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参考文献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BIM论文文化场馆建筑中的BIM设计
TUhjnbcbe - 2020/12/14 16:06:00

来源丨《中国高新科技.BIM专刊》

发布丨EaBIM_工号07

科学技术部主管、中国建筑信息模型科技创新联盟承办的《中国高新科技.BIM专刊》在第四届科创杯BIM大赛颁奖现场首发册,住建部前总工程师姚兵作贺词、16位院士为学术顾问、16位联盟专家为编委。发行后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系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等国内主要数据库的全文收录期刊。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文化场馆类建筑越来越受到重视,建筑以越来越丰富的姿态来诠释其独一无二的个性。然而文化场馆复杂的建筑功能和结构已经无法用传统CAD二维设计来实现,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BIM)应运而生。BIM三维模型可以承载建筑工程项目中全生命周期的各类信息数据,在设计过程中通过三维可视化、协调、模拟、优化和出图等功能,实现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甲方的决策效率,提升项目的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

相较于运用BIM技术进行施工图纸错、漏、碰、缺的简单应用。通过BIM设计,可以在方案之初就运用BIM绿色建筑分析软件优化方案,将绿色、环保、低碳的设计理念贯彻到建筑全生命周期,并通过BIM三维协同设计、碰撞检查、净高优化、工程量统计、施工出图等得到各专业高度一致的施工图,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本文将以和美术馆项目为例,从BIM设计流程、实施措施、应用效果三个方面阐述BIM设计的价值和必要性。

图1 和美术馆夜景效果图

2 工程概况

2.1 项目简介

和美术馆,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新城区,是国际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在中国华南地区的首个项目,是国内一流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是顺德重要的地标式建筑(图1)。项目总用地面积为.48㎡,总建筑面积为.83㎡。建筑高度为24.4m,地上5层,地下2层。结构类型是框架剪力墙结构。

2.2 项目难点分析

和美术馆项目作为顺德地区标志性的公共文化场馆,用地狭小,且周边高楼林立,设计采用层层出挑的圆形体量解决场地和标志性的矛盾,起到软化周边环境和营造第五立面的效果。项目本身具有以下难点:

(1)复杂的建筑功能和大跨度空间设计。

(2)结构复杂多变的异形旋转楼梯(图2)和曲面结构构件。

(3)项目场地狭窄,施工困难。

(4)大型公建的综合管线设计复杂异常。

(5)复杂的曲面幕墙设计、加工建造。

通过BIM设计,可以直观有效地提前发现并解决各种设计和施工问题,大大提高该项目的完成度。

图2 和美术馆中庭异形旋转楼梯

3 BIM设计流程

BIM设计流程(图3):项目前期策划阶段、技术评审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校审出图阶段。

图3 BIM设计流程

3.1 项目前期策划阶段

本项目成立之初便建立BIM工作小组(图4),设置具有BIM设计和项目管理经验的项目负责人,全面开展本项目的设计工作,制定BIM工作流程和工作进度计划;根据项目情况制设定BIM应用目标和应用软件,编写项目各阶段BIM建模及管理标准,设定模型组织原则。

图4 BIM人员组织构架图

3.1.1 BIM应用目标

(1)搭建BIM工作平台,在方案优化、施工图设计、工程算量、施工管理、运维、审计全过程中通过BIM平台传递数据,为项目创造价值。

(2)通过BIM设计,改进BIM工作流程和BIM标准、提升设计管理水平。

3.1.2 BIM应用软件

本项目采用的BIM技术应用相关软件包括建模软件,浏览审核软件,算量软件、绿色建筑分析软件和可视化软件(图5)。

图5 BIM软件分类列表

在方案阶段创建BIM模型,进行多方案比较,一模多用进行绿色建筑分析,并通过软件模拟分析优化设计方案(图6)。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创建BIM模型,实现各专业三维协同、可视化设计、碰撞检查、施工出图。完成的BIM模型可以一模多用,可以进行材料提取、同步算量等设计工作。

图6 BIM软件工作流

3.1.3 BIM建模及管理标准

BIM设计不同于CAD二维设计,需要做到事前策划、明确合理的各专业内部协同范围和方式,需要就BIM建模标准、各阶段深度标准、核模标准、数据管理标准、成果交付标准进行前期制定。否则,将会对后期出图产生很多不可预见的额外工作,甚至造成大量返工修改影响工期。

3.1.4 BIM模型组织

本项目采用链接与工作集并行的协同工作方式(图7),机电设备的水、暖、电3个专业相互之间关系紧密且影响较大,采用工作集的协同方式,即3个专业在一个工作集文件内按各自专业建立子工作集,便于随时查看模型更新情况,且便于修改。建筑、结构、机电之间则采用链接的工作方式,避免文件过大,运行缓慢,且同时能做到专业间随时更新模型。链接与工作集并行的方式使各专业在唯一的模型基础上相互提资,设计过程更加流畅、不易出错、原位修改、实时更新替换,保证设计质量和工作效率。

图7 BIM模型组织

3.2 技术评审阶段

建筑设计技术评审阶段在BIM设计流程中并不局限在某一个阶段,而是贯穿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全过程。由项目负责人、各专业总工、专业负责人和主要设计人组成项目技术评审组,分别从建筑、结构、机电专业对项目进行技术评审。严格执行设计各阶段的技术评审,使BIM设计顺利推进,事半功倍,避免出现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因为设计疏忽而造成BIM模型返工重建,降低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3.2.1 方案设计技术评审

文化场馆方案设计阶段建筑专业评审内容包括:总平面设计需要注意建筑功能、日照、退距、建筑间距是否合理;明确项目的城市规划技术指标、消防设计、场地竖向等。建筑单体设计需要注意平面、核心筒、功能房间是否满足相关规范;管道井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建筑地上和地下室层高设计是否合理;

1
查看完整版本: BIM论文文化场馆建筑中的BIM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