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
幼儿时期的教育不仅是教会幼儿面对现在,更要面向未来,我们需要培养幼儿美好的品格为未来做准备。本期优秀教师论文展播“在儿童生活中孕育美好品格”,一起学习下如何将品格教育实施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之中。
论文题目
在儿童的生活中孕育美好品格
论文作者
安州区东辰幼儿园——姚丽娟
获奖情况
在年安州区学前教育品格教育论文(案例)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获奖论文
摘要
人的一生要接收很多教育,其品格教育才是人道德素质的核心内容,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的幼儿教育中,品格教育是很重要的教育组成部分,因为幼儿品格形成的过程和生活的过程是一个过程。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品格教育就是基础性的,不容易被人看见的,却是影响最深远与广泛的。而幼儿时期的教育不仅是教会幼儿面对现在,更要面向未来,我们需要培养幼儿美好的品格为未来做准备。
关键词:品格教育;生活;品格素养;美好;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看见大街小巷的宣传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根本宗旨就是在说——每一个人都要做一个有品格的人。那何为品格?在百度的网页搜索,就会显示出很多的词汇:品行、品德、道德、学习品质、德育等等。幼儿园的品格教育应该如何开展?其实品格教育对于幼儿园的教育来说,就是知识、能力、态度、品格融合在一体的核心素养概念。品格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也是核心素养的中心点。
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渗透品格教育,对此,我们要想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格,需要将幼儿的思想道德进行引导,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做出贡献。那么,我们要落实到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活动之中和幼儿的生活中,使幼儿在日常活动参与中受益,如何将品格教育实施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之中呢?
1
以情感教育出发,在爱的环境中唤醒幼儿
朱小蔓老师在《情感教育论纲》中指出:“人的情感绝不是自然成熟的,离开情感层面,教育就不可能铸造个人的精神、个人的经验世界,更不能发挥大脑的完整功能……只有情感才能充当人的内在尺度,才是教育走向创造,实现价值理性的根据。”当一个3岁的幼儿第一次离开家人来到陌生的环境,与陌生的老师和同伴相处,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在老师的关爱和拥抱下才能慢慢融化幼儿对周围环境恐惧的内心,从而帮助幼儿逐渐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让幼儿在拥抱中放松,在关怀中获得满足,用如同妈妈般的爱“唤醒”幼儿,只有走近幼儿的内心,让幼儿感受到爱,才能很好的开展教育工作。
2
开展品格教育课程,塑造幼儿完满生命
鄢超云老师在“幼儿品格教育学术研讨活动”中系统的讲述了“幼儿品格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课程之间的关系”,即品格教育与学前教育五大领域的一致性以及品格教育与幼儿园课程的衔接。一方面我们强调要让儿童在玩和游戏中开展品格教育,另一方面要根据教育的规律来开展品格教育。在我们园领导的带领下,自主研发了一套以品格教育为核心的园本课程——花城故事,其主题围绕着“绿色生命、健康生态、环境生存、幸福生活”为研究方向,开展品格教育。同时,对不同的年龄段,也设置了不同的“德育课程”。从生活中的礼貌礼仪、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爱班级、爱集体等开展品格教育的课程。比如:“我为集体做点事”活动主题,通过引导幼儿为班集体做一件小事来增强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如:擦桌子、扫地、整理书架、管理植物等,让幼儿为班集体出一份力来增强幼儿的自豪感。
3
创设品格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品格养成
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的能力、水平发展等有着积极的影响,是实施品格教育的坚实基础。在品格教育中,环境的创设往往会发挥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自主地养成良好的品格和习惯。例如:以“感恩祖国”为主题,开展“家乡美,中国美”的活动,我们引导幼儿从家乡开始了解,了解当地的建筑历史,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了解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再逐渐过渡到了解全中国的著名景点,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家乡美”的主题,鼓励幼儿与爸爸妈妈或一起去搜集资料和图片,或幼儿倾听老一辈讲述“家乡曾经的故事”,幼儿再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给其他小朋友。“中国美”的主题则通过老师的搜集与整理,让幼儿知道我们的祖国很大,有灿烂的文化,引导幼儿萌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感。最后,通过“感恩祖国的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懂得热爱和维护自己的祖国,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以上搜集和整理的资料都一一呈现在班级的主题墙和区角内,供幼儿相互探讨、再次回味和继续探索。
4
提高教师品格素养,看见土壤里的树之根部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品格教育就是基础性的,不容易被人看见的,却是影响最深远与广泛的。因此,在幼儿教育活动开展中,教师发挥着引导、组织的作用。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其心智尚未成熟,无法正确地辨别是非、对错。但他们像一块海绵一样,源源不断的吸收外界的各种新事物。对此,需要教师以自身良好的品格素养为孩子们做出道德榜样,使幼儿在模仿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品格意识。比如:在要求孩子们餐前要洗手,我也会在给孩子们发点心时先去洗手,并戴好口罩再发放点心。我们要求孩子们对人有礼貌,要使用文明用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对待同事还是家长,都会把“请”“谢谢”“对不起”“别客气”挂在嘴边……在教师的示范下,孩子们自然会在模仿中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良好品格。
5
开展多样化品格教育活动,助力幼儿成长梦想
品格教育活动的开展形式多种多样,在组织幼儿开展品格教育活动的时候,往往会在生活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利用诸多与幼儿生活有联系的内容来对其进行熏陶。比如:餐前感恩活动——我们在每一餐进餐前,孩子们都会双手合十整齐的念出感恩词:感恩农民伯伯,感恩厨房工作人员,感恩老师和同伴。慢慢的,孩子们便养成了要感恩身边的人以及节约粮食的优秀品格。
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来提升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引导幼儿学会先理清自己要做的事情并分清哪件事情更重要,从而学会规划,学会珍惜时间。同时,也鼓励幼儿回家观察家人是怎么劳动的?自己也要主动模仿家人劳动,比如:洗袜子,洗碗,拖地等,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体验,来促进幼儿了解家人劳动的不易,从而萌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优秀品格。
幼儿园也会通过一些传统节日来渗透品格教育。如:在清明节缅怀先烈活动,教师为幼儿讲述历史故事,让幼儿了解到中华民族不畏牺牲,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让这些精神给幼儿带来洗礼。不仅引导幼儿学会感恩,还能鼓励幼儿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更加努力的生活和学习。再比如:在劳动节,在园领导和家长的支持下,组织幼儿分组去到不同的工作场地,如:建筑工地、医院、警察局、消防队等,为工作在一线的工人叔叔阿姨们送上祝福并了解他们的工作环境及工作内容。幼儿准备了自己自制的手工贺卡、矿泉水和精彩的节目,在学会感恩的同时,充分体验到劳动者的辛苦,这样在未来生活中,就会懂得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真正体会到“劳动最光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6
借家园共育之力,深化品格教育
放眼望去,孩子一升入小学,家长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