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参考文献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工大讲堂第期主讲人名单
TUhjnbcbe - 2022/3/9 17:22:00
2022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 http://m.39.net/pf/a_4784155.html

工大讲堂

第期主讲人名单

汇报时间:年10月20日

地点:武昌w

01

罗慧兴发矿业学院

《危岩的稳定性分析与治理》

本次汇报以项目概述、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危岩体不稳定成因等方面对危岩体进行分析,确定适宜的治理方案。方案的具体实施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该项目危岩体的稳定性问题,而且还将坡面防护与环境美化结合起来,可为同类危岩体的加固与防治提供参考。

02

王竞钊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城市交通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在汇总年初受到COVID-19疫情严重冲击的武汉市3,个居住区内共计25,个确诊病例的地理分布信息,并结合多类型城市交通大数据的基础上,将武汉7个传统中心城区划分为93个行*街道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在空间异质性视角下构建OLS和GWR模型分析各行*街道的路网密度、道路可达性、轨道交通站点分布以及公交站点分布等4个典型交通因素对于疫情传播的影响特征,并得出如下结论:(1)路网密度对于疫情传播的影响不显著;(2)轨道交通站点分布与疫情传播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轨道交通线路极有可能成为城市中疫情传播的“高速走廊”,而公交站点分布与疫情传播之间也存在正相关性,但其相关程度低于轨道交通站点分布;(3)道路可达性与疫情传播之间存在负相关性。

03

李仁赏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一种自适应多频段三维隔振/震装置》

目前,国内外对交通振动引起临近建筑的减隔振研究主要集中在轨道沿线建筑单一振源振动下的地铁隔振研究。而现代大型的综合交通枢纽结构结合了多种交通工具,其振动响应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已成为该类结构设计和振动控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开展综合枢纽建筑不同振源共同作用下的多频段三维复合隔震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人提出了一种新型多频段三维复合隔震装置,可实现水平/竖向自适应调频。

04

冯金婵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新型环保抑制剂PBTCA在铅锌分离中的性能以及机理研究》

铅锌具有共同的成矿原因、类似的电子层结构且在自然界中铅锌矿密切共生、互含严重,导致方铅矿和闪锌矿的分离难度大。通过纯矿物浮选试验、红外分析、Zeta电位测试、XPS分析等手段,研究一种新型环保的有机抑制剂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PBTCA)对方铅矿和闪锌矿浮选分离的影响及其机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pH=6、PBTCA浓度为3mg/L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方铅矿与闪锌矿的有效分离。红外测试结果表明,抑制剂PBTCA可在闪锌矿和方铅矿表面吸附,它在闪锌矿表面的吸附作用更为强烈。Zeta电位测试表明,抑制剂PBTCA在闪锌矿表面的吸附较强,且抑制剂PBTCA在方铅矿表面的吸附并不会影响*药在方铅矿表面的吸附。XPS分析测试表明,抑制剂PBTCA可通过与闪锌矿表面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与锌离子形成P-O-Zn或C-O-Zn键而实现的。

05

张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近断层地震动的脉冲识别与降维模拟》

近些年发生了很多近断层大地震,如年日本神户地震、年台湾Chi-Chi地震和土耳其Kocaeli地震、年汶川大地震等,都对近场区域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由于其接近震源,所以具有区别于远场地震动的显著的速度大脉冲特征,同时也是引发工程结构发生剧烈破坏的重要原因,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地震动数量持续增加,但记录中显示脉冲特性的近断层地震动数量依然匮乏。由于对具体地震环境和场地条件的限制,现有的近场地震动记录难以满足近场工程结构抗震分析的需求。因此,人工模拟近断层地震动成为了研究热点。

06

韩卓文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含粗骨料钢-聚丙烯混杂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复杂、大型结构不断涌现,对混凝土材料的综合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新型的水泥基材料,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韧性、超强的抗化学腐蚀性、低孔隙率等优异特性,特别适用于复杂、大型土木工程。然而,大量使用胶凝材料和钢纤维会导致UHPC生产造价高、制配工艺复杂、初期自身干燥收缩较大等问题。研究表明,将聚丙烯纤维、钢纤维、粗骨料掺入UHPC中,可以改善其部分缺陷,在减少钢纤维用量的基础上,能制备出具有优异力学性能且成本较低的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CA)。

07

宋金凤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初至波自动定位算法优化》

动态信号监测获取的数据中通常混有大量的非目标信号,该类信号目前主要通过人工经验进行识别与滤除,人工拾取消耗了大量的宝贵时间,严重影响了进一步对动态信号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模拟信号和实测信号进行分析,发现STA/LTA算法(以下简称算法)在信号实时触发后能大致的表征波形振幅和频率的变化,算法的参数对于初至波的拾取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基于此分别讨论了特征函数、阈值、长时间窗参数和短时间窗参数对于算法定位初至波的影响,得到了新结论。新结论应用到模拟波和实验室测得的小球冲击波的初至波自动拾取,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验证了算法优化中的有效性。

08

郑慧丽兴发矿业学院

《以矿粉制备纳米吸附剂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

铅离子由于会富集在生物体重要器官,造成严重的生物*性。以矿渣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颗粒。结果表明:合成的低结晶度的HA纳米颗粒呈现球形。纳米HA对铅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其吸附机制为溶解-沉积反应。纳米HA置于铅离子溶液后发生溶解反应,释放出的磷酸根离子与溶液中的铅离子反应生成棒状铅磷灰石(PbHA)。纳米HA颗粒对铅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包括溶液铅离子浓度、溶液pH值和吸附温度。铅离子浓度越高、pH值越小、吸附温度越高,则纳米HA对铅离子的平衡吸附量越高。纳米HA在吸附重金属铅离子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09

贾春玉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粘弹性-变摩擦复合阻尼器》

关于粘弹性-变摩擦复合阻尼器的研究。

10

田壮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BIM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建筑领域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BIM技术的协调性、模拟性、可出图性等优点使其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和BIM技术发展现状作了简要分析,再结合BIM技术的特点,对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营维护等几个方面的应用进行解析,最后对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应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

11

周瑜桐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通过学习ScienceDirect建立高效的文献阅读习惯》

通过学习sciencedirect检索方式,高效获取所需的学术文献,并通过应用插件下载,同时在sciencedirect中建立简便的文献管理,为今后论文写作提供便捷方式。

第期工大讲堂优秀主讲人:樊锐怡,艺术设计学院,《斯堪纳维亚风格在设计中的运用》。

第期工大讲堂优秀主讲人:陶文华,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GIS技术对SWMM模型的构建》。

图文来源

校研究生会学术科技部

排版

校研究生新媒体中心涂子馨

校对

撒梦尧周淇

指导老师

李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工大讲堂第期主讲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