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大学文学院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育硕士毕业论文答辩圆满完成。
答辩主席介绍
徐林祥,江苏兴化人,文学博士,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扬州大学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国培计划"语文学科专家,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负责人,中国叶圣陶研究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学语文学科专家委员,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教育学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心主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编委。
魏本亚,江苏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二级教授,基础教育硏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高校教师文科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指导专家,江苏省卓越教师培养工程指导专家。教育部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制定专家,教育中职语文教材编写专家。全国语文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主持省部级项目6项。在《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学刊》《教师教育研究》上发表论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语文教育学》《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语文教育评价》《走进高中新课改——语文教师必读》4部,主编著作8部。获得省市级奖励4项。
高*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高考史、考试制度研究。出版学术专著10部,包括《新中国高考史》《高考岁月》《新中国成人高考史》等,发表论文40余篇,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直击现场
答辩之初,同学们仔细阅读手中的答辩材料,认真构思论文自我陈述,对论文的逻辑性和思辨性进行再次思考,都期待在此次答辩中取得佳绩。
主席宣布答辩会开始,同学们有条不紊地按照顺序落座,依次向答辩委员会报告论文的研究主题、核心观点、主要内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答辩导师们认真负责,在仔细阅读论文和听取答辩自述后,对每位同学提出了专业性的问题和可行性的建议。
面对导师们的问题,同学们基于自己的论文认真思考,回答导师们的提问,虚心接受导师们提出的建议,及时在自己的论文中圈点勾画,作出标注,积极改正。
第一会场现场展示
答辩时间:年6月3日
答辩地点:语文教研室B-
答辩主席:高*峰
答辩委员:高*峰、冉明远、张乐林
(以上三位老师负责投票表决)
杨亮、刘进才、白金、李国平、刘**
(以上5位老师限于规定,仅参与其他导师所指导学生的论文评议,不参与投票表决)
答辩秘书:张伟丽
滑动查看图片
第二会场现场展示
答辩时间:年6月3日
答辩地点:现当代文学教研室A-
答辩主席:魏本亚
答辩委员:魏本亚、宋立虎、王宏林
(以上3位老师负责投票表决)
白春超、许卫东、庄鹏涛、邓小红、孙浩宇
(以上5位老师限于规定,仅参与其他导师所指导学生的论文评议,不参与投票表决)
答辩秘书:李巍
滑动查看图片
第三会场现场展示
答辩时间:年6月3日
答辩地点:文学院二楼会议室
答辩主席:徐林祥
答辩委员:徐林祥、柴红森、王利锁
(以上3位老师负责投票表决)
武新*、史红伟、杨站*、李萱、孙建杰
(以上5位老师限于规定,仅参与其他导师所指导学生的论文评议,不参与投票表决)
答辩秘书:冯珊珊
滑动查看图片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涯是短暂而充实的。在学科语文专业导师组的悉心教导下,教育硕士自律奋学。如今,羽翼渐丰的硕士毕业生们以自信昂扬的姿态迎接新的社会生活。
今朝毕业,不诉离别。在此祝愿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们前程似锦,鹏程万里。
答辩小贴士
答辩礼仪
1.提前到场
答辩现场很有可能面临各种意外情况,例如网络信号差、电脑接口不匹配等问题。因此可以提前20分钟到场,连接好网络,并熟悉环境和设备。
2.着装得体
着装要整洁整齐、大方得体,以显庄重严肃。男生应尽量选择有领子的衬衣类简单正装,保证看上去清爽干练。女生长发扎起、短发梳顺即可。
3.注意礼貌
答辩开始时向答辩老师问好,结束时向老师道谢,以示礼貌。
答辩禁忌
1.论文陈述不抓重点,像流水一样叙述内容。
2.不会控制时间,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陈述。
3.老师已经指出论文中的明确错误,仍不愿承认,反复辩驳。
4.答辩中使用自己不理解的概念,不懂装懂。
5.着装过于随意,不够得体。
论文基本要求
1.论文题目(1)题目小且精。题目大小适中,切入点小。(2)题目精准表现出研究对象,并且无歧义。
2.论文内容(1)研究对象明确,在论文中有清晰体现。研究的问题在中小学教学中现实存在,要有实际意义。(2)结构具有逻辑性,章与节、章与章衔接紧密。(3)语言严谨,有学理性。
3.论文格式(1)摘要格式规范,没有不必要的小错误。(2)页下注、参考文献格式规范,符合学术规范。(3)图标制作分明,多样化。
4.论文具有创新性。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5.研究成果(1)研究成果具有实践意义。(2)研究结果具有可操作性,可实践性,能够在实际教学中落地。
答辩禁忌
1.论文陈述不抓重点,像流水一样叙述内容。
2.不会控制时间,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陈述。
3.老师已经指出论文中的明确错误,仍不愿承认,反复辩驳。
4.答辩中使用自己不理解的概念,不懂装懂。
5.着装过于随意,不够得体。
6.要注章节之间的安排,注意行文逻辑,表述严谨,避免文学化的语言。
受欢迎的论文特点
1.题目好
(1)题目大小适中。题目要大小适中。太大了不易做实,流于空泛;太小了,视野狭窄,腾挪不开。
(2)题目难易要适中。题目要有可操作性,材料的收集不宜太难。
2.内容好
(1)研究对象的边界要清晰,研究的问题要集中,研究的目的要明确。问题必须是一个真实的问题,不是闭门造车空想出来的问题。
(2)研究内容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支撑。
(3)语言表述具有学理性,章节内部具有逻辑性。
3.格式好
(1)引文注释、参考文献格式规范,符合学术要求。
(2)字体与章节设置符合学位论文要求,无明显硬伤。
4.论文具有一定创新性
研究问题新、研究方法新、研究结论新、研究材料新。创新性是衡量论文价值的重要标准。
5.研究成果具有实践意义
