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的复试已经结束,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突出重围,幸运之外,我认为和自己系统的学习方法是密不可分的。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也是我觉得很必要的一件事情。
希望这些经验对你有所帮助~
上图为上海交通大学校内图片
关于“我”
先介绍一下我的情况吧。一战三跨,本科就读于浙江工商大学经济统计专业(双非普一)。初试分,*治69分,英语一85分,专业课分别是分(科目代码)和分(科目代码),初试排名第四,总排名第六。对于我的初试成绩,除了英语比较满意以外,其余都只能说是一般的分数吧(后面也会说到,其实这和我的付出完全成正比)所以不敢说我的复习方法多么正确,只是尽可能详细地回忆我的复习之路,给学弟学妹们略做参考。好~下面就进入正题!
关于跨考
我刚进大学就知道自己一定会考研,可能是不满足本科的学历,也可能是有名校情结。我本科是学统计的,但是其实,我高中是文科生,作为一个从内到外如假包换的文科生,我可能这辈子都没有想到数学系会在我隔壁。当年高考填志愿,是冲着我们学校的统计排名很靠前,而且的确,现在统计是热门专业,非常有前景。但是经过4年的学习,我很明确地知道自己不喜欢统计学,在大一的时候,我甚至就曾不停纠结要不要转专业去学中文或者语言,但是一直没有勇气。对于跨考我也是犹豫不决,也不是没想过干脆还是学统计好了,三月初的时候,我甚至已经买好了数学的复习资料,但是在拿到书的那个晚上,我突然在想,真的就要一辈子在自己不喜欢的领域了吗?那一刻我失去了对未来的所有憧憬,甚至觉得未来的人生失去了乐趣,也是那一刻,我真正决定了,我要选一门我喜欢的专业。其实如果可以从头再来,我会选择德语作为我的专业,但是语言类的研究生门槛很高,跨考不切实际,于是,我选择了自己喜欢,门槛又相对没有那么高的新闻传播。
对于这个决定,不是没有人阻拦,甚至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我奇怪。记得在5月的时候,我爸带我去一个老乡家里做客,那位老乡是个大学教授,本身是教哲学的,他花了一个多小时,劝我不要放弃统计,当然他的理由也很实际,学统计出来有“钱途”,读文科出来没出路,还说我是往火坑跳。听完他的话,我的爸妈也在犹豫,劝我慎重。但是当时我还是觉得,即使没有出路,我就是要选自己喜欢的,就好比找对象不能只看对方有没有钱吧,最根本的还是要自己喜欢啊!更何况未来每天工作的时间可能比你和你对象在一起的时间还长啊!(当然了,新传就业其实没有他说的那么惨,学姐后来说,上交新传出来就业还是很不错的~20届小可爱们别怕)
所以,对于跨考,我觉得还是兴趣最重要,我也希望各位不是简单地觉得考新传不用考数学,就盲目跨专业。考研不易,只有你真的喜欢,你才能觉得学习是快乐的,才不会把半年的备考过程当作是煎熬,在你最无助的时候,也是你对新闻传播学的喜爱把你推出黑暗。记得在复试面试的时候,在提及什么样的人才是搞学术的料这个话题时,张国良教授和我说,第一是热爱,第二是刻苦,第三是悟性。这句话也想送给正在纠结要不要跨考的同学们,自己喜欢,真的很重要。
关于择校
其实我最初的选择并不是上交。最开始,我的想法可能和很多同学一样简单粗暴,就是想选一个容易考的名校,我的衡量标准就是看报录比。当然,由于我家在上海,所以我的目光基本停留在上海的高校。当时,我发现了华东师范大学这颗沧海遗珠,因为华师17年之前的报录比,基本维持在1:5左右,这在众多之中,真的是非常令人心动了。但是,三月的时候,18年的报录比出来了,晴天霹雳,报考人,统招录取13人,差不多1:40了(冷漠脸.jpg)。于是乎,我立马认怂,放弃了华师大,开始重新择校。我看了新闻传播学教育部的第四轮评估,在上面神奇地发现了,上交这样一个理工科院校,竟然位居前列。然后一查它17年的报录比是人录16人,其实也很吓人了,但是和华师的比比,我觉得还不如报考更有名气的上海交通大学。于是,大腿一拍,就上交了!(当时上交还没有出18年的报录比,所以,嗯,聪明的你们或许也发现了,我这个傻子在拿上交17的数据和华师18的数据作比较)
