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世界文化交融的进程中,各国都更加重视本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其中桥梁文化遗产作为一类人类综合活动的遗产具有交通遗产、建筑遗产、城市规划遗产、工业遗产等的诸多属性,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但是,就目前来看,相对于其它文化遗产,在全球范围,对桥梁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实践都还不成熟,并未形成体系。通过对我国近20年古桥、古桥文化及其相关研究的统计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目前桥梁文化遗产研究的整体现状。并且,基于对年度国内外桥梁文化遗产研究成果的归纳、分析,阐述和总结了年度桥梁文化遗产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对未来桥梁文化遗产的规划和保护进行了展望。
01
桥梁遗产、古桥、桥梁文化
桥梁文化遗产的规划和保护是文化遗产的规划和保护的一小部分[1],也是桥梁工程研究的一个新方向[2],桥梁遗产的价值不仅在于科技方面,还表现在文化方面,尤其是“工匠们高超技艺的证明”,更是体现出桥梁遗产的非物质文化价值[3]。中国古代桥梁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代相传、自成体系,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研究中国古桥梁文化不仅是对中华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能对地方经济发展有所助益[4]。桥梁建设自古与文化相伴而生,传承着人类的历史和文明[5]。不仅古桥,近代桥和现代桥也开始传承其带有的历史意义。首先回顾了20年来桥梁文化遗产及其相关性研究的概况,然后,围绕年桥梁文化遗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最后对该方向的研究发展趋势和可能的突破点进行了展望。
02
我国近20年来相关研究文献统计情况
我国有关桥梁的古文献其实并不少,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数字化程度的参差,且很多文献又多收藏于地方志或为某一具体桥梁的桥志之中,被检索到的概率就小了。有关中国古代桥梁的专著出现在近代,主要立足于桥梁工程建造技术研究。直至上世纪50年代末才有学者将研究视野略微转入中国古代桥梁的其他方面,例如桥名、桥史、桥俗等,而工程技术研究仍然是中国古代桥梁文化研究的主流。自上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出版的桥梁专著均是对近代桥梁的介绍,而将中国古代桥梁纳入建筑学研究范畴,因此中国古代桥梁的相关研究资料只能在部分建筑学专著或者期刊上寻觅。下面就通过网络手段对近20年来桥梁文化遗产以论文为指标做一统计学上的归纳。
在中国知网的中文数据库(CNKI)中,以主题为“文化遗产”并含“桥梁”作为关键词检索,~年共有相关文献篇,其中学术期刊63篇,博硕士论文51篇,其他文献15篇,年度文献分布见图1。
图1-年“文化遗产-桥梁”研究成果产出统计表
以主题为“桥梁遗产”作关键词检索,~年共有相关文献32篇,其中学术期刊15篇,博硕士论文7篇,其他文献5篇,年度文献分布见图2。
图2-年“桥梁遗产”研究成果产出统计表
以主题为“古桥文化”作关键词检索,—年共有相关文献66篇,其中学术期刊10篇,博硕士论文16篇,其他文献2篇,年度文献分布见图3。
图3-年“古桥文化”研究成果产出统计表
由图1、2和3及其相对应的文献综合分析可知,研究桥梁文化遗产的文献可分为三个阶段:
(1)早期萌芽阶段(~年),此阶段开始提出古桥文化的概念,但是研究的范围较小,一般只研究某一小区域的桥梁,并且未提出相对应的桥梁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只介绍了对应的古桥或者桥梁文化[6-13];
(2)中期发展阶段(~年),此阶段开始提出桥梁遗产保护的概念。研究开始放广,从地区古桥或者小地区桥梁文化扩展到大地区(一个地域、一个省份、整个中国或者国外)、从古桥文化的提出到桥梁文化保护、从古桥文化的重视到桥梁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等等[14-57];
(3)持续发展阶段(~年),在往年的研究基础上随着旅游业和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国内研究除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