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了互联网技术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创新融合,以此衍生了新的经济形态与产业,为社会经济总量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力量。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企业管理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企业的发展要求,对企业未来的成长具有阻碍性。企业管理的创新改革迫在眉睫,如何有效地利用“互联网+”理念对企业管理进行改革与创新成为各大企业改革路上的重点。所以,文章从不同的角度简单阐述了企业管理创新改革的方式,为企业实现良好发展奠定理论性基础。
关键词:企业管理;现代化;管理模式
引言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着决定性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健全完善,尤其是在当前经济环境逐渐朝着科技创新的方向发展,传统企业需要不断增加自身在科学技术创新这方面的应用和资金投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推动企业模式进行升级转型,这样才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使传统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与过去传统的经济模式相比,企业进行组织模式管理的改革创新已迫在眉睫,要想保证企业能够平稳有序的发展,企业就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
1.企业管理创新的含义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建立、筹划、运营、执行、生产、经营、组织管理等活动的掌控与管理,贯穿企业发展的始终。从企业产生的一刻开始,企业管理便随之而来,其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管理创新是对传统企业管理方式、理念、队伍的创新与改革,将新的发展思路注入企业管理领域,使企业发展更贴合现实,实现企业良性发展。企业管理创新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模式、生产模式、销售模式等,也是对企业各个方面的变革与补充,能够及时调整企业不正确的发展战略,保障企业有序地发展。对于“互联网+”时代下的企业管理创新来说,创新的核心是互联网,将企业管理网络化是主要的商业发展旋律。针对“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方向是高效、有序、专一、精准、全面等,企业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则有助于实现以上的特点,增强企业成长的势能,发挥企业现代化成长的能动力,为企业实际的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传统的企业管理耗费人力、物力较多,且管理的效能较低,常常难以将各部门联合发展,管理者与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的及时性,以此极大地限制了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不利于企业整体发展进程的加快。“互联网+”时代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刺激了人们消费的欲望,提高了人们消费的活力,转变了人们传统的消费方式。以此,引导了企业转型互联网经营的理念,引导了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
2.企业管理现代化现状分析
从当前我国企业发展中可以看出,管理工作逐渐朝着信息化方向进步。即使企业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已经取得相应效果,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从已经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发展的分析中可以了解,该系统的应用能够推动企业朝着更好方向发展。能够强化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落实,但是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产品质量,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中,没有取得更好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有很多企业在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开发中加大投入力度与研究力度,但是,由于受到不同因素影响,比如,技术因素、体制因素、人员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使得信息系统建设失败率较高,而且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3.企业管理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
3.1企业管理者对于创新发展重视度不够
随着数字化经济时代到来,我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趋势,借助数字化和互联网的功能,可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实现企业的降本增效。新形势下,仍有很多企业管理者没有认识到数据的重要性,对于数据创新的重视度不够,他们大多只看到数据表面的信息,没有意识去分析数字背后的信息,无法深度挖掘数据的内涵,损失了很多数据带来的收益,不利于企业形成竞争力。
3.2未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变化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类信息共享系统的构建,改变着企业内部的财务职能,为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也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在实现经济收益提升的情况下,所出现的管理问题也逐步增多。首先,面对共享信息平台的建设,企业没有在内部落实现代化发展的战略,使企业外部的环境与内部的管理体制有着较大的差距,影响创新政策的落实。其次,企业没有投入较多的资金在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上,缺少对企业经济活动数据的分析,无法做好事前和事后的风险把控,会使企业对经济数据了解不透彻,难以完成正确的决策和发展方向的预测,会使企业陷入缓慢运行发展状态中,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风险。最后,对于部分的设备应用不合理。部分企业根据信息化发展要求,在企业内部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但是对于系统的使用,还停留在数据统计、数据储存、部门交流层面。对于系统深层次的功能挖掘不透彻,使管理缺少数据的参考,管理的整体实效性有所降低。具有工工商管理专业的可以下:中山大学;2、华南理工大学;3、暨南大学;4、华南农业大学;5、深圳大学;6、华南师范大学;7、南方科技大学;8、南方医科大学;9、广东工业大学;10、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1、广州医科大学;12、广州大学;13、汕头大学;14、东莞理工大学;15、广州中医药大学;16、广东财经大学;17、广州美术学院;18、广东海洋大学;19、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1、五邑大学;22、惠州学院;23、广东金融学院;24、广东医科大学;25、深圳技术大学;26、岭南师范学院;27、韶关学院;28、中恺农业工程学院;29、广东石油化工学院;30、星海音乐学院;31、广州体育学院;32、肇庆学院;33、嘉应学院;34、广东药科大学;35、韩山师范学院;36、广东第二师范学院;37、广东警官学院;38、广州航海学院等相毕业论文格式样。
3.3人力资源存在短板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障。新形势下,我国技术性人才相对充裕,但创新性和理论性人才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企业持续发展的阻碍。当前,我国企业工人大多只掌握了机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对于技术使用的理论基础和原理相对不足,无法形成创新力,他们更多的是充当机器人的功能;并且,由于缺乏理论知识,我国企业工人的边干边学能力和“干中学”能力较差,无法内生的推动技术可持续发展。
4.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策略
4.1加强网络资源整合
企業在发展期间需 4.2更新管理理念,稳步推进改革
只有创新管理理念,企业文化才能不断创新,企业才能规范生产,提高运营效率。因此,管理人员需要转变管理理念,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制定管理制度。对于企业内部积弊已久的文化和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改革不必一步到位,可循序渐进,使企业员工逐步接受改革,而不至于造成企业内部生产和管理混乱。部分员工对改革存在抵触情绪,听到改革两个字心里不舒服,认为企业进行改革就是为了进一步约束自己,减少自己在企业获得的利益。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在改革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全面考虑企业员工的利益,保护其利益不至于被损害,进而使得员工能够接受改革。另外改革方案应该明确详尽,同时将方案详尽的阐述给员工,让他们清晰的了解企业的改革方案。否则改革方案不详细、抽象、含糊,致使改革难以落到实处。
4.3组织管理制度的创新
新经济环境背景下,传统企业要想有所发展,就需要对组织管理制度的内容进行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的经济环境虽然会对以往商业模式带来颠覆性的挑战,但是也会带来机遇,只要企业能够抓住机遇,紧紧围绕组织管理制度创新的核心要素进行创新,就能以此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根据现在意识形态下市场经济所具有的网络特征来看,主体与主体之间的边界活动日益频繁,联系日益紧密,使得传统企业在面对规模庞大且传播迅速极快的信息时会来不及反应。随着互联网经济腾飞和发展,市场的经济主体更加多元化,企业和市场之间的接触日益紧密,因此,企业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资源配置,提升传统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这样才能在新经济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结束语
我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新形势下企业欲提高核心竞争力,关键是实现企業管理的创新式发展。企业创新战略包括模仿创新、企业赶超式创新和企业超越式创新,当前,企业管理者对于创新发展重视度、人力资源发展和企业集聚发展等方面还存在问题。最后从解决管理理论本土化问题、通过组织结构与团队管理的优化、不断提高管理创新活力、形成“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生态圈、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提高创新效益等方面,提出企业管理创新战略发展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魏伟.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3):-.
[2]李长川.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J].商讯,(34):-.
[3]文刚.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力[J].产业创新研究,(21):-.
[4]李卫忠,陈海权.物流企业创新能力与经营绩效相关性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