后来又听了择校的公开课,学姐说,上交不考新闻史,且专业课不难,要靠公共课拉分,我当时觉得自己英语*治还不错(高中文科生)应该能有优势,而且听闻上交重视定量研究,本科学统计的我更觉得自己有优势。总之,当时就蜜汁自信,觉得自己非常适合考上交,所以,即使那个时候学姐说18年上交的报录比大概也有1:40左右,我也依然坚定地选择上交,全然忘了之前因为1:40而放弃华师的事,咳~不得不说,女人就是善变的(学校后来公布的18年是统考个录16个,可是学院公布录取的录取名单只有12个人,不知道哪个对)
上图为上海交通大学校内图片
我的择校过程就是这样。真的是很随意,而且过程中经常脑袋短路,甚至有点阴差阳错的味道。或许也是我和交大冥冥之中有缘分?现在想想,我觉得学弟学妹们还是应该综合考量,报录比、研究方向、考试内容、地理位置等,不要像我一样迷迷糊糊。(当然,可能你们也有自己命中注定的学校,比如做梦梦到自己考上了某个学校?缘分这个事,还真不好说哈哈哈)
上图为第四轮新闻学学科评估结果
关于英语
废话了那么多,总算说到学习了。英语是我觉得考得最好的一门,所以第一个说说吧~我本身英语还可以,四级,六级。实事求是地说,我的英语学习可能只适合本身英语基础不算差的小可爱们看,所以,如果有小可爱们想知道怎么短期内把英语从垂死边缘拯救回来,我的经验贴不一定有用。
单词:其实我本来觉得我词汇量算可以的,但是其实对于考研,还是差很多。我从3月开始背单词,用的是恋练有词,配套着视频看。这里强调一下,恋练有词书上的单词量很小(听说20改版了?20新的我不知道)只看书是远远不够的,如果选择恋练有词,就一定要配套视频。朱主任说话是啰嗦了点,你可以1.5倍速看(考研后期我都习惯2倍速看视频了哈哈哈)很多人觉得朱伟废话多,不过说真的,他讲的词根词缀以及对词意的情感把握,还是很有用的。过完整本恋练有词之后差不多7月了,我就开始用红宝书,里面是所有大纲词汇,每天过一个单元,然后红宝书有配套的一些习题册、默写本,我也都写完了。红宝书整本书从7月开始我是过了三遍。然后从3月到5月我有用扇贝,7月之后我觉得要远离手机,就没有再用背单词app了。在这里想说一下,背单词,不是没有巧劲,但是更多的就是笨功夫。很多人总觉得能有什么神奇的书能让自己短期内词汇量突飞猛进或者一遍记住就不忘,我很负责地说,这是不可能的。打通任督二脉这种事武侠小说里看看就可以了,不要幻想市面上任何一本单词书能给你这种奇效。以及,我觉得最好不要一本书用着用着就半途而废,最近也有小可爱来和我说,觉得看了几个月某本单词书没用,但是我想说,轻言放弃任何时候都不是好事,每本单词书都是殊途同归,重要的是你自己要坚持背。
阅读:毋庸置疑,阅读是最重要的,另外,它考的真的是逻辑。其实做了真题你就会发现,英语一的超纲词真的很多,即使我觉得大纲词我过得滚瓜烂熟了以后做真题,仍然挺多不认识。但是事实上,那些词对于你做题不会影响太大。我做题的时间脉络是这样的,3-6月做完了98年到03年的英语一,然后从7月中旬开始,两天一套做04年之后的真题。真题我用的是张剑的*皮书,最开始我只做完型和4篇阅读,也就是每天2-3篇。基本上是做题目半小时,整理一小时。整理其实很重要,第一步是查单词(张剑的解析上其实你不认识的基本都有)然后再一句一句中英对照理解意思。