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剽窃呢?
“剽窃”指的是:在论文中采用了其他人已经正式发表的论点和信息,却没有通过“引用”的方式将正式提出论点的作者及其文献出处标示出来,使人在阅读你的论文时,误以为该论点是你原创的,该信息是你自己收集的。
下面,一起来了解文献引用的目的吧!
一、证实论文主题值得研究
1、通过引用先行研究凸显选题的价值。如:[引用文献1]曾说,小说家如何塑造作品的人物能反映小说家对人性洞悉的深度。而[引用文献2]也提过,×××是当代公认描写人物功力最高的小说家之一。以上先行研究的引用可以凸显“探讨×××小说家在人物描写方面的成就”的研究价值。2、通过引用先行研究,点出自己所要探讨的问题在这些文献中都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即呈现空白领域,然后陈述本论文的研究是填补这个空白。如:这个议题吸引了许多学者就其×××和×××这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引用文献1,2,3,4,5]),但是从×××这个方面所进行的探讨却不多,只有[引用文献6,7]在讨论中稍微提及。二、证实研究方法的合理性
1、通过引用相关的权威文件,以说明使用的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如:有三位被试在这项测试中的成绩特别低(平均测试成绩为80分,而他们的成绩为30~45分),我们采用[引用文献1]的筛选方法,排除这三位被试的实验结果。[引用文献1]的实验与本研究的实验在性质上相近,只是以×××的儿童为测试对象。其他语言的类似研究也有一些采用这个方法([引用文献2,3,4])。三、支持论文所提出的论点
1、在阐述自己独到的论点和看法时,通过引用相关的文献,给论文增加权威性的专业支持,加强论点的说服力。如:将讹诈这个现象的产生归因于……并不是第一次提出,[引用文献1,2,3,4]皆从这个角度研究并观察到显著的关联。四、指明信息来源
1、如果统计的数据、采用的相关信息和资料都不是自己收集的第一手材料,就要明确引用文献,指明信息来源,保证论文信息的准确性与可信度。如:在我国所有18岁到60岁之间的国民中,有90%都曾患过×××并完全治愈([引用文献])。五、梳理同一议题或现象的相关立场
1、针对同一议题,不同的学者可能会表达不同立场的观点,通过文献引用,详细介绍已发表的文献所呈现的各种立场,还可以追溯同样的学者随着时间推移在立场上发生的转变。如:梳理一系列清末民初的人们对“演说”兴起所表达的不同立场:谈及晚清与“五四”时期之独立思考、自由辩论,研究者多喜形于色,追慕不已……[引用文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