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免疫力是指机体抵御外来侵袭,维护体内环境稳定性的能力,我们常用它来指个人或组织对社会生活中不健康因素的自我抵制能力。机体失去免疫力,生命就没有了保障;头脑失去免疫力,精神大厦就会坍塌……
请以“免疫力”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思想健康;自选角度;可议论,可叙述,文体不限;语言得体。
命题说明:
本题来自陕西省商洛市-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这是一道概念类作文题目,核心概念为“免疫力”。“机体失去免疫力,生命就没有了保障”,这是“免疫力”的本义;“个人或组织对社会生活中不健康因素的自我抵制能力”,这是概念的引申义,是在该材料语境下命题人对概念的特定限制。“机体失去免疫力,生命就没有了保障”,这是谈机体免疫力的重要性;“头脑失去免疫力,精神大厦就会坍塌……”这是谈头脑免疫力的重要性。综合来看,“机体免疫力”是浅层意义,“头脑免疫力”则是深层意义;或者说,“机体免疫力”是思维的起点,“头脑免疫力”则是思维的落点,材料的意义重心在最后一句上,这是审题立意的方向所在。
2.典型任务的限制。要求以“免疫力”为题目,即题目不可更改。“免疫力”,是题目关键词,这个概念在材料中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其意义重心在“头脑免疫力”上,不可以写成宽泛的话题作文,必须与材料的限制性保持一致。写作时可从对机体免疫力的认识,升华到对“精神免疫力”的理解,突出人只有具备精神免疫力才能抵抗住各种不健康事物的诱惑,才能在面对外来文化时自觉抵制,展开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剖析。
3.价值判断的限制。“机体抵御外来侵袭,维护体内环境稳定性”“个人或组织对社会生活中不健康因素的自我抵制能力”这两句话表现的是命题人对概念的价值判断。外来的不健康因素,是应该抵制的,应该拒绝的。写作时一定要表现出积极健康的思想,以坚定的语气表明自己的肯否态度:保持自我稳定性,抵制外来不健康因素的侵袭,让精神更加充实丰富。
开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题目中的“免疫力”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身体免疫力,二是头脑免疫力。材料的意义重心在后者,考生可以谈头脑免疫力的重要性,可谈失去头脑免疫力的严重后果;可从个人层面谈,也可从集体、国家层面谈,也可以综合来谈;可以谈对头脑免疫力的认识,也可谈如何保持或增强头脑免疫力……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对“免疫力”的分析,突出其对于个人、国家的重要作用,强调只有具备了较强“免疫力”才能健康成长、日益繁荣的观点态度。可以构思一个因为具备免疫力而没有被坏人引诱、保持精神纯洁的故事,表达对高尚人性的思考。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确定了写作方向后,需要进一步联想和思考,将写作内容进一步拓展,具体而言,可以谈一个人因为具有“免疫力”所以能坚守道德情操,一个国家因为具有“免疫力”所以能保持*治的纯洁性。比如,谈个人的“免疫力”时,可以联想到在抵抗外来力量带来的各种诱惑时应该保持的态度;在抵抗诱惑、困难、挫折、失意和失败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分辨能力,准确判定真善美和假恶丑,并进一步展开思考,清楚地表达对好坏、优劣的认识,拓展写作中心。同时,还可以联想到生存能力,克服惰性,具有顽强的意志,具有乐观的精神等角度,将题目所承载的写作空间无限放大。
3.文体选择是自由的。题目没有限定文体,这就让考生具备了更为自由的写作空间,既可以写作议论文,也可以写作记叙文,还可以写作一些具体的应用文体。如果擅长写演讲稿、书信等,也可以灵活操作。
解题
这是一则材料+命题类作文题目,沿袭年北京卷1的命题形式,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材料、认识问题、构思行文、思想表达的能力。材料围绕“免疫力”这一核心概念组织内容,有对其定义的理解,有对其作用的认识,重点考查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认识生活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标提升和发展思维的要求。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提升自己,增强“免疫力”。
2.增强“免疫力”,抵御外界诱惑。
3.具备“免疫力”,追求生活梦想。
4.精神“免疫力”,人人都需要。
5.“免疫力”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6.“免疫力”让信仰更加坚定。
……
偏题立意:
1.塑造自我。(脱离材料,另起炉灶)
2.高尚人格。(立意偏,不能具体体现“免疫力”的内涵)
3.学会抵制。(太过宽泛,没有针对性)
……
范文展示一
免疫力
网络普及,自媒体繁荣,一些平台因为具有超强免疫力,弘扬了时代正能量;一些平台却因为缺少免疫力,传播了社会负能量。(选择自媒体平台为写作对象,引出“免疫力”这一话题,明确观点态度。)
社会对公序良俗抱以期许,而自媒体平台却将人们的目光引向社会的阴角。需知社会的良性演进需要抨击丑恶,批判黑暗,而触到实处的则是宣扬清正,建设光明。如果仅满足于“利润为上”“流量为王”,便将眼睛盯在负面消息上,这是缺少免疫力的表现,这样的自媒体又怎能担起社会的责任?(对一些自媒体缺少免疫力,眼盯社会阴角的现象进行剖析,指出其缺少责任感这一观点。)
“这社会太繁太污,这人情总浮总疏。”《菜根谭》中这句话照见了当今社会,道出了当下缺失免疫力的人心。