张剑书上的关于文章的构造分析什么的,我是没有看(因为觉得太多了看起来有点浪费时间),从04年到10年的英语一,我平均的话是完型错4-6个,阅读4篇总共错3-5个。做完10年的题,我就没再做了,因为觉得做了那么多,自己水平还那样,错一大堆,于是我开始看唐迟的视频解析,讲评真题的,也就是把7年共计28篇阅读的讲评看了一遍。唐叔讲评的还是很好的,看完他讲的之后我觉得我之前还真的就是凭感觉瞎做。看阅读评讲视频期间还穿插着看新东方的完型评讲,看完差不多都八月初了,我开始做11年之后的题,以及着手准备新题型(这里插个楼,新题型看似难,实则就是套路题,上手觉得难,做多了就会觉得有迹可循,我也是看了新东方的视频)神奇的事情发生了,11年到14年的题目,我突然开始阅读只错2-3个,我也不知道是11年之后都变风格了还是我看评讲有用了?做到14年的题目我就没再接着做了,因为真题得省着做,后面几套我要留着模拟。没东西做了,我就买了英二的真题(买的那种评讲简单很便宜9.9包邮的哈哈哈)也是两天做一套,保持手感,后来又做完了,我就又买了张剑模拟5套卷以及何凯文6套卷做。这里说一下关于模拟卷的事情。没错,模拟卷真的不够仿真,质量不高,所以没必要太去纠结对错,主要就是保持个手感,而且,今年英语一的第二篇阅读,是张剑模拟5套卷第三套的新题型!内容一模一样!!!!!考场上我真的是震惊了!!!!(当然,我也想吐槽一下,那么多文章都能撞??考研真的挺不严谨的??都没有把市面上的模拟卷都看一遍??)总之,多做多看,有利无害。一直到考前一天,我每天都是一定要做点阅读,来不及了就只做一篇。同时,我买了朱伟和何凯文的题源报刊,从7月开始,一天看2篇,就是为了保持语感和阅读能力。
作文:我还是想让大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迷信任何模板或者企图某本作文书能让你作文突飞猛进。你们自己想想,哪怕是中文作文,从小到大有什么万能模板和万能话题吗?当然,你只图保命可以去用那些什么固定话题固定模板只需要自己填几个词就行的那种,但是,你要追求高分,没有那么便利的事情。我是从8月开始背完了王江涛的40篇范文,但是背的不是很熟吧,也没有默写。我周围很多人说王江涛的作文书没用,其实我也不知道,我是觉得背点东西没坏处。然后12月的时候我开始总结自己常用的好词好句,以及文章的架构。其实我觉得大家不用太害怕作文。众所周知,上海的英语还是压分的,主要是压高分,所以好坏之间分差反而小了。
翻译:翻译其实挺简单的,我就是看完了唐静的视频,没有多练。我觉得英译中比四六级中译英还要简单。翻译这个吧,最重要的就是,说人话,别写出来的中文自己都觉得不顺。有时候你会发现那句英文你理解,但是要你调整成中文的语序,就乱七八糟的了。
模拟:为什么要单独说这个,因为其实模拟还是挺重要的。高三的时候,学校会组织各种月考一二三模,现在,我们只有自己来。刚才也说了,15年之后的题我就没做了。从11月开始,我定期会让自己模考(说定期其实也就是看心情哈哈哈,不想学习了就模考),时间就是2点到5点,和考研同步,做整整一套卷子,从完型到作文。模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从头到尾做一整套真的挺累的,至少我会发现模考的时候不到5点我就饿了哈哈哈,可能考试很耗体力。但是你必须要让自己熟悉这种感觉,模考第一套的时候做到后面我还有点反胃看不进,但是模考第二次就好很多了。做到17年卷子的时候,所有客观题(完型、阅读、新题型)我只扣了2.5分,18年只扣了0.5分(真的是巅峰了,激动地吃了顿好的哈哈哈)所以上考场的时候我真的是信心满满。
不好意思,英语写的有点多,的确,我复习英语的时间比专业课少不了多少(我本身也挺喜欢英语的哈哈哈哈)所以吧,英语也算是诚不负我也。当然,这也是我时间分配的不好的结果,考完我也反思了很久,20级的小可爱们还是以专业课为重啊!
