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参考文献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硕士论文传统建筑聚落公共空间尺度层
TUhjnbcbe - 2020/12/16 15:22:00
治疗皮肤病最好医院在哪里 http://m.39.net/pf/a_4322694.html

年6月2日起,建筑运算与应用研究所的五位级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的研究生陆续参加了“线上+线下”模式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五名同学均顺利通过了答辩,并最终被授予硕士学位。

曾婧如同学的硕士论文题目为《传统建筑聚落公共空间尺度层级量化研究——以宜兴市丁蜀镇古南街为例》。研究针对当前传统建筑聚落保护工作中,建筑师自上而下的改造与聚落自下而上的生长结构间存在的矛盾——建筑师虽能认识到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却无法正确把握聚落的复杂性,改造行为易于破坏聚落活力,通过深入量化研究聚落中各类公共空间的尺度层级关系,进一步厘清和分析空间生长特征,以期为今后传统建筑聚落公共空间设计提供可参考的导则。

研究以36个江苏地区传统建筑聚落为对象,基于分形、普适尺度、普适分布等理论,借助python编程语言、回归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形成可以用于设计参考的分析结论与技术支撑,最后运用部分研究结果实验性地落实到古南街更新改造项目中。

理论与方法

研究首先对传统建筑聚落描述相关理论如分形理论和尺度层级概念等加以梳理与优化。提出用以定性和定量描述聚落空间的相关参数,包括分形维数、普适尺度和普适分布,并利用程序编写对传统计算方法加以改进,以获得更加直观的计算结果并便于后续数据分析。

分形概念示意图

分形维数计算程序优化算法流程(曾婧如)

对传统建筑聚落公共空间的尺度层级量化研究可分为如下两步:

1)通过算法一的计算,从分维值的角度对聚落公共空间复杂性作定性化描述。

2)对聚落进行算法二的运算,一方面从普适分布的角度,对运算结果中各层级空间数量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后回归拟合出尺度与数量的函数关系,形成可以用于设计参考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从普适尺度的角度,分析公共空间尺度层级内在差异性信息。

尺度层级量化研究流程图(曾婧如)

尺度层级量化算法过程示例(曾婧如)

传统聚落公共空见尺度层级量化研究

对运算结果中的空间遍历图进行分析可知,不同规模的聚落包含有不同数量的层级结构,而对其进行分维值变化率的计算,变化率最大值多集中在7-15米见方(即50平米-平米左右)的层级,说明该层级空间对于南方地区聚落的复杂性影响最为显著,对形成整体形态最有效。

部分传统建筑聚落空间样本的遍历图(程序截图,曾婧如)

空间遍历图分维值及其变化率统计表(曾婧如)

进一步厘清江苏地区聚落空间生长规律,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类:沿主要道路入口型、中心型和均好型。当聚落很小的时候,沿着街道分布户前空间等小尺度空间,聚落分形特征较弱,公共空间呈现均好型;当聚落不断生长,结合重要建筑或节点出现中尺度空间,如桥头空间、古树空间等,公共空间呈现沿主要道路入口型;当聚落继续扩张,因外界因素而随机的形成大尺度空间,如水口空间、入村广场等,至此分形特征进一步丰富,公共空间呈现中心型。

典型传统聚落生长规律:沿主要道路入口型(苏州陆巷村)(曾婧如)

典型传统聚落生长规律:中心型(苏州翁巷村)(曾婧如)

典型传统聚落其空间遍历图:均好型

实践应用

研究随后运用部分研究成果于宜兴丁蜀古南街西街片区的更新改造项目中,对其公共空间的尺度层级进行评估后发现缺少15米见方以上的大尺度空间。顺应整体山水格局,拆除原本较小尺度空间中部分零散建筑,结合古树、重要历史建筑等要素,增加15米见方以上的公共空间,形成更明确的层级结构。最后对设计结果加以验证,检验成果的有效性。

古南街西街片区现状

古南街西街片区公共空间评价运算(程序截图,曾婧如)

古南街西街片区公共空间改造方案(曾婧如)

改造后西街公共空间尺度层级爆炸图(曾婧如)

研究总结本研究聚焦传统建筑聚落中公共空间的品质和生成原理,以数理方法深入挖掘公共空间尺度层级上的关系,能够帮助建筑师了解传统建筑聚落自组织生长的内在逻辑以及聚落空间活力可持续的源头,必将在传统建筑聚落的保护规划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资料来源:

曾婧如,《传统建筑聚落公共空间尺度层级量化研究——以宜兴市丁蜀镇古南街为例》,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年6月,导师:唐芃;企业导师:孙友波

感兴趣的同仁可以找全文阅读,欢迎拍砖!

点击

1
查看完整版本: 硕士论文传统建筑聚落公共空间尺度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