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参考文献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研究生高质量论文致谢是这么写出来的
TUhjnbcbe - 2022/7/11 17:21:00

一篇完整的硕士学位论文

记录着你遨游于知识海洋中

专攻术业的功底与精华

然而,论文不止于头秃的理论和数据

位于结尾的“致谢”部分

没有学术前沿的晦涩与深奥

是供大家自由抒发、尽情表达的一页

或许,你早就“先谢为敬”了?

也有同学使出浑身解数

把致谢写出了朋友圈文案既视感

甚至还不忘“结合时事”

玩归玩,笑归笑

“致谢”还是很重要

对于“致谢”部分的写作

还是有一些讲究的~

当漫长不易的毕业论文撰写走向尾声

你该怎样以一篇高质量的“致谢”

为论文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呢?

“致谢”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学位论文的致谢词

一般出现在整篇论文的结尾处

它的作用是对一些重要的人表达谢意

尤其是在求学之路上

给予过支持帮助的亲朋与师长

作为整篇论文

情感与文学色彩最浓厚的一部分

致谢并非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存在

致谢体现出对论文作者

对于他人支持与鼓励的感恩之心

对于指导者与合作者的尊重之意

既能展示出互助友爱的学术风采

也彰显的是团队合作的价值所在

来源:楚天都市报

“致谢”撰写之基本要求

学术无疑是严谨庄重的

“致谢”部分作为学位论文一部分

其措辞不应过于随意肤浅

而应要恰当自然,体现一定内涵

致谢中可在文尾直书人名

也可用敬称,如某某教授/博士

可供参考的致谢顺序为

导师及各位师长→同窗好友→父母亲人

致谢字数适中即可

不可杜撰与编凑

以反映作者的真情实感为宜

来源:豆瓣网友

项平

“致谢”撰写之进阶要求

掌握了撰写致谢的基本要求

还有一些不得不提的进阶操作!

首先,巧用成语

例如表示时光飞逝的——

“日月如梭”、“光阴荏苒”、“白驹过隙”

再比如描写人物的——

“平易近人”、“诲人不倦”、“治学严谨”

诸如此类,以实现言简意赅的表达

其次,善用母校及城市意象

“麓山脚下三年研途”

“橘洲江畔烟火韶光”

增加致谢语言的美感与独特性

最后,引用一些名人名句

借名家笔下的辞藻金句

回忆往昔,畅想未来

升华主题,令人回味

有被别人的“致谢”感动到

作者:中国科学院博士*国平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

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

送到你的面前”

这则论文致谢去年刷屏全网

其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博士*国平

阅读别人留在致谢中的求学经历

饱含深情的笔触

是否能带给你潜心学术的勇气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一位硕士毕业生

“愿良辰美景,有友携行,

荡尽不平,理想长鸣。”

用古文撰写致谢

慨叹于文笔精妙之余

也不禁想象

这长情的文言字句里

又藏着一颗怎样温柔的灵*?

作者:西安科技大学一位硕士毕业生

“家永远是我最温柔的港湾

和最重要的支撑”

那些真挚的“心里话”

流露出一片感激之情

含辛茹苦养育我们的父母

是毕业论文致谢里永远的“主角”

青檀

“也感谢一路走到今天的自己”

亲历了求学路上的一切

感恩于他人的同行与支持

也要感谢自己的不弃与坚持

一路不易,好在一切值得

点击图片查看级环境院硕士研究生李涛的毕业致谢

点击图片查看级公管院硕士研究生刘巧兰的毕业致谢

点击图片查看级公管院硕士研究生陈敏的毕业致谢

点击图片查看级土木院硕士研究生王敏的毕业致谢

点击图片查看级新影院硕士研究生焦书娟的毕业致谢

点击图片查看级机械院硕士研究生龙贵民的毕业致谢

求学之路,道阻且长

感谢声声,致敬青春

那些值得感怀的故事

那些亟待抒发的情感

正静静流淌于致谢页的字里行间

日后有一天

当你再次翻起那年写下的致谢

朴实的文字总会唤起你

关于麓山的情愫

以及青春的回忆

来源

*委研究生工作部

参考丨新华网、新浪微博、豆瓣

编辑

研究生新媒体中心沈思桐、陈星源

责编

赵小杰、王海天、胡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研究生高质量论文致谢是这么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