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是由西南大學出土文獻綜合研究中心、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主辦,專門刊發有關出土文獻的文字研究、語言研究、文獻研究、圖書評論等最新成果的集刊,推出有關甲骨文、金文、簡帛、石刻及敦煌文獻等出土文獻研究的新學術成果;該刊旨在探賾索隱,推陳出新,宏揚原創,發表交叉性、綜合性強的學術成果。
《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自年开始籌辦,年出版創刊号(第一輯)。從第十輯起改版,一年两輯,由巴蜀書社出版。該刊已收入中國知網和維普中文期刊服務平臺,並成爲人大複印資料來源刊物。
乘著國家“冷門絕學”日漸走入大衆視野的春風,《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必將發揮更大的學術交流作用,成爲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領域新興學術平臺,爲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繁榮國家人文社會科學,實現“中國夢”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稿约
國學大師静安先生云:“吾輩生於今日,幸於紙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種材料,我輩固得據以補正紙上之材料,亦得證明古書之某部分全爲實録,即百家不雅訓之言亦不無表示一面之事實。”先生所言之“地下之新材料”即出土文獻也,謂其研究價值在於可補史,可辨僞。然以今日研究之盛狀觀之,出土文獻研究價值何止於斯。文字嬗變之進程,古代語言之沿革,文獻傳承之源流,歷史文化之本真,無一不可尋繹於出土文獻。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創辦學術論叢《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旨在探賾索隱,推陳出新,弘揚原創,發表交叉性、綜合性强的學術成果。本刊自年創刊,已推出九輯,借第十輯改版之機緣,呈此稿約,誠邀海内外致力於出土文獻研究之博雅君子惠賜大作,切磋學術,交流思想,助力今世出土文獻之研究,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傳承。一、本刊爲半年刊,一年兩輯,收入中國知網和維普中文期刊服務平台。二、本刊常設欄目:文字研究、語言研究、文獻研究、圖書評論等。三、來稿字數不限,3萬字以内爲宜。文稿請參《〈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稿例》。四、可發表會議或網站非正式出版的論文,但需作者確認自投稿本刊後不一稿多投。五、本刊採用雙向匿名審稿,來稿需另頁寫明作者簡介等個人信息。六、本刊常年接收稿件。投稿郵箱:ctwxzh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