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觉得自己考的不是很好就不要误人子弟了,直到听到我老妈说“垃圾也能发电”,突然觉得自己可以把备考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分享给大家,帮助大家在考研路上少走一些弯路。
一、备考前的心路历程
(一)个人情况简介
本人本科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此处推荐大家报考航法),但怎奈本科期间没有好好学习,因此法学功底并不是十分扎实。法考裸考过一次没有过。英语四六级都过了但是六级也只有分。
一战报考的也是北大法本法硕,但总分只有,不尽如人意,各科成绩可以给大家用作参考。从成绩单可以看出英语还算满意,但是*治分很低,专业课案例题做的还可以,但是背诵出了大问题。回想一战备考,在背诵以及对*治的重视程度上都不是很完善,所以这也是我二战的主要努力方向。
(二)择校选择
作为一个文科生,谁没有个北大梦呢?高考就想考北大,但是拉垮了,所以考研再冲一把。很多人都觉得我这个选择风险很大,也听过无数次“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是我就是有一种蜜汁自信可以考得上。同时因为本科就是北京的,所以考研不会再选择更差的学校。
一战失败后,其实没有太多的遗憾和难受,因为知道自己的硬伤在哪里,复习起来也很有劲头。更重要的是,考上北大是我未来人生规划的第一步,所以不管怎样一定要实现。最近也有人问我说“考研没有动力怎么办?”我想了想这个问题的产生可能源自于对付出是否会得到回报的不可知性,说到我自己,除了当时的蜜汁自信觉得一定能考上,同时也相信“尽人事,听天命”,犹豫就会败北,干就完了。
二、备考过程
(一)*治(42+37)
作为一个从68分逆袭到79分的人,在*治方面我很有发言权。
首先是参考书:徐涛的核心考案、腿姐的30天70分、腿姐的背诵手册、成套真题、腿姐的真题真讲、肖八肖四、腿姐四套卷。
*治开始的时间比较晚,从九月初开始,每天的时间控制在两个小时左右
第一阶段:听课+练习题(9月初~10月初)
在这个阶段我会每天听大概一节(全程只听了徐涛的强化课)的内容,听完之后就立刻做腿姐的30天70分那套题。听完之后立即巩固,对知识点的记忆会更加牢固。
在做题后给每一套题打分,将错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整理在便利贴上贴在对应的章节上面,方便翻看、加强记忆。因为*治选择题很多都是一些固定说法,例如重要基础、重要保障,所以一定要多积累。
在第一阶段,每天吃饭的时候我都会拿上背诵手册看一看,虽然有的时候并不会看哈哈哈,但也总好过想看手边却没有书。
(这张也调皮了)
第二阶段:真题(10月初~10月末)
在这个阶段工作量就比较轻松了,一般就是一天一套真题卷子,只做选择题,做完之后也像模拟题那样及时将错题整理出来。
第三阶段:分章真题(11月初~11月中旬)
我在学知识的时候对于将会如何出题、考什么内容是很迷茫的,但是经过上一阶段的学习,对于考研*治喜欢出什么题、哪些部分的分值高都会有很直观的认识。而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再细扣一遍知识点。
腿姐的那本真题书大概有39章的内容,我计划一天做3章题,13天完成。
通过上面三个阶段的练习,自己掌握的不好的知识点很容易就筛出来,之后再加深掌握,真题考点就差不多全覆盖了。
第四阶段:冲刺阶段(11月末~考试前)
这个阶段肖八、腿姐的冲刺都出来了,先把冲刺题做一做。但是对于成绩大家不要太在意,毕竟我也是腿四一错错十来个的类型,关键是什么知识点还在错,是记忆的问题还是理解的问题。对于错题一定要每一道题都搞清楚,自己想不明白就问同学、老师。
模拟题没有再买其他的了,做完上面两套肖四也就出来了。
我开始的时候已经是12月中旬了,所以赶紧把选择题做了就狂背大题。
在做题的过程中把认为会考的知识点、时事*治都整理在了自己的本子上,每天早晨(限于考前一周)看一遍。
选择题我第一遍做的不是很好,最后自己算了算平均分也就33分吧,那个时候心里慌了一下,于是又重复做了3遍。加上今年肖四很给力,到了考场上就觉得全都是原题。
对于主观题,两年都是只背了肖四的大题。一战当时*治总分虽然不高,但是主观题是35分。
对于*治主观题以下几个方面比较重要
1、字写得好看
2、分点、分段清晰
3、逻辑有条理(大点小点分清楚)
4、结合材料(抄材料)
5、背诵!背诵!背诵!(请放下你的懒惰和骄傲,把肖四的大题一字不落的背下来!)
总结:
不要赶时间,踏踏实实把每一步走好
听课做题相结合
重视错题,做好整理,时常回顾
肖八肖四多做几遍
背诵!!!
(二)英语(7月~12月)
今年的英语十分拉垮了,仔细想想今年复习对于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许懈怠。但是第一年英语考了79分,所以第一年的经验还是值得借鉴的。
复习时间线:
时间线英语的复习一直贯穿我整个学习过程,前期的任务每天不多但重在细,后期会卡时间做成套的题提速度。7月~8月底都是在一篇一篇阅读的细分析,到了9月开始成套做真题,持续到十二月,考试前的一周不再做题,每天还会坚持背单词,写作文刷手感。
参考书:
*皮书(有解析)、学霸狂练(只有题没有解析)*2、王江涛的英语书
单词
单词是参加英语考试的基础,没有单词的技巧就是一盘散沙。
我是从打算考研开始就一直坚持每天背个英语单词,用的是墨墨背单词的app。当你一篇文章基本都可以读懂之后,技巧就不是很重要了。
没什么可说的,坚持即可
阅读
阅读在考研英语中的重要意义不用多说,如果想要在考研英语中取得一个还算不错的分数的话,阅读最多错4个(包括新题型),不能再多了。
在刚接触考研英语的时候,我读起来也很吃力,所以我选择了一个比较笨的方法,即全文翻译阅读。最开始翻译一篇阅读可能得花费两个小时的时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长难句、熟词生意、语感都得到了锻炼,英语水平会得到质的提升。
当时算的,年~年的阅读,一共40篇,每天一篇,一个多月就可以搞定,也不会花费太久的时间,还是比较划算的。第一年我是在暑假期间完成这项工作的。
注重错题。考研英语出题有它特有的逻辑,所以每错一道题都要弄清楚为什么错。而且考研英语很爱抠字眼,有时候是很小的同义词转换,这些都需要逐渐积累。
作文:
我的作文分数都在20分左右,不算高分,但是也不会拉后腿。参考书使用的是王江涛那本,从十月份开始每天休息的时候就看一篇范文,记住一些重点词汇。
个人认为作文最重要的不是模板,而是自己的行文逻辑。模板让人有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好像是我要套这个模板而不是我要如何表述题目的内容。同时也不是很建议大家准备太多太过华丽的辞藻,会让人觉得言之无务且不高级,以下是我在备考过程当中总结出来的:
小作文:
重视格式!去年的notice坑了很多人,一定要重视不同体裁的格式
开头段:自我介绍+说明来意
Asa…who…,i’mwritingthisletterwiththepurposeofdoingsth…because…
第二段:按照题目要求该怎么说怎么说
结尾段:表达感谢、盼望回信类似的
总体来说小作文并不是很难,但还是会有让人一下子想不出来写什么的时候,别慌,因为复习不可能面面俱到,总有复习不到的。历年真题一定要自己都写一遍,练出感觉了再写新题也会比较容易。
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