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参考文献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论文拒稿的八大原因及解决措施
TUhjnbcbe - 2021/8/13 21:14:00

很多论文作者都经历过拒稿。

拒稿是指不给机会修改而不予录用,包括未经同行评议的期刊编辑直接拒稿和经过同行评议的专家拒稿。拒稿对编辑印象和论文发表时间均有重大负面影响。

因此,必须认真了解论文拒稿的八大原因,即道德问题、选刊问题、格式问题、语言问题、正确性、创新性、重要性、完整性,简称“四大问题”和“四性”。

对于四大问题,期刊编辑通常会直接拒稿。对于“四性”不足,编辑有时也会直接拒稿,或在审稿专家建议下拒稿。

论文有学术道德问题

学术不端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十类:代写,剽窃抄袭,数据造假,虚假署名,图表侵权,引用失当,发表偏倚,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拆分发表。期刊编辑如果察觉到这些问题,会直接拒稿。

论文有选刊问题

论文主题如不在期刊涵盖范围内,编辑会直接拒稿。如果主题符合期刊范围,但在相同主题上出现了太多的投稿,会引发竞争而导致编辑直接拒稿。解决选刊问题的办法是熟悉期刊过去发表的论文,并在投稿信、摘要、结论和引言等部分突出论文的创新性和重要性。

论文有格式问题

避免因投稿格式不符合要求而被拒稿的措施非常简单,即认真查看期刊投稿要求,在篇幅字数、图表格式、排版格式、参考文献引用格式、论文结构完整性和投稿文档完整性等方面严格满足要求。需要避免侥幸心理,不能期待编辑在论文录用后替作者免费处理这些问题。很多期刊都不缺稿源。不符合格式规定的低级错误通常被认为态度不端正,是编辑直接拒稿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论文有语言问题

英语为非母语人士撰写的英文论文通常有大量语言问题,包括语法、标点符号、句子结构、用词不当等错误。很多期刊投稿数量巨大,编辑非常忙碌。编辑遇到这种稿件通常会直接拒稿,而不会启动同行评议而得罪审稿专家。国外很多期刊的评审专家是免费审稿。评审专家是期刊的宝贵资源,编辑都非常珍惜。编辑通常也不愿意把语言问题留到论文录用后让自己来处理这个麻烦。因此,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直接拒稿。如果英文很差,审稿专家也可能失去耐心而建议拒稿。避免因语言问题而被拒稿的解决措施是使用出版社的作者语言服务付费项目或专业论文润色公司(如Wordvice)。

论文的正确性不足

编辑对稿件质量做出综合判断后,如果觉得值得开启同行评议,就会挑选外审专家,启动审稿流程。当审稿意见返回给编辑后,编辑会根据几位专家的意见综合决定是否录用稿件,并将评审专家的部分或全部审稿意见发送给作者。编辑的决定通常包括以下四种:拒稿,大修后录用,小修后录用,无需修改直接录用。内容或观点上的错误称为原理性错误。正确性是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同行评议的最基本标准是审查论文的内容或观点是否错误,包括原理、方法、公式、数据、解释、结论等方面。对于极具前沿性或前瞻性的论文,评审专家可能由于证据不足而无法判定正确性而拒稿。为了避免被判定具有原理性错误,论文作者需要在逻辑论述上令人信服。

论文的创新性不足

同行评议时建议拒稿的最常见理由是创新性不足,即没有足够新的科学发现或科研方法,只是模仿或论述已有知识。虽然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树叶,但是差异性不等于创新性。尽管分析计算、设计或测试结果与前人发表的论文在数字上有所不同,但是只要在机理或方法上没有本质性差别,就算不上创新。高影响因子期刊在创新性标准上比低影响因子期刊更为严格。因此,同样一篇论文,在SCI四区期刊能够发表,在SCI一区的编辑或评审专家眼里可能就不能发表。创新是科研的灵*,原创性最体现学术水平。克服创新性不足的措施是在论文选题上多下功夫,完整查阅参考文献,避免模仿他人的论文,避免复述教科书或论文中已经存在的知识。

论文的重要性不足

重要性是一种相对的主观评判标准。对某个期刊重要的论文,对另一个期刊可能就不重要,取决于期刊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文拒稿的八大原因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