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一个小学妹过来问我说:“学姐,我突然发现,跟周围那些读研究生的朋友相比,我好像比他们忙碌得多。现在我跟他们一起找实习,他们早就已经把题库刷完了,而我总会因为导师安排各种各样的活儿,导致到现在也没刷几个题,即使受收到了面试通知也没时间准备。我真的好羡慕那些同学,为什么同是读研究生,而我的研究生生活就那么忙碌呢?我最近感觉很迷茫。”
作为过来人,我认真分析了这个学妹感觉迷茫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导师这段时间给她安排的活儿有点多,但是周围同样是研究生的同学感觉很清闲
2、一起找实习的同学已经把整装待发,她因为太忙没时间准备找实习。
其实,每年的上半年正是大学导师申请各种基金和课题项目的时候,特别是年轻点的导师,因为这些项目可能跟以后评职称挂钩并且课题组内的所有科研活动都要需要经费,所以难免会多申请几个,而一个基金项目动辄一百多页,导师很难自己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这时候就需要帮忙。因此,这个学妹之所以忙,可能是因为要帮导师写基金,而写基金的时间又刚好跟春招的时间冲突了。尽管如此,在我看来,写基金也是有好处的。
提高写作能力
写基金、写基金,当然是需要用到各种写作软件和画图软件。现在很多大学生,在高中的时候虽然能出口成章,写作更是信手拈来,但是上大学之后由于长期缺乏写作和看书,写作能力是一年不如一年,读完整个大学四年就发现,写个请假条都要百度找模板,否则一个字也写不出来。等上了研究生,由于基金需要查重,所以就不能继续套用模板或者复制粘贴,这时候就只能靠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在自己组织语言的同时还要写得优美。写了几个基金,你的写作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这对以后写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都是有好处的。
提升查找和看文献的能力
写基金跟写论文相似,但是又有不同。基金需要给出的是一个对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侧重于算法研究与结合应用等;而论文则侧重于算法研究。但是,不管是写论文还是写基金都需要提前看大量的论文文献,并以这些文献为基础提出方案。不同的是,一篇论文从准备到完成可以花几个月的时间,但是一个基金的完成可能只有一个月,所以写基金更考验查找文献的能力,因为你可能只有短短一周时间写出来一个研究方案(包括研究背景等),所以怎么在众多相关论文中找到自己需要文献,并且可能快地提取论文中地关键信息是重要的。因此,写基金有助于锻炼查找文献和看文献的能力。
锻炼思维能力
由于写基金需要给出一个具体的研究方案,这个方案研究与论文里的算法研究是一样的,都要求“创新”,即在此之前没人发表过的。所以,需要在短时期内想出一个研究方案,并且有理有据。因此,写基金可以锻炼思维能力,这对以后写论文是有帮助。其实,写基金表面上是为老师写,但实际上是为自己写,因为你的论文都需要依托基金项目进行发表,论文的研究方案也是从基金项目中来。
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个研究生跟的导师不一样,所以肯定会有差异的,有人会觉得很清闲,也有人会觉得太忙碌,但是不管是清闲还是忙碌,能学到东西提高能力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