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方周末陈衍
自愈与责任
朋友圈被中科院博士论文致谢刷屏的那天,相比借此看到了世界参差的围观者,李子豪更多了些感慨。
他来自湖北黄冈,在他的语境里,这是一个贫瘠的地方。在这座曾支配了无数考生练习册的高考名城里,他的成绩顶多算是中等偏上,但李子豪仍然认为,相比于这里普遍思想传统选择留守的多数人而言,能从这里走出去的那一拨,算得上是同辈中的佼佼者。
他就是其中一员。
李子豪家境不算优越,但父亲以开车为生计,家里多少还算有点积蓄。他本有一个患有风湿的亲哥哥。这是一种慢性病,尽管几乎无法根治,但好好调养终归于性命无碍。可父母爱子心切,又文化水平不高,病急乱投医,听说了什么民间偏方就不遗余力地去试。家里没有保险,所有的支出都有去无回。就这么治了三四年,家里的经济彻底垮掉,一度困难到李子豪因交不起学杂费而几乎在初中就辍学。
每况愈下的还有哥哥的病情,直至后期他甚至选择了以极端的方式来求得解脱,他想放过自己,也放过被自己“拖累”的家庭。
那时候李子豪14岁,却被迫早早地见识人生残酷:生命太脆弱了,并且一个家庭半辈子的积蓄在一场大病面前,不堪一击。他也眼见从小到大的玩伴,村支书家的孩子,曾经也是衣食无忧,因为得了白血病而耗尽家中存款。
在一个没有什么医药知识支撑的家庭里,“什么药都吃,结果就把人给吃没了。”年之后,李子豪再没有流过一滴泪。“哭没有什么用”,哥哥生病的那段时间,以前逢年过节会来家里聚一聚的亲朋好友都对他们家避之不及。
后来的日子里,他选修心理学,用了大量的时间在治愈自己的过程中与生活达成了和解——在他童年的痛苦根源中,父母、哥哥,其实没有人做错什么。假如父母的知识面再广一点,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结果都会不一样,但李子豪也很清楚,“爸妈确实已经在他们认知范围内尽到全力去做了”,这不能够怨他们。
他改变不了过去,只能想着今后如何让生命在延续递进的过程中不再重蹈覆辙。因此,选择保险代理人这份工作之后,他卖保险卖得“特别理直气壮”。他相信,经自己手每一份认认真真销售出去的保险,都可能在未来某天拯救一个家庭。
大四下学期,李子豪只身来到广州。行走在大街小巷,他很想在这个城市里找到哪怕只是很小的一个角落,但每每失望地发现,“它根本不是你的”。尽管这里让人倍感孤独,但他依然被这里的气候和遍地的机会打动,留了下来。他从保险的电话销售做起,吃得了苦,也对自己狠得下心,李子豪跑赢了大部分人——年,广州市的平均全年工资刚破5万,而仅工作第一年的李子豪就超过了15万,第二年破了40万。
李子豪深知,自己要想在人才济济又根基颇深的保险营销团队竞争中出人头地很难。彼时,新兴的“收展”业务引起了他的注意,作为售后服务部门,收展的核心在于做好客户回访、续期收费、防止因业务员流动而造成客户流失,并在此基础上再拓展新的资源等。因为有公司提供的既有老客户的资料和资源扶持,显而易见,收展对于年轻的、没有强大人脉和客户积累的新人更为友好。
年,李子豪所就职的中国人寿响应落实“六稳”“六保”,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人就业渡过难关。很多人来到这里,接受就业保险销售岗前培训,有人从而发现了自己的天赋所在,也有人并没有在这里走通他的路,但离开的时候,也能看到有所成长。在李子豪眼里,中国人寿不仅仅是一家金融保险集团,更提供了许多领域的培训机会。保险这条职场路未必人人都能走得下去,但通过帮助其他人来实现个人价值,也通过成就自己而帮助更多的人在这里是可以实现的。
李子豪已然是职场“老师傅”。曾经有位年起就跟着李子豪做电话销售的年轻人连块的保证金都交不起,房租也问李子豪借了块钱,如今他依然在李子豪的团队,却已经成长为年薪万的总监。“传帮带”不仅让这位年轻人看到了自己的成长,也让李子豪更明白了中国人寿“成己为人,成人达己”企业文化理念的意义。
年6月,李子豪团队主要人员合影他经历过落魄,也见识过城中村里属于底层人的真相。他太明白,要让一个年轻人不被生存压力压垮,首先要提高个人的收入,实现迎合社会价值观的提升。李子豪带着年轻人一起成长,给他们准确的方向和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他们,每一步路都是在为自己的人生增加砝码。
童年的经历伤害了他,也成就了他,他用了漫长的时间与痛苦的过往搏斗,也在旷日持久的自我救赎中变得更强大。他曾经的人生目标是40岁前退休,但现在显然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他创造性地用“统筹编制、共同作战”的方式争取发挥团队中每个人的长处,留下来的年轻人都渐渐找到了锚定自己的那块礁石,而李子豪想“带着这一群人向更高的平台出发,让大家一起走得更远一点”。
选择与成长
年,孤零无依的李子豪初来广州。同年,英国留学归来的王幼楠也选择一头扎进广州这座城市。
王幼楠所学的专业是国际会计与金融,进入金融行业工作是她职业规划内最稳妥的一条路。彼时,中国的银行体系刚刚进行了体制改革,加强了抵御风险的管理能力,也因此安然捱过了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同年,正值中国人寿集团成员单位广发银行跨境金融业务大集中的关键时期,抓住面向高校应届生的招聘通道,王幼楠加入了广发银行单证中心,至今已有12年。这期间,她伴随着单证中心一路打怪升级,拥抱互联网金融,提前布局数字化思维,重构传统服务模式,也完成了自我价值的实现、更迭、再实现。
她的工作细节可以被量化为一组数字:面对46家分行,多家国际企业,没有统一的定式和答案,每个业务需求都要采取灵活的方式处理。
年4月,王幼楠参加中国国际商会。单证中心堪称全行国际业务的“黄埔军校”。“在这里你需要掌握各种结算方式项下的国际惯例和规则,还要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