一等奖。润物无声以爱育人崔锦遐对教育有一颗赤诚之心、一片热爱之情,她坚持以爱育人,用情感人。崔锦遐认为,为学生排忧解难与传道授业解惑一样重要。她鼓励家庭困难无心念书的学生不要半途而废,寒门学子靠勤勉、奋进最终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对孤独胆小的学生嘘寒问暖,崔锦遐用表扬和鼓励帮他找回自信;用爱心点燃特异体质女生的学习热情,女孩也渐渐地成为阳光可爱的学生……崔锦遐虽不是班主任,但同样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她坚持每学期深入学生家中,与家长促膝长谈,了解学生的在家情况;通过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