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人海,相遇湖大
郁郁葱葱的麓山南路,
复古的砖红墙瓦,
各式各样的美食
......
我们无数次走过这片土地
大抵每个人心中
都有一段放不下的湖大回忆
仿佛一切还在原地,
谈笑间却多了分离。
毕业季是啊,转眼间又是一年毕业季,踏着上课铃紧赶慢赶跑到教室的模样还历历在目,麓山南路的晚风还没有吹够,湖大的烟火气仿佛还在昨日,可是怎么就要毕业了呢?我们无法回到初入湖大的那个盛夏,却可以将这些记忆留于纸笔之间。
在此,湖小獬收集了大家的毕业论文致谢,让我们看看在这个夏天各位即将毕业的hnuers最想感谢的人吧~
“师恩如海,衔草难报”
好的老师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并不是一瞬间的事情,而是潜移默化的。多年后,或许会记不清楚和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但是那些学术、科研精神还有老师所传授的人生态度却永远的刻在了我们的骨子里,相伴一生。
级知识产权李荣感谢我的两位研究生导师屈茂辉老师和汪叶老师!在论文写作中,屈老师重点对我选题方向、框架搭建、论证技巧以及摘要、结论、研究方法等环节和部分进行了细致科学的指导;汪老师则主要在专利研究内容上给出了专业具体的建议,如实用新型具体案例的选择、两个争议焦点的敲定、具体分析角度的扩展等等。在三年学习中,屈老师以身作则,春风化雨,引导我进入法律实证研究大门,给予我多次参加学术会议与讲座的机会,令我法律视野大开,求学志向益坚;汪老师孜孜钻研,循循善诱,从专利法课堂的精彩纷呈到日常学习的耐心答疑,无不推动着我法学知识体系的完善。在三年生活中,屈老师关怀备至,在我困难之际倾力帮助,在我法考失利后安慰鼓励……汪老师贴心细心,学习迷茫时给我开导,实习找岗时给我推荐……以上这一幕一幕,一点一滴,是两位导师无私奉献、传道授业的理想实践,更是对我浓厚的关爱。在此衷心祝福屈老师身体康泰,学术长青!祝福汪老师家庭甜美,桃李天下!
0220级纪检监察周金燕
饮水思其源,成学念吾师。能成为易骆之老师的学生,能成为“易家人”,不枉此程。年8月,因专业的特殊性,需要在特定范围内选择导师,但因为时间比较晚,许多研究生导师的名额都已经确定,我当时满怀忐忑地拨打了易导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是一个极其温柔而坚定的声音,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直至此后在法学院的每一天,在与易老师交流的每一次,我都非常感激他,感谢他能够给我这个成为他学生的机会,这个机会,无论是对当时、现下还是此后的我,都弥足珍贵。入学之后,针对我这个琐事繁多又不善于表达的笨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寻求易老师的帮助,易老师总是能在百忙之中第一时间帮助我。年实习之际,因课程繁重,而实习时间又紧迫,在临近绝境之地,也是易老师及时伸出了援手……易老师不仅注重我专业知识的培养,而且也注重培养我为人处世的人文素养,与其说易老师是我的研究生导师,倒不如说易老师更像我的父母。学生何其有幸,能得师如此,愿吾师在今后的每一天都能平安喜乐,万事顺遂。
级法律硕士(法学)袁萤两年的时光,我最大的幸运即是能够在我的导师蒋海松老师门下弥耳受教。可以说,蒋老师是真正带领我走入法学殿堂的人。在他的悉心教导下,法律在我眼里不再是法条文本的堆砌和冗长杂糅的事理分析,她是有温度且是有生命力的。她可以是一座设计精巧的建筑,或是一曲温柔缱绻的歌谣;她可以是对自由的呐喊,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而从社会现象中提炼而来的人文科学……法律在我的世界里成为了值得毕生追求的“艺术”。同时,蒋老师以身作则地向我们展现了什么是法律人的使命感,他在繁忙的日常事务中不忘以书为伴终身学习,不忘法律人传递法治理念之职责为社会现象发声。他告诉我们,法律人虽然要珍视平凡,但也不得成为法治事业的躺平者。这激励着我一步一个脚印,努力谱写自己的诗篇。
级法律硕士(法学)韩超群感谢我敬爱的导师张智辉教授,在课程课业学习、未来职业规划、毕业论文撰写、人际交往实践等方面都给予了非常多的关心和照顾。张老师倾心传授知识,引导积极思考,带领我们讨论理论经典、时代热点,教育我们要将所学与时代的司法实践相结合。对于这篇毕业论文,张老师参与了选题、构建论文大纲、提交开题报告、撰写初稿及后期修改的整个过程,一直细致耐心地帮助我分析问题、修改、润色,引导我深入思考论文的重点和核心内容,多次与我讨论文章的研究方向,在他的帮助和鼓励下,我才能够完成整篇论文的撰写。除了学习,张老师也非常关心我们的生活,令人敬佩、尊敬,同时又非常温暖、和蔼。今生何其有幸,能够做老师的学生!学生无以为报,只能在法学这条道路上秉持初心,怀揣理想,继续前行!
级法律硕士柳华斌衷心感谢我的导师肖和保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悉心关爱,感谢肖导在我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的指导、帮助和严格要求,从确定选题到构思、搭建框架到修改、最后成文,都予以我诸多时间和精力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