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2
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测答案
一.基础(30分)
1(3分)书写正确1分,版式整洁1分,有一定的书法功底1分。
2(4分)(1)kǎiài(2)倦粹(每空1分)
3(2分)D(骇人听闻,贬义词)
4(2分)图书角里有《海底两万里》《骆驼祥子》等名著。
5(2分)C(三个名词:书本、文字、力量)
6(2分)C
7(3分)示例:(1)书是阳光,能温暖心灵。(2)书是甘泉,能滋润情感。(3)书是良药,能医
治愚昧。(4)书是粮食,能充实内心。(5)书是星星,能驱走黑暗。(内容要协
调一致,前后呼应、句式要统一、修辞相同)
8(10分)本题共10小题。
(1)1归雁洛阳边
(2)1不知何处吹芦管
(3)1遥怜故园菊
(4)1便引诗情到碧霄
(5)1尚思为国戍轮台
(6)1河流大野犹嫌束
(7)1思而不学则殆
(8)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1逝者如斯夫
(10)1不舍昼夜
9(2分)B(首句以杨花与子规起笔,写出飘零之感)
二.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10(2分)(1)看,视(2)神情,态度(3)洞穴,这里指挖洞(回答出动词“挖洞(或打洞)”即可得分)(4)拉,牵(每个0.5分)
11(4分)(1)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2分)(2)从此小孩们往来仓库,狐狸就不再袭击了。(2分)
12(2分)C(甲文没有语言描写)
13(4分)智慧:屠户的智慧表现在他决心与狼斗争时立刻占据有利地势,抓住时机奋起抵抗并警觉地识破后狼诡计,最终杀死两狼。(1分)洪生的智慧表现在面对狐狸的挑衅,他理智阻止以暴制暴的行为,以友善之举感化狐狸,最终达到双方和平相处的目的。(1分)
启示:甲文说明对待像狼一样贪婪狡诈的恶势力,我们决不能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乙文说明面对矛盾,我们如果能冷静处理,真诚友善沟通,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2分)
(备注:甲乙两文的智慧,每篇分别表述出一点即可;启示只需要回答出一点即可)
我表伯王洪生家有狐狸住在仓库里,不怎么作怪。但小孩们如果在仓库附近游戏,就遭到瓦片的袭击。有一天,(家里人)在厨房捉到一只小狐狸,大家想要打死他以发泄愤怒。王洪生说:“这是挑起事端,人与妖斗,哪能取胜呢?”于是他把小狐狸牵到榻上,给他水果食物吃,亲自送到仓库外。从此小孩们往来仓库,狐狸就不再袭击了。
(二)非连续性文本(12分)
14(3分)
材料一:“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写的是气味,从嗅觉角度写出春风的清新;“卖弄清脆的喉咙”“牧童的短笛”写的是声音,从听觉角度写出春天的生机盎然;“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写的是触摸,从触觉角度写出春风的柔和。
材料二:“长吟”“低唱”“弹琴”写的是声音,从听觉角度写出百草园的生机勃勃(情趣盎然);“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道,从味觉角度写百草园的有滋有味;“光滑的石井栏”写的是触摸,从触觉角度写出作者对百草园的好奇(长年累月的玩耍)。
材料三:“鸽子的哨音”“冗长的蝉歌”“杨树叶子对蝉歌的取笑”“风铃响”“啄木鸟
的啄木声”写的是声音,从听觉角度写出地坛的生机勃勃。
(感官角度1分,文章内容1分,表达效果1分。选择三则材料任意一例均可)
15(3分)示例: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重读“单是”“短短的”“无限”(1分),强调了百草园的无限乐趣,突出鲁迅童年生活的单纯快乐,哪怕只是短短的泥墙根也是乐趣无穷,表现出儿童特有的情趣,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2分)。
(标注重音1分,说明理由2分,标注重音不限于以上示例)
16(3分)
示例:如果以水果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是苹果,夏天是芒果,秋天是石榴,冬天是橙子
(联想和想象合理1分,与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相吻合2分,鼓励学生大胆发挥联想和想象,同时具有合理性,语言通顺,表意清晰可得满分)
17(3分)
