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舆讯近日,一些“纽约华裔新冠死亡率比白人高一半”的新闻在美国侨界激起不少讨论。新冠疫情在美国爆发以来,当地华人社群被认为较早对疫情提高警惕,防护措施相对到位,因此是在疫情中受损失较小的族群。但这一系列报道则援引一项研究指出,虽然华人感染率相对较低,但感染后死亡率高于其他族群。研究称,医院中的高死亡率背后是美国医疗系统对华人的种族歧视。
当地时间12月7日,纽医院,医务人员转运病患。(中新网资料图)
从学术研究到新闻,整个过程中经历了重重的曲解和误读。哪怕是研究本身,也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但我们却很难指责它的结论错误:病毒对人类的攻击一视同仁,但不同社会阶层、身份背景的人在应对病毒时的处境却是千差万别。纽约华人身上,确实有不少“额外负重”。
华裔死亡率比白人高一半?这个确实有出处
此次引发争议的文章题为《种族细分研究揭示纽约公立医疗系统中亚裔COVID-19患者间不同》(DisaggregatingAsianRaceRevealsCOVID-19DisparitiesamongAsianAmericansatNewYorkCity’sPublicHospitalSystem),发布在耶鲁大学、扎克伯格夫妇等赞助的预印本论文网站medRxiv上。
(图片来自medRxiv网站截图)
所谓预印本,是相对传统论文发表流程而言的。正常的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之前,需要经过投稿、审核、同行评议等若干环节,耗时长、门槛高。预印本网站则往往来者不拒,研究者可以直接将研究成果在网站上发表,但是这种未经过正规流程审核的文章,可信度就大打折扣了。随着疫情进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自己关于新冠病毒的研究发表在各类预印本论文平台上,以求快速与各界分享成果。
medRxiv网站信息显示,参与这篇文章的9位署名作者中,4位来自纽约公共卫生办公室,还医院。文章截取了今年3月1日至5月31日间,纽约公立医疗系统中8.5万名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人士信息进行分析。研究者还对被研究案例追踪至8月15日以保证病程结束得到最终结果。
研究中提到的几项数据是让这篇研究引起热议的主要原因,文中提到,在住院的新冠患者中35.7%的华裔患者最终不幸病亡,在所有族裔中最高;其次则是白人,33.6%最终不幸病亡。但文章摘要则指出,医院系统中,华裔患者的死亡率比白人“高出近一半”。这让很多人疑惑: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从左至右分别是样本中不同族裔的阳性率、阳性患者住院率和住院患者死亡率。(图片来自论文截图)
其实,这两组数据的计算方法是有所不同的。住院患者死亡率是指住院的新冠患者最终不幸病亡的比例。摘要中的死亡率,则是研究者进行了回归分析的结果。我们知道,某一项结果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回归分析则是一种数学工具,可以帮助研究者找出单一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此次研究中,研究者就通过回归分析去除了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病、身体质量指数(BMI)等变量对死亡率的影响,单独呈现族裔因素与死亡率的关系。其结果可以大致理解为“同等条件(年龄、基础病等)下,一位华裔患者病亡的几率是白人的%,黑人患者病亡几率则是白人的77%”。
经过回归分析后不同族裔、保险身份对死亡率的影响,数据显示华裔死亡概率是白人的%,使用联邦紧急医疗补助的患者病亡的几率是使用商业医保患者的%。(图片来自论文截图)
研究有局限,数据有瑕疵,但醉翁之意不在酒
不过,这项研究确实也有不少局限。这导致了后期的报道、解读中出现了不少误解。首先就是研究的范围局限性明显。根据worldometer网站数据,纽约市在研究所涉及的3月1日到5月31日期间,累计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高达39万例。而此项研究分析的数据仅包括纽约公立医疗系统8.5万例接受检测者的数据。结合不同族裔23%-32%不等的检测阳性率,可以大概推算出这项研究仅包含了纽约市总病例的5~6%。
研究本身也承认,纽约作为私立医疗机构规模远大于公立医疗系统,且私立医疗与公立医疗系统在各方面差异显著的城市,这项研究有一定局限性。因此,许多报道解读中用这项研究描述整个“纽约华裔”的情况,显然不太恰当。
研究涉及的3-6月间纽约共报告39万病例,而此项研究只包括了公立医疗系统中约2万左右确诊病例的数据。(图片来自worldometer网站截图)
不过,作为一篇来自纽约公立医疗系统内部的文献,这项研究对于系统内部许多现象的观察,显然是有的放矢的。我们甚至有理由猜测,这篇有多位医生参与的研究,是先观察到了文章结论部分所提到的现象,才寻找数据对这一结论进行支撑的。
文中指出,长时间以来,美国的主流舆论以“亚裔”概念指代不同族群,但将亚裔细分为华裔、南亚裔和其他族群后,可以明显看出华裔与其他族裔间的显著区别。自年以来,美国华人经历了与日俱增的排外、歧视和骚扰,这可能导致华裔患者不愿或不能离开家接受护理或检测,从而导致拖延病程。
研究还提出一项猜测,即华裔所谓“模范少数群体”的刻板印象可能导致医疗系统认为华裔身体素质更好,进而使其采取与对西班牙语裔、非洲裔群体不同的治疗策略,最终导致死亡率的差异——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表述被一些媒体解读为“美国医生更容易放弃对华裔的治疗转而挽救黑人和拉美裔”、“华裔更容易被拔管等死”。这至少在字面上不是原文使用的表述。
年10月,数百名亚裔和非裔民众在纽约布鲁克林集会抗议种族歧视。(图片来自美国侨报)
此外,研究还集中火力“控诉”了美国的移民与福利政策。研究提出,患者支付医疗费的方式,比如使用商业医疗保险,和使用联邦紧急医疗补助(EmergencyMedicaid,一种针对低收入人群的医疗保障兜底措施)的患者间,死亡率差异惊人。经过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同等条件下,使用联邦紧急医疗补助的患者病亡的几率是使用商业医保患者的%。
研究认为,这背后的原因是需要使用联邦紧急医疗补助的人群普遍在低收入行业就业,无法在家办公,也无法承受停工导致的经济损失,只能继续在高风险的岗位上工作导致感染。同时,特朗普政府当时提出的“公共负担政策”意味着如果使用联邦紧急医疗补助等福利,将影响绿卡申请,导致许多患者拖延诊治,最终产生了更高的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