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师某学员给我写了这一篇文章,大家可以借鉴的看看,本人觉得其中很多观点还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听着歌曲,看看吧!!
论文写作整理
论文考什么?
论文考试的原意,是要应试的项目经理们结合自己做过的项目谈谈项目管理知识在项目中的应用,落脚点在“项目”而不在“管理知识”。所以,论文不是论述堆砌管理知识,而应该叙述自己做过的项目规模多么大、社会经济效益多么高、项目管理多么规范标准,项目完成情况多么完善优质;以及力求展示“我”在项目中做出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从而使项目多快好省地完成。
“我”在项目中做什么?
首先应该明确“我”在信息系统管理项目中的角色。一般来说,绝大部分论文会把这个角色定位在“项目经理”,因为十大管理基本是站在项目经理的角度来阐述的。备考过程中,许多同学为了标新立异,特别是看到马老师题目书中也有监理角度的范文,自己也想从监理甚至甲方的角度来进行论文写作。私以为,这对于没有项目经验的人来说绝对不是捷径,而是作死,可能根本分不清监理和甲方在项目中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如果按部就班地按照管理过程分段叙述,很容易把本该由项目经理完成、他人不便插手的工作硬安到监理或者甲方头上。作为一个略有项目经验的攻城狮,在我眼中的项目管理各方立场和工作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乙方(项目实施者,中标单位)
甲方(项目发起者,招标单位)
监理(服务于甲方的技术咨询专业机构,中立性质)
整体管理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认为项目经理就代表乙方,但是在少数时候,比如制定章程时,项目经理是在制定过程中才任命,只是参与部分编写工作。主导人应是乙方公司高层,或者项目管理办公室之类部门。
审批,审批,审批,验收。
监理一般分为总监和现场监理。论文中一定要写自己是总监,否则会被认为工作不够重要,没有达到高级项目管理人员的要求。现场监理直接面对现场,从乙方接收各类输出文件并审核,不合格直接打回去,合格报总监审批,再由总监报甲方。
范围管理
(甲乙双方利益诉求出现矛盾)
乙方希望多拿钱少做事,会尽力把范围往小去抠
甲方希望用很少的钱做更多的事,希望把项目包含的内容往大去撑
监理理论上应该保持中立的态度,运用自己的甲方行业知识和乙方软件开发知识去消除甲乙双方的沟通障碍,帮助双方取得一致
时间管理(进度管理三方的利益诉求比较一致,如果在没有成本因素干扰的情况下)
项目经理要突出自己对项目团队成员和具体工作活动流程的控制,特别是对于偏差(一定会出现,说没有偏差的都是没做过项目的)是怎么处理的
甲方的落脚点是各种时间节点、里程碑的检查验收,面向乙方项目经理,直接对程序猿等开发人员指手画脚是不合适的(作为老手应该明确几个重要工作节点加强监督,不必面面俱到)
监理的主要控制点也是各种时间节点和里程碑。作为总监,面对的应该是现场监理,通过现场监理反馈的情况来向甲方汇报和对乙方发号施令(与甲方不同,需要对每一个节点进行检查督促)
成本管理(乙方利益诉求非常地微妙)
项目经理一方面要展示“尽量替甲方省钱”的优质服务态度,一方面要体现“为公司争取更大利润”的业务能力。一定要注意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偏差,注意纠偏及纠偏过程PDCA闭环。
成本是甲方管理的重中之重,在项目进行的全过程中要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