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年考研还有47天,你开始阅读论文了吗,开始动手写作了吗?目标专业“亲”导师们重要论文的阅读与积累是我们备考中绝不可缺的重要一环,甚至可以直接拿来回答专业课的考题!
有了逻辑清晰的论证思路后,加入导师论文素材、专业实例、热点剖析,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不会写论述大题啦!
我们以北师大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方向论述题“简述推进广播电视媒介融合的发展”为例展开讲解。
01
「解题思路」
1、审题并勾画重点词
“媒介融合”、“策略”此考题重点让考生针对媒介融合大趋势提一些建议,比如我们该如何发展,如何规划,如何创新?
2、思考学术定义
媒介融合的定义到底是什么?这个得在文章开头和读者说明。
tips:如果一下弄不懂一个概念,在查询或者背诵的时候就一定要化抽象为形象。如我们查询新媒体的定义之后,发现新媒体包括手机,数字电视,网络媒体:网络电视、博客、网络视频、电子杂志等;户外新媒体:如楼宇电视、公交电视、地铁电视、列车电视、航空电视、大型LED屏等。分类形象记忆可以形成对复杂学术概念的真正理解。
3、形成论证思路
论述三步走:论点、论据、结论
师哥解题技巧:
(1)提出论点——摆出个人观点
(2)展开论证——解释定义并列举现象——说说近年的行业现象,分成好坏两方面论述,举一些适当的,贴切的例子
(3)得出结论——最后提出措施、建议等——结尾处进行总结升华(说意义或做一些展望等)
02
「真题实操」
part1:开头部分
师哥建议这道题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个角度分开论述。按照上文的解题思路,我们可以在文章的第一段对此题考查知识点的专业概念进行阐述,同时可加入日常积累的导师论文素材,在第二段亮明文章论证的论点。
(范文中的素材来源于北师大张老师的论文《论中国电视节目与网络节目的互动与促进——以爱奇艺、搜狐、乐视等为例》,原文引用部分以蓝色字体标注,下同.)
??北师大往年真题中对“媒介融合”知识点的考察,在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三种题型中都有涉及,此外,之前关于“电视台转型”等真题的考察实际都和“媒介融合”这一知识点相关,这也再一次证明了真题的重要性。
??论点的表述最好简单一些,能让老师迅速看到你的得分点你就成功啦!
part2:文章主体论证部分
下面我们开始展开论证。在头脑中搜集相关的论点,除了上一篇的论文以外,我们还想到下面这两个文章,这是从传统电视的角度出发的。根据范文和导师论文中相同颜色、形状标示的一一对应,大家可以对照”连连看“,直观感受一下论述题中针对某一知识点,对导师论文素材进行的摘取和整理利用。
新媒体的角度张老师那篇文章已经涉及,方法步骤和上一段阐述一致。剩下的内容就是自己排列组合,疏通语言,成为一个考场答案。不要怕模仿,好答案就是模仿出来的。这部分由于篇幅的关系就不再展开。我们的写作班中会有相应的批改和练习。
(范文中的素材来源于北师大胡老师的两篇论文《新环境下中国电视的发展与创新空间》、《媒介融合时代传统主流媒体如何放大媒介声音》,原文引用部分以蓝色字体标注.)
??原文对照??
??论述第一部分“电视艺术的权威性和创新性”是师哥根据记忆加工写出的,需要平时多阅读此类书籍扩充知识储备,在考场上才能“文思泉涌”。
03
「解题技巧」
1、论证举例要“精准对口”
例子不必多,而在于精;不必追求新颖,而在于贴切。如果没有想好或者想到很多例子,也可以据某一个例子来详细阐明就好。
2、尽量多加强理论分析
论文需要的是对某一问题的理论分析,我们应时刻注重专业知识的应用而不是行业现象的罗列和例子的堆砌。例子举得多、举的新颖就可以得高分,是一种片面的错误观念。要加强理论分析,就必须要阅读一些理论著作,这属于扩展拔高的地方。
3、用已知回答未知
考场上,我们可能发现自己幸运地背诵到了一些关于考题的论文、范文或者相关话题知识点,可以直接按照准备的范文进行写作;如果知识点比较陌生,就按照师哥的思路,将以往背诵过的知识选择,加工,组合,用已知回答未知。
4、切忌慌乱、巧用提纲
在真实的考场上,大家可能由于过于紧张只能想起一两个论点,在这种情况下不要慌张,列出一个大致的底稿草稿之后开始写作,在写作不知不觉的过程中你便会有新的思维加入,便能顺成一篇文章;如果一时间思路太多,也尽量要列出一个提纲,删繁就简便开始写作。这都是由于真实的应试环境由不得我们做过多的思考。
5、论文素材总结与点播
这三篇论文中张老师是研究网络节目的,所以他的观点大多是从网络进行分析,也就是新媒体角度;胡老师的观点很提纲挈领,深远开放,他的论文多是对刚播电视传统媒介分析可行性的创新发展道路。这两位老师的观点从而构成了辩证统一的关系。
胡老师的两篇文章一个是对主流媒体如何发声的思考,另一个是回怼电视已死的谣言,这都是站在主流媒体权威发声的角度上进行论述的;
张老师的论文写到了媒介融合中的许多现象,网台联动,跨屏营销,多屏互动等,同时也很注重受众本位的分析,这些都是媒介融合当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所以文章的大篇幅都要用张老师的例子进行论述比较好。
04
「温馨提示」
1、真实考场情况下的论述题答题字数一般都在字以内。
2、同学们在查找和阅读论文文献时,输入关键词进行主题检索,可以找到很多相近课题的研究论文以供学习和参考.考虑到影视专业发展的特性,建议大家在检索时多留意阅读发表日期较新/引用量多的/权威大咖的文献哦!检索截图如下:
05
「文末福利」
1、本期范文所涉及到的3篇导师论文原文下载
(1)《论中国电视节目与网络节目的互动与促进—以爱奇艺、搜狐、乐视等为例_张智华》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