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参考文献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论文精选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
TUhjnbcbe - 2020/12/17 21:04:00

作者:杜鹏,张越

第一作者单位:中国市*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摘自《煤气与热力》年7月刊

1概述

目前建筑行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值仍然很大,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中流砥柱性行业。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研究范围包含项目立项、筹建、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全过程造价控制。通过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对工程成本方面进行测算评估,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1]。工程造价关系相关建筑工程能否正常运作,还直接影响建筑企业的收益。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含义

工程造价管理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建设费用管理,二是工程造价管理。建设费用管理属于建设项目投资范围管理,是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在拟定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条件下,预测、计算、分析和监控工程造价变化的活动。工程造价管理属于价格范畴管理,又分为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宏观管理指国家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运用法律、法规、经济、行*等手段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和调控。微观管理是对一个具体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

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①管理意识落后

当前建筑行业普遍存在造价管理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处理方法不当等问题。设计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情况不了解,未能预先考虑潜在的风险,造成造价员的施工图预算与竣工结算相差很大[2]。招投标工作与施工脱节造成成本不能有效控制。只有提高从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才能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造价从业人员大多专业水平较低,仅仅为了考取证书,对于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深入,对工程的造价无法进行合理的监控。造价工程对技术要求很高,涉及的专业面广,但目前我国的造价师在管理机构进行工程预算编制审核时大多依靠工程定额进行,该方式相对落后,不能满足现阶段对造价管理的新要求。在造价从业人员中还存在人在单位证不在单位,即人证分离现象。

③施工过程的监督机制不完善

监督工作应当贯穿工程的始末,不应当只对工程的某一环节进行监督,更不能只在施工之前监督。目前行业内存在一些不正当竞争现象,有的投标单位为了中标,低于成本报价,中标后再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赚取利润,造成建筑项目质量无法保证,最终成为烂尾楼、豆腐渣工程。

④具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造价问题

a.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阶段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投资及运营成本。工程造价管理不透明,使得一些施工企业为了中标会采用不正当手段,中标后偷工减料、偷梁换柱、以次充好降低成本。如此以来,投标报价失去真实性与可靠性,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导致评标工作没有合理真实的依据。

b.设计阶段

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应该从源头加以控制,事后控制无形中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尽管建筑项目设计成本投入只占到整个项目总投资额的很小一部分,但设计质量差会造成与设计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的实施不尽如人意,最终会影响后续的施工,从而导致设计型号、参数、数量等变更以及设计内容增加等。

c.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能真实反映一个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合格产生的实际费用,也是对投资估算及初步设计概算执行情况的检验。从现在已建成的项目来看,多数项目的竣工结算金额都大于初步设计概算,造成超概算现象,多数是由事前控制不力造成。

4强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①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从工程造价的复杂性和现阶段工程造价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来看,造价管理需要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管理和法律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各建筑企业必须实行专业人员素质培训计划,定期进行严格考核,加强职业道德观和法制观念的培养,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3]。

③强化造价施工阶段的管理

在不影响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前提条件下,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细化施工过程,以适应施工现场的相应变化。加强合同管理,严格按照合同明确施工企业在建筑项目中的权利与义务,施工过程中产生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利益纠纷可依据合同,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处理,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④强化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首先,要对照施工图纸和施工现场进行比较,依据工程内容及工程量变化整理竣工资料,根据实际工程量确定最终工程造价。其次,对项目从投资立项批复到竣工结算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与初步设计概算进行比较,依据竣工资料进行工程决算工作。

5结语

有效控制与管理工程造价,强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可以更好地为建筑企业节省成本,同时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汪大海.深入探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J].科技与企业,(7):42.

[2]孙远东.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门窗,(12):,.

[3]魏瑞丽,冯彦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9):67.

声明:本文著作权(版权)归《煤气与热力》杂志社所有,严禁任何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文精选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