示例:我的小天地是学校图书馆靠窗的一个小角落。当我心情低落的时候,坐在窗边,阳光暖暖地照着,手捧一本书,在安静的阅读中慢慢平复自己的情绪,书架上那满满的书仿佛也散发出温煦的光芒,给予我安慰和鼓励。
(说出具体地点1分,结合亲身经历和感受阐述理由2分,语言通顺,可得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18(3分)①上学早自习领读时。②李老师从来不第一个叫我。③李老师不带我们在校园里溜达。
19(3分)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上文写我们长大成人后去看望李老师,我们几个“优秀分子”被冷落,引出作者写上学时和李老师交往的往事。(承上启下或过渡1分,具体阐述2分)
20(3分)我心里想:“哎,想着自己先说,在同学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现在大家都说了不少,再起来说也没什么意思了。”(不使用第一人称扣1分。内容合理即可得满分)
21(3分)(1)看出我的恃才傲物,反复让我自悟。(2)关心班级普通同学的生活点滴。(3)对待
不同特点的同学,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严厉和慈爱并用。(答出两点可得满分)
22(4分)作者应该在的位置:了解自己人性和人格的偏差,做到宠辱不惊(2分),我觉得自己应该在的位置是准确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勇于展示自己,扬长避短。(2分)
(作者的位置2分,自己的位置2分,阐述清楚即可。注意:“位置”应有象征意义)
三.写作(50分)
加分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1~3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
1.情真意切,立意深刻。
2.构思独特,富有创意。
3.语言优美,富有个性。
4.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扣分
1.没有标题扣2分。
2.不足字者,每少50字扣1分。
3.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的错别字不计),最多扣3分。
4.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1~3分。
5.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者扣1~3分。
6.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名、地名、人名的扣1~3分。
四.附加题(8分)
1(3分)
①衍太太②不怀民族偏见,给鲁迅无私的关爱和热情的鼓励。③弃医从文(每空1分)
2(5分)
(1)(1分)三打白骨精
(2)(4分)细读:“夺子之仇,尚未得报,借扇之意,岂得如心”这句让我们想到孙悟空借芭蕉扇被拒绝,这与孙悟空在观音帮助下,降伏了罗刹女和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有关系。也与三调芭蕉扇孙悟空化作牛魔王的模样有关系。
精思:一调芭蕉扇失败之后,师徒三人关于“西行”的看法不同,表现了不同的人物性格。(也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看出人物性格来思考)
鉴赏:孙悟空和罗刹女的语言各有特点,孙悟空诙谐且机智且本领高强,罗刹女泼辣犀利,非常符合她憎恨孙悟空的特点(也可以从一调芭蕉扇的失败,为后面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来鉴赏)
(任选其中一个角度即可,满分4分,不结合名著内容扣1分,语言不流畅扣1分。)
3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基础
第1-2题
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桃源中学邹微圆
满分7分,均分5.95分
第1小题书写清晰、工整得3分,第2小题每空书写完全正确且清晰可辨认得满分,错一个字则此空不得分。
书写题得分率高,“kǎi”“倦”的得分率较高。
1.第1题书写题不审题。有极少部分同学误看成写对联。
2.第2题中的两个注音题,《汉语拼音方案》规定,“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不少同学将汉语拼音的声调位置标注错误,拼音基础薄弱,也有不少学生将“隘”字的读音写成“yì”,基础知识薄弱。
