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初,我们迎来了温煦的冬日,也迎来了春秋学社历史论文征引文献注释规范活动。这场在大学城文清楼教室举办的活动,如约而至。一篇优秀的历史论文,在其内容,也在其“颜值”。本次活动,我们走进历史论文,探索其“颜值”的奥秘——征引文献注释格式。
本次活动的两位主讲人分别为《致知学刊》指导老师徐霞辉及19级的彭尔爱同学。
徐霞辉老师:“历史学是史料学,规范使用史料是史学的生命所在。”
活动伊始,徐霞辉老师用夏洛克与古籍的图片抛出:“治史者是侦探,而非法官。侦探用证据获得真相,治史者探求真相的证据是史料。”的观点,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
历史系以及喜爱写历史论文的同学时常有个疑惑:征引文献与参考文献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在这次活动中徐老师给出了她的答案:
参考:借鉴
征引:引用言论或事实作为根据
文献征引不仅反映一个学者的知识渊
博程度,也反映一个学者的学术操守与人品。
彭尔爱:“一篇好的论文,除了高质量,格式也是必不可少的。”
彭尔爱不仅对论文一般格式规范进行了讲解,还重点介绍了历史论文征引文献的注释规范。历史论文征引文献的注释规范是重点部分,也是核心部分。
或许在我们心中,注释规范是这样的:
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其实,这只是冰山一角。
征引文献的注释类别分为六大方面:非连续出版物、连续出版物、未刊文献、转引文献、电子文献和外文文献。而这下面还分有小类。
那就举个小例子吧
非连续出版物:
著作: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析出文献: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集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集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
连续出版物:
期刊:
责任者/文献题名/期刊名/年期(或卷期,出版年月)
报纸:
标注顺序:责任者/篇名/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版次
未刊文献:
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
责任者/文献标题/论文性质/地点或学校/文献形成时间/页码
手稿、档案文献:
文献标题/文献形成时间/卷宗号或其他编号/藏所
转引文献:
责任者/原文献题名/原文献版本信息/原页码(或卷期)/转引文献责任者/转引文献题名/版本信息/页码
电子文献:
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更新或修改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引用日期
外文文献:
与中文文献注释大体相同,只是要注意用英文惯用写法
1
END
1
为了巩固这次培训活动的效果,我们为参与活动的同学们准备了“改错”的小练习。在阳光灿烂的暖冬里,同学们修改错误、交流讨论、积极回答。在活动的尾声,为这次的活动增添了更多的靓丽与活力。
最后就让我们一睹现场的“高能瞬间”吧!
此次活动能够顺利举行,得力于各位同学和老师、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
下方是本次活动的内容(文件为PPT)链接,如有需要可自行获取。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