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智慧城市专利态势研究
李立1闫坤2李文宇2
(1.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重庆;2.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中心,北京)
摘要:研究我国5G与智慧城市的融合发展现状,聚焦5G+智慧城市关键核心技术,明晰该技术领域的专利发展态势,并为我国5G+智慧城市的产业融合发展和创新布局提出建议,认为我国专利申请和管理主体应注重健全专利质量体系、优化技术领域布局和加强专利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5G;智慧城市;专利分析
中图分类号:TN.5;F49文献标识码:A
引用格式:李立,闫坤,李文宇.5G+智慧城市专利态势研究[J].信息通信技术与*策,,47(11):31-35.
doi:10./j.issn.-..11.
0引言
5G已成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必备的移动通信技术,在智慧城市领域发挥重大作用。本文对我国5G与智慧城市产业的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从申请趋势、地域分布、技术领域等维度分析了全球视角下的5G+智慧城市专利态势,从而对5G+智慧城市产业的融合创新提出了整体建议。
15G+智慧城市建设的融合
5G商用赋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1],是新型智慧城市移动通信网络的必备技术。作为下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网络,5G相比4G在峰值速率、连接密度等网络性能方面有几倍到几十倍的增强[2],将凭借大带宽、大连接、低时延的网络特性,在智慧城市领域发挥重大作用。5G将成为增强城市运行状态感知能力、提高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效率、推动各类基于数据的智能化应用服务模式创新的重要手段,推动城市网络基础设施全面升级。
基于大连接5G技术已在推动城市网络设施泛在升级中发挥重大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城市运行状态感知能力。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NB-IoT)具有低速率、低功耗、深度覆盖和无连接态切换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支持远程抄表的智能表计、具有车位状态监控和地下车库深度覆盖能力的智能停车、自适应的路灯控制和井盖防护的市*物联、定期信息上传和广域覆盖能力的环境监测等领域。基于LTE增强的物联网技术(LTEEnhancedMTC,eMTC)正以“中速率、移动性、支持语音”等特点,与NB-IoT形成协同互补发展趋势。eMTC技术可以应用于定位信息需实时监控的物流追踪、快捷的移动支付、支持车辆定位和状态监测的行车卫士、具有语音呼叫和定位功能的智能穿戴等领域。
基于高带宽的5G+视频监控用于监控交通流量和社区安全,特别是交通的智能疏导、紧急医疗的高效救助、无人机安防巡逻等,从而实现对城市全方位、立体化的智能管理。
2全球5G+智慧城市专利态势分析
2.1全球专利申请趋势
图1所示为—年5G+智慧城市产业融合的全球专利申请趋势,共计申请项相关专利,合并同族后为项。年,全球主要国家和区域纷纷启动5G移动通信技术需求和技术研究工作。基于此背景,5G+智慧城市产业融合领域从年前后就开始出现了少量的专利申请。—年,5G+智慧城市产业融合的专利申请呈较小增速平稳增长,这与全球的5G进程尚处于预研阶段有关。年及年,5G+智慧城市产业融合的专利申请数量均出现了大幅度上涨,涨幅均为2倍左右,这与5G技术研发及标准化的步伐大幅加快、全球主要公司纷纷投入5G研究、5G+智慧城市专利布局增速等因素有关。年及年,5G+智慧城市产业融合的专利申请量达到高峰,分别为项和项,这与3GPP发布早期版本的5G标准有一定关系。年和年的5G+智慧城市产业融合专利数据受专利公开的限制,数量较少。但可预计,随着全球范围内5G商用的全面开花,5G+智慧城市产业融合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会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2.2全球专利地域分布
全球参与5G+智慧城市专利发明的国家中,研发热度最高的是中国、美国和韩国,这与这些国家一直重视信息通信技术的研发和发展,且具有诸多研发实力强劲的企业有很直接的关系。全球共计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5G+智慧城市产业融合的研究,这说明全球对5G+智慧城市产业融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