3.填空“倦”写成“卷”、“惓”等、“纯粹”的“粹”字,有同学直接写成类似同音字的,如“脆”“悴”“瘁”。对字形记忆不准确。
4.书写潦草。
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书写规范的习惯,回归课本最基本的知识,夯实基础。
第3-4题
南海中学梁小亮
满分4分,均分2.88分
第4小题
1.错别字、标点误用(书名号间加顿号或逗号;最后不加句号,或者句号写成实心圆点),分别-0.5。
2.不去掉《特区少年报》归类为书籍、书籍报刊、图书+2;不去掉《特区少年报》归类为名著、名著和报纸、书报-2。
3.直接去掉“名著”二字,-2。
4.其它改法,不改变句意+2,改变句意-2。
第3小题得分率高
第3题:有学生没有填涂,直接丢掉2分,甚是可惜。
第4小题:
1.错别字严重,“两”抄成“二”,“底”少抄下面的点,“祥”抄成“详”“样”或者偏旁写成“衤”。
2.学生分类不准确明晰。
3.答题位置不够,许多学生答案写到横线下方,扫描呈现不完整导致失分。
4.原文“名著”后面是逗号,题目中是句号,有部分孩子内容修改正确,但结尾写逗号,被-0.5分。
1.这是一道词义理解型病句题,在七年级教学中需重视词义的理解、运用等的教学。
2.训练学生做到不漏题,不空题。
第5-7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实验学校潘文明
满分7分,均分6.12
7.比喻句,内容要协调一致,句式统一,无错别字3分,错字扣0.5,两空,每空1.5分。
5-7小题语文卷情况,总体答题情况良好,总分7分,平均分6.12。
5-6题均为选择题,孩子们正确率较高,没出现集中选错哪个选项的情况。
第7小题为仿写题孩子们失分原因有以下四方面:不是比喻句、前后没有逻辑性、错别字、后半句不是动宾短语。
对比喻修辞的运用考查,暴露了一些孩子对比喻的两个特点相似性和不同类掌握得不够透彻,为老师们讲题提供了抓手。
第8-9题
松坪学校刘清梅
满分12分,均分9.92
第8题按上述参考答案给分,每一句中若出现错别字或难于辨认的字,则不给分。
第9题,按参考答案给分。
绝大多数学生均能背诵、默写、理解古诗词。
1.个别学生未能背诵,或是能背却未能正确书写。具体表现为:“雁”误写成“燕”、“洛”误写成“落”。“怜”字少写了一点。“碧”写成“壁”、“霄”写成“宵”。“为”写为“卫”、“戍”写成“戊”或“茂”字里边多一点。“殆”写成“怠”。“之”写成“知”。“逝”字的提手旁写成“车”字旁。“昼”字里边多了一横。
2.极个别的学生未能背诵。
3.个别的学生出现漏字、添字的情况。
4.个别学生未能理解所学古诗的内容,以至选择题出错。
要求学生在能背诵的基础上,加强书写练习,加强对诗句的理解。特别是对于可能出错的字词,要多练几遍。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对于个别易错的字词,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对于时代背景等相关内容也要适度的讲解。
二、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第10题
深圳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甘晓雯、*、*琳、赵凤莲
满分2分,均分1.56分
第10题共有4个空,为体现“温度”,改卷过程中,若意思相近即可给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挖”和“牵”为高频错字。“顾”字,回答出“看”“视”“望”“见”“环顾”等均可给分,而“回头”“回头看”不得分。“意”字,回答出“神情”“神态”“态度”“表情”等皆可得分,但若答“样子”“意图”“神志”“想要”“意愿”不得分。“洞”字,“挖洞”“打洞”“掘洞”“钻洞”等可得分,然“挖”“掘”“钻”,“洞穴”“狗洞”“在积薪中挖洞”不得分,回答“名词作状语”“名词作谓语”均扣分。“引”字,“牵”“牵引”“拉”“带”等可得分,而“引导”“引诱”“引入”“带领”等不得分。
大部分同学能通过已学知识进行迁移,该题正确率较高。
“洞”与“引”字错误率最高。“洞”一字的活用类型,常与“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之“隧”混淆,译作“隧道”“从通道入”,或写“名词作状语”;且“挖洞”之“挖”错字频出。“引”字,虽许多同学可与“下车引之”的“引”联系起来,写出正确答案,然仍存在大量未填、错填的现象。
从本题阅卷情况来看,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贯彻情景教学法,将常用文言实词的含义放在具体语境中进行理解性记忆;同时建议学生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