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职称每年都会有,参评人更是挤破了脑袋想要成功,但通过率却不尽如人意,据最新数据统计现实,中级职称的通过率在65%左右,高职竞争更是激烈,只有35%的人能顺利通过,究其原因,多种多样,没人能够准确说明原因所在。
其实要想知道评职失败的原因,可以从评职条件入手,无外乎是两大方面:一是硬性要求,主要包含学历和年限;二是综合资料,包括学术成果和工作业绩,具体有论文、课题、专利、著作等;工作业绩和证书。在这些条件中,作者可以把控的主要是综合资料方面。
在历年的职称评审中,参评人主要是用论文来进行加分,主要是因为论文的自我把握度比较高,也是因为对论文的要求已经非常明白了,但你不知道的是,在数万人的评职中,有一半的人就是因为论文而失败的,都有哪些原因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①论文查重率过高
文章不管用不用于发表,都需要进行查重,文章重复率检测是为了保障文章的质量,一般来说,论文知网查重不得超过40%,这个数值仅是官方参考,还是要越低越好。
②论文质量过低
文章内容是文章的灵*,只要是发表,文章的质量就不能太低,否则一般的杂志社都看不上,更不用提核心期刊了。
③论文方向不符
文章的研究方向一定是要与职称相对应的,若是文艺方面的文章投稿建筑类的期刊,显然不合适。
④论文作者符合
评职对论文作者的要求一般是第一作者,当然独著最好,若用拿评职文件规定以外的作者,评职肯定不行。
⑤论文数量不符合
职称对文章数量也是有要求的,职称级别越高,数量往往会稍多一些,要不就是国家级期刊论文2篇,或是核心期刊1篇,作者选择的期刊级别也要符合要求。
⑥论文的检索不符
评职称的论文需要能在数据库检索到,这个数据库也有要求,一般是知网、知网、万方或是龙源等主流数据库,评职失败,可以看看是不是忽略了这点要求。
⑦发表的杂志不符
一是方向不合适;一是级别不合适;三是正规性不符合。文章评职的话,发表的期刊一定要注意,方向必须一致,级别要对应,还必须得是正规的期刊,套刊、假刊、水刊和增刊一定要慎重选择,还有电子期刊,要看单位认不认可。
⑧论文发表时间不符
论文评职一定要注意时间,论文发表和检索一定是在评职之前才有效,但也不要提前太长时间,一般是1-3年的最为合适。提前发表时间太长,评职会失效;若是发表不及时,错过评职时间,就不能加分。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认为本文还不错,欢迎点赞、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