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参考文献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获国奖优秀学生标兵优秀论文奖4年复旦
TUhjnbcbe - 2025/4/26 16:40:00
怎样治白癜风 http://www.bdfyy999.com/m/

作者小传

张曼宁

张曼宁,16级社会学专业,毕业于合肥市第一中学,辅修法语,GPA3.82,曾获-复旦大学优秀学生标兵称号,-年度获国家奖学金,-年获三星奖学金和优秀学生称号,合著论文获得年上海社会学学会年会优秀论文奖,曾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密歇根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曾代表学校参加年暑假在俄勒冈大学开展的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学生会议。本科阶段参加了麦田剧社、社政学院团委学生会、光华公司校名礼品屋等学生组织,协助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学生活动。之后计划赴美攻读文化社会学方向的博士生项目。

1、不知不觉,我已经在复旦度过了将近四年的时光。这四年对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我唤回脑海中暂存在小匣子里的高考记忆,它们还跳动得鲜活真实。高中的我成绩不错,但也挺顽皮的,是会想着“把作业赶快做完就可以好好玩啦”的那一类人,也是“不搞清楚这道题就不想睡觉”的那一类人。我的母校合肥一中提倡素质教育,我很喜欢它,那里有我的许多朋友。老师上课的内容拓展度高,不仅仅限于书本内容,大家思维活跃,乐于争辩。

上大学之后,我发现复旦也类似于这种氛围。这里有全国顶尖的高等教育资源,有丰富多彩的课程和社团活动,有优秀的同龄人,还有很多的机会。她是一所精英荟萃的学校,就像我的高中一样,是一个“超级学校”。但我觉得,真的让复旦与众不同的,是它精神内核里孕育出的的人文情怀。

当我们谈到“精英”的时候,常常是对应一种刻板印象,而成为“精英”的道路在这样的目标驱动之下,往往就成为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所幸,在复旦你可以探索许多种不同的可能性。复旦的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我倾向于理解为一种求知和思辨的精神。学校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予了这种思辨精神以发扬光大的土壤,无论是本科生必修的种类繁多的通识教育课程,还是缤纷的人文讲座,抑或是与学生亦师亦友的教授,都增添了复旦浓厚的知识性氛围,让学子有条件在这里发展成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对生活怀抱理想的热情。

2、

说到理想,它并不是一个飘忽的东西,或者说,来到复旦以后,我发现畅想理想是一个很自然、很实在、也不会令人觉得奇怪的事情。比如,高中的我怎么会想到自己居然选了社会学这样一门我原本并没有听说过的学科作为专业、并且准备在这条学术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呢?在复旦的时光里,我体会了许多过去十几年从未有过的感受。在参加志德书院读书小组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复旦崇尚知识的氛围:大家来自不同的院系,不同的年级,学着不同的专业,却因为热爱读书走到了一起,我们可以就着一本书聊上好几个小时,可以针砭时弊,进行有益的争辩,也可以以文、以乐会友,快意青春。

我还参加了麦田剧社,经历了她从中英文剧社到纯英文剧社的变革。麦田的导演、演员、剧组工作人员们对于原汁原味的英文戏剧的专注,无时不刻感动着我,让我体味到艺术中最真诚也最宝贵的美。我还做过一些与文化有关的学生工作,比如在校名礼品屋策划礼品设计大赛,在社政学院团委学生会接管品牌创意实验室等等。

这些经历于我是非常宝贵的,它们的重要性并不亚于课程内容的学习,甚至说,正是因为有丰富的机会去探索专业学习以外的世界,我才渐渐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从而坚定人生的理想与追求,慢慢知道了前面的路应该怎么走。

复旦的人文关怀除却其对于个人理想的滋养,还有对于社会公义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获国奖优秀学生标兵优秀论文奖4年复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