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发展研究
摘要:发展消费金融有利于优化我国的宏观经济结构,提高货币的传导效率,促进我国传统金融机构的转型,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的消费金融的服务结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鼓励消费金融的各种政策相继出台,对于商业银行的金融发展有所促进。同时,我国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需要对于消费金融市场进行一定的规范。本文对于中国商业银行消费金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优化对策,希望能够促进我国消费金融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发展现状;对策
引言
消费金融是指将消费贷款提供的不同阶级的消费者,目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的服务方式,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还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商业银行的运行中,借助消费金融公司的力量可以优化自身的结构,还可以对于自身所要承担的风险进行一定的分散,同时也可以促进消费以及推动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网络金融快速发展,因此现行的中国商业银行就要对目前的运营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根据市场的趋势调整发展方向。这需要我们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消费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一、我国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发展现状
(一)消费金融规模不断增长
在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下,消费金融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经过相关统计信息可知。我国居民消费金融贷款近十年增长了约9.5倍。随着目前消费金融规模的不断扩大,金融结构也在不断进行着优化升级,使得金融服务体系和市场需求得到良好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消费理念不断更新,逐渐从其收入消费转入了贷款消费,消费模式也从生存型消费变成了基本的需求消费。同时银行的消费金融在政府的宏观政策指导下取得了初步的发展。
(二)消费金融类型多样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消费金融已经得到了初步发展,发展到今天,消费金融种类繁多,多样性特征明显,例如汽车贷款、购房贷款、消费品贷款、助学贷款、旅游贷款。目前商业银行的消费金融项目逐渐分种类化,服务水平也有所提高,向着便捷的服务趋势迈进。同时我国商业银行也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推出了互联网的信贷,能够进行线上的信贷服务,丰富了消费金融的类型。
(三)政府与银行共同推动消费金融发展
目前我国银行商业消费金融在发展,政府也提供了众多的帮助。例如个人住房贷款管理方法、汽车贷款管理方法等众多政策的落实,都是我国政府为其消费金融的发展所提供的保障。另外,我国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信用体系不断优化,通过对征信体系的优化,能够更好地推动消费金融的发展,保障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
二、影响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发展的因素
(一)消费金融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体系仍然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但发展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积极性,主要原因是由于金融体系不完善。银行金融体系在一些客观因素影响下,各部分相互独立,缺乏一定的通力合作,甚至与其他的金融机构互联网行业以及服务业等各方面没有积极的合作。除此之外,银行关于消费金融业务的开发宣传没有针对性,用户的数据也不够集中。由于业务较为分散,管理不够合理等各种因素,使得消费金融的业务无法做到统一管理,具体实施效果不好。
(二)消费金融产品种类单一
目前我国消费金融的主要内容分布在其住房贷款以及汽车贷款等,而关于一些家电贷款、旅游贷款中金融消费金融产品种类较少。对于学生的贷款大多只有助学贷款,种类较少。而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也缺乏对于中期和短期贷款的深入的开发和研究,没有对于潜在客户进行一定的挖掘。随着目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大学生以及农村村民等各种特殊的消费群体的需求也不断增长,而商业银行对这部分人群没有开展特殊消费金融的业务,相关的服务也缺乏。
(三)消费金融信用体系建设不健全
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外在市场发展影响,我国个人征信系统发展较晚,使得个人征信系统没有完全覆盖。特别是在商业银行领域,没有实现一体化的交流,大多分布在公安、交通、人民银行等各种机构当中,数据有着一定碎片化的特点,同时缺乏一定的时效性。虽然中国人民银行也在根据我国经济的发展情况,不断提高其征信系统的覆盖效率,满足其商业银行公共服务群体对于个人信用数据的需要,但这种信息开展业务不符合商业银行拓展业务的需求。而众多大型电子商务企业掌握着数量众多的用户信息,信息更新速度快,但是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缺乏一定的合作交流,使得商业银行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落后于电子商务企业,使得企业征信系统不完善。因此在具体的进行贷款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
三、提高消费金融发展水平的对策
(一)优化金融业务体系
我国国务院已经提出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的试点工作,让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之间进行一定的竞争,通过优势互补来实现我国消费金融体系的快速发展。另外,商业银行可以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与消费金融企业之间开展合作,同时对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消费金融的方法进行一定的借鉴。例如美国商业银行发展了消费金融子公司,可以保证一些业务量较小的客户及时进行处理,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并且降低风险。而中小型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成立消费金融部门,发展小额度的信贷业务。还可以根据成立的小部门培养具有开发潜力的特殊群体,例如大学生、社会人群等,以此为基础举办具有针对性的消费金融的业务,通过一些中小型银行与大型商业银行的合作,能够将消费金融的优势发挥的更高效。
(二)加强消费金融产品开发
我国商业银行为了适应目前经济的发展,需要结合外在不同消费金融群体的需求来进行业务的开发,通过深入的研究和调查,能够对消费者的心理进行一定的了解,创新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一方面要将客户的消费金融作为其需求的基础,促进其流程的开发和差异化的服务。在其产品的创新下,创建符合社会需求的消费金融的产品,并且使得产品具有一定的人群针对性和种类细化性。除此之外,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于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因此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要对这一特征进行一定的重视,可以促进一些小型的柜台办理转为线上办理业务,能够提高业务办理的效率。除此之外,商业银行可以借鉴一些互联网公司的经验,开展一些网上消费先贷款后消费再还款的业务,以此来实现业务的创新,进行客户的开发,为消费金融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建立个人信用合作体系
由于大多数居民都在商业银行进行存款贷款业务的办理,因此商业银行拥有众多丰富的客户资源以及重大的客户的信息量,超过了其他发达国家。银行都要对此进行充分的利用,构建信息,供各商业银行之间构建信息共享机制,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使得相应的客户信息,能够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构想建构,构建个人的信息库,能够将社会的信息进行整合。同时对于商业银行进行等级的劃分,可以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可以在贷款过程中降低一定的风险。同时根据消费金融在其构建消费合作征信体系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能够与客户个人的信用状况有所反映,从而使得消费金融得以全面的发展。未来会在此基础上提供更快捷,方便的未来,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安全方便的消费金融服务。
结束语
目前在我国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因此,为了促进消费金融的全面化的发展,深化我国金融市场的多样化发展。在上文中,我们对于商业银行金融消费金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例如规模不断提高、种类不断丰富、政府与银行共同推动消费金融发展。并对于影响目前商业银行消费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例如金融体系不完善、产品种类单一、产品信用体系不完善等,并基于此提出的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例如完善消费体系,促进其消费金融产品种类的开发以及完善征信体系建设,希望通过有针对性的对策,助力以我国消费金融的长远发展,使得其金融业务不断多样化。
参考文献
[1]艾金娣,刘慧宇.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业务现状及提升对策[J].银行家,,(12):84-86.
[2]庄晨菲.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发展路径研究——以南通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04):95-96.
[3]赵琳琦.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影响[D].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4]刘振宇.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业务发展探析[D].浙江大学,.
**************文章均来自网络,侵删!如有写作问题可——知识写作网,私信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