(1)研究结果要来源于实践,调查广泛、结论合理。
(2)研究结果能够应用于教学实践,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附录:
级学科教学(语文)论文题目选编
1.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探究
2.统编本初中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策略研究
3.统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情境式教学研究
4.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研究
5.高中语文“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教学策略研究
6.语文核心素养下高中课外阅读教学研究
7.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教学研究
8.接受美学视域下初中现代小说教学研究
9.《赤壁赋》文本解读及教学内容重构研究
10.小学语文低学段绘本教学策略研究
11.《红楼梦》整本书传统文化的设计与教学研究
12.《红楼梦》整本书语言鉴赏教学研究
13.《红楼梦》整本书诗词教学研究
14.《红楼梦》整本书人物形象设计与教学研究
15.《红楼梦》整本书审美鉴赏教学研究
16.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诗歌教学研究
17.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研究
18.初中语文鲁迅回忆性散文阅读教学研究
19.统编版高中戏剧选文教学研究
20.初中古诗词诵读教学研究
21.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散文课后练习系统研究
22.《范进中举》解读史和教学实践研究
23.高中文言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24.《桃花源记》教学研究
25.高中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研究
26.初中语文整本书深度阅读教学研究
27.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分层教学研究
28.基于文本细读的初中语文小说教学研究
29.初中文言文练习系统应用研究
30.初中议论文写作对话教学研究
31.支架式教学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32.统编版初中语文小说跨媒介阅读教学研究
33.高中语文古诗词“菊”意象教学研究
34.初中语文古典爱国诗词教学研究
35.农村小学一年级汉字规范书写教学研究
36.初中语文小说练习系统教学研究
37.统编版初中语文革命文化题材选文教学研究
38.初中语文鲁迅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39.影视资源辅助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研究
40.媒介素养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41.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哲理选文教学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42.群文阅读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3.统编版初、高中语文教材编排的衔接研究
44.《背影》教学史研究
45.PBL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6.初中《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47.整本书阅读视野下的高中语文戏剧作品教学研究
48.统编版初中语文说明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49.高中实用类文本教学的“主问题”设计研究
50.现代语文阅读教学理论对当下初中阅读教学的启示——以叶圣陶、夏丏尊和朱自清为例
51.统编版初中语文古代送别诗教学研究
52.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53.高中议论文事例论证写作教学研究
54.高中《论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55.岳麓书院教学特点对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56.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研究
57.叶圣陶生活写作观与初中写作教学指导研究
58.朱自清写作理论对初中写作教学启示研究
59.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青春”主题单元教学研究
60.隐喻视角下高中诗歌教学研究
6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单元教学研究
62.部编版初中语文“活动·探究”诗歌单元教学研究
63.初中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策略研究
64.语文核心素养下统编版初中小说教学研究
65.高中语文学术著作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以《乡土中国》为例
66.高中古代人物传记教学策略研究——以语文学习任务群为导向
67.统编版初中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研究
68.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教学研究——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为例
69.初中语文民俗文化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70.初中“名著导读促课外阅读”教学研究--以《朝花夕拾》为例
71.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预习提示的教学使用研究
72.初中古诗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73.《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课例研究
74.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75.统编版高中语文古代论说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
76.统编本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
铁塔语文学刊
编辑
杨闪闪杨雨晴
审核
赵鹏爽郭茜*子寒
作者
第11组第12组第13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