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参考文献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论文选刊韩双淼谢静肖晓飞国际高等
TUhjnbcbe - 2021/1/30 4:38:00

作者简介:韩双淼,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谢静,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肖晓飞,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年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面向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研究”(18JZD);教育部科技司专项“教育科学基础研究国内外发展趋势分析”(*)

原文刊载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年第六期-页。

摘要:高等工程教育实践发展催生了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兴起。采用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法,借助Matlab对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两本SSCI期刊近20年(-)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识别该领域研究范式与方法的演进;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方法演进趋势下研究主题、知识基础、研究前沿和研究网络的知识图谱分析发现,该领域研究方法呈定量为主的规范化、实证化和多样化趋势。研究主题聚焦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成果维度工程设计、学科融入影响因素和学生学习投入四大聚类;研究热点经历了知识维度过渡到实践维度、能力维度与人文维度共存的变迁;研究主体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研究网络。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系统性分析对认识方法演进和知识发展脉络、把握学科发展动态和指导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具有学术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研究方法知识图谱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人类面临的能源与资源危机、生态与环境危机等对工程发展提出了迫切需求,工程科技人才对革新生产方式和变迁经济结构的作用愈发突出。发达国家相继推出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如美国《驾驭风暴:美国动员起来为更加辉煌的未来》《美国竞争力行动计划——创新引领世界》等,呼吁加大工程人才培养投入力度。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与改革伴随国家发展战略转移和社会经济制度变迁。21世纪,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新工科”概念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出台,显示了国家和高等教育机构在*策、理念和实践上创新发展高等工程教育的努力。

*策与实践发展促进了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勃兴,研究发展主要依靠学术从业者通过研究和创新推进学科知识拓展。[1]目前中西方对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内容的探讨多集中于应然状态思辨性探讨、学科内在逻辑学理性研究或基于个别高校和项目案例研究;研究方法的科学、实证分析尚是空白。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和科学知识图谱方法,深入考察以下问题:①过去20年间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分布与演进若何?②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主题分布和前沿变迁趋势若何?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分析有助于明晰该领域研究范式与方法的演进,厘清研究内容与主题的变迁,把握学科知识发展脉络与动态,指导高等工程教育实践。

二、研究设计

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基本原理是从文献中“提取知识单元间的关系并将其矩阵化和可视化,并已有效应用于学科历史梳理、学科结构分析、前沿趋势探测等计量学领域”。[2]如胡德鑫利用文献计量方法以CSSCI来源期刊为样本对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展开可视化分析。[3]任令涛等从比较角度对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部分期刊发文进行了对比分析等。[4]对国际高等工程教育学术研究系统性探讨有待加深,对研究范式与方法的讨论不足。

利用Matlab软件,选取WebofScience收录的两本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代表性SSCI期刊“JournalofEngineeringEducation”和“InternationalJournalofEngineeringEducation”近20年间(—)篇文献展开分析,勾勒该领域研究方法分布与演进。基于研究方法趋势,聚焦两本期刊近10年间(—)篇文献,结合科学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和Vosviewer识别该领域国际研究主题与网络;结合经典文献分析,在“量”和“质”双重考察下建构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和前沿趋势。研究设计如图1。

图1研究设计图

三、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方法演化的定量分析

社会科学研究可靠性依赖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研究过程的规范性,研究范式与方法考察是该领域研究科学性反思的重要部分。本文研究方法分类遵循实用主义范式“方法必从之于问题”取向,依据研究过程对研究方法进行类型划分。艾尔·巴比将科学两大支柱概括为逻辑和观察,指出科学研究涉及理论、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三大层面,据此将研究方法划分为资料收集方法和资料分析方法,前者处理观察层面,后者则力透逻辑预期(即理论)与实际观察的差异,寻找可能实践策略。[5]在此基础上,收集整理样本期刊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方法实际应用情况,发现部分研究方法叙述囊括资料收集和分析整体方法,如案例研究既包括资料收集的访谈法,也涉及资料分析环节的内容分析法,故提出整体方法与研究设计概念,据此将研究方法分为三个主要类型,与中外学者研究范式划分“定量”“定性”与“混合”对应,提出研究方法分类框架(表1)。两点需要说明:一是尽管分类力求明晰三类研究方法的界线,但仍无法完全避免交叉与重叠,故方法分类只是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实际情况基础上为研究便利做出的划分,其目的是工具性的。二是具体研究方法可能兼具定性与定量,故本文定量或定性分类指该方法运用占主导的部分,非绝对划分。

表1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方法分类

*注:统计分析方法可概括为描述性统计和深度统计,后者包含结构方程模型、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

对文献进行人工关键词整理建立高等工程教育“方法论关键词库”,选取涉及整体方法与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定量方法、定性方法和混合方法等关键词及其变种建立词库。数据清理后,运用Matlab分析选定期刊近20年间论文研究方法,绘制时序分布图以对研究方法变迁进行可视化呈现(图2)。时序图是为了更好呈现方法变化趋势,图的解读并非基于绝对数值而是相对变化趋势。为更清晰呈现不同方法分布,选取各类方法总量前5位数据分析(表2)。

图2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方法时序变化(趋势)

表2样本期刊研究方法分布(各类方法前5名)

近20年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方法演变考察显示了以下分布与演变:

一是研究方法运用愈发规范化。从数量看,近10年对研究方法进行明确阐释的论文总量约为前10年的2.7倍;从方法类别看,前10年的研究集中对资料收集方法进行描述,约占资料收集和分析两大类研究方法的60%,缺少资料分析方法描述,近10年两类研究方法使用频率差距缩小。这与近年期刊对作者规范化表述要求、发表论文数量增加有关,反映了学术共同体对研究方法运用和表述的规范化趋势。

二是实证研究成为主流。定量为主研究方法占方法总量的64.5%,混合研究方法(19.2%)与定性为主的方法(16.5%)比例相当,是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科学化的重要标识。其中,问卷(量表)方法和实验法是主要数据收集方法,分别占43.7%和28.7%,实验法尤其体现了工程教育研究贴近现实与实践的学科性质;统计分析(86.5%)在数据分析方法中占绝对主流,社会网络分析(4.3%)、文献分析(3.8%)等占比较少;整体方法与研究设计中,案例研究(66.9%)是主要方法,混合研究(10.8%)、追踪研究(7.3%)、叙事研究(4.0%)等近年有所增加。

三是研究方法多样化。一方面,定性为主的研究由前10年占总研究量14%上升为16.5%,表明近10年研究倾向于在现实情境中对高等工程教育主体进行探讨,折射出该领域对微观层面工程教育师生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文选刊韩双淼谢静肖晓飞国际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