关于*治
*治69分,其实是出乎我的意料的,因为考完我对答案,我的客观题应该是有40分,也就是说,我的主观题只有29分……就算上海*治压分,我觉得还是挺低的哈哈哈,这里还是要说一句,的确,这和我的付出是一样的,我对客观题抓得比主观题重很多。
*治我是从7月底开始的,先开始是看精讲精练,后来发现密密麻麻实在是看着晕啊!然后我就开始看徐涛的视频,成为了旺仔女孩。那个时候,每天看徐涛的视频简直成为了我的快乐源泉啊!我都没想到*治可以成为我的快乐!等徐涛强化班看完以后,也就是过完所有知识点,差不多九月中了,我开始刷肖秀荣的题,同时穿插着刷徐涛的优题库,刷题真是痛苦。真的是看课一时爽,刷题火葬场。第一遍刷没几个对的。选择题的知识点很零散,所以我专门拿了一个本子,记我做错的知识点,然后刷完一遍之后,我开始刷第二遍。似乎正确率也没有好到哪去。咳,所以小可爱们如果刷题错很多,也别绝望,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吧,直到最后冲刺卷,我客观题也只有35分上下。
刷完两遍题差不多十月底了吧,时间逼着我系统地背*治。我是不喜欢背*治的一个人,即使高中是文科生,也不喜欢背*治(我觉得……应该没有人会喜欢吧?)其实选择题不是特别需要背,我就是背我的错题,主观题是真的要背。那个时候各个机构的冲刺课也开始上线了,我看完了徐涛的冲刺课,相当于对*治做了个复盘。然后十一月左右,各种时*热点开始出来了,以及肖4肖8都出来了。啥也别说了,背吧。
然后我说一下我后期的用书吧,肖4、肖8、徐涛8套卷、腿姐4套卷,以及三位老师的时*(有的是书有的是讲义)然后我买了徐涛的背诵手册和小*书。最后背诵的话,我是背完了小*书和肖4。小*书基本是包含了考试中所有话题(注意,只是话题,角度是不一样的)但是很多人诟病小*书内容多(甚至还有嫌肖4多的我也是服了)还是树立下正确的价值观吧,你指望某个老师能压中所有题以及所有角度正确,不可能。今年中了的题目也是很常规的今年热点,基本所有老师都押中了。别拿自己的分数去*啊!背吧!多背点自己也安心呐!我觉得腿姐说的一句话很有道理,这些押题书背诵小册子,只是为了能让你在答题的时候不至于完全写不出东西来,不是说你直接往上默了就能有高分。(后期我很粉腿姐,真的是老说大实话!)所以!背书还是早点开始吧!我是小*书一到手就开始背了,所以没有觉得背不完。
但是我自己做的不好的一点是,我只背,却没有怎么练过主观题答题。关于主观题答题,我推荐腿姐的视频,她会教你答各种题的各种框架,毕竟主观题真的不是直接默,还是要有逻辑结构在里面的。我没有练过答主观题,结果我的主观题也并没有出现奇迹,只有29分。
关于专业课
到了专业课了,我还是分块说吧。上交考时*填空、简答、论述、评论四个题型。内容其实是很少的了,比起很多学校真的不难。但是,我的专业课分数的确不高,甚至我觉得那门还是偏低的,我自己也知道我的复习策略是有问题的的,所以在后面也会给大家提醒。
时*填空:因为我前期没有刻意积累,所以我是到10月开始,一天一天开始查,就直接百度“年1月1日国内外重要新闻”这样,一直整理到12月初的。总的来说35分的时*填空,只要准备了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今年时*考的比较难,比如金正恩特朗普出身年份这种,可是我想说,像这样的问题,你不会,别人也不会啊!就算有个别人会,也不过是2分而已,没有太大差距。你只需要保证大部分人会的你也会,就可以了。
评论:我高中议论文写的不算差,再加上大学里有打辩论的经历,我个人觉得我的评论问题不大,7月初掌握了基本的评论架构后,就买了爱传播的批改班,一星期写一次,学姐学长会帮批改,批改得很细致。上交评论分值很高有85分,所以一定要好好对待评论。55分的写-字(太多来不及写),35分写字左右,30分那篇一般是和专业结合的。
评论还是需要多看,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