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本身并不创造知识,为何却能把别人的知识低价收录,然后再高价贩卖呢?
一提起知网,相信各大高校学子对它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气得牙痒痒”。
知网赚钱模式
其实,知网的盈利模式非常简单。就是低价收论文,然后再高价卖出。
任何一个大学生要想顺利毕业,除了成绩合格,还得完成最让人头疼的论文。无论是想要查找参考文献,还是对论文进行查重,都需要通过知网。
知网的文献收费很高,通常情况是一页5毛,硕士学位论文7元,博士学位论文9.5元。别看单价不贵,但架不住学生多。
而要写一篇论文,少说也要看10篇文献,每篇文献有个十几页都是正常的事情。这样算下来,光是参考文献就要花费上百元。
但一篇合格的论文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得到导师的认可,还必须通过知网进行查重。只有知网查重率通过了,你的论文才算过关。
要是光查重倒也罢了,让人最吃不消的还是知网高昂的查重费。每查重一次,就要支付-元的费用。如果你能够一次就通过,那算是十分幸运的,因为绝大多数学生至少要反复查重4-5次。
但你以为只有学生付出了代价吗?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年购买或续订了知网数据库的高校大约在所左右。
这些高校采购知网数据库的成交金额总计超过万元,平均每所高校都向知网支付了70万元。
但是,知网给论文创作者的稿酬非常低。目前知网的稿费有4种:
·年以前的学位年度,硕士论文著作人可获得30元现金、面值元阅读卡;博士论文著作人可获得80元现金、面值元阅读卡。
·年及其以后的学位年度,硕士论文著作人可获得60元现金、面值元阅读卡;博士论文著作人可获得元现金、面值元阅读卡。
由此可见,知网获取论文的成本是非常低的。
知网毛利碾压A股企业
也正是因为高校、学生对知网的高度依赖,才让知网肆无忌惮的提价。这十几年来,知网的价格一涨再涨,几乎每年的涨幅都能达到10%~20%不等。
由于知网在全国范围内近乎垄断的市场份额和收费水平的提高,知网在过去五个会计年度的毛利率都超过了50%。
就拿去年的53.35%的毛利率为例,这是个什么概念?
根据wind金融终端数据调查,53.35%的毛利率在A股所有有可比数据的家公司里,知网位于前12.24%。也就是说,知网的毛利率几乎是“碾压”了近9成A股上市公司。
知网被调查
知网的“贪婪”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尤其是当中科院决定不再与知网续约,以及赵德馨教授的胜诉,知网原本“牢固”的市场地位开始出现松动。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终于对知网出手了!正式对知网的垄断行为进行调查。
笔者希望,知网能够借此机会正视自己的定位,牢记“学术不是商品”!维护网站的确需要费用,但收取超出合理范围的费用的方式并不可取。毕竟,只有知识能够得到有效流通,我国的学术环境才能够有更加明亮的未来。#知网涉嫌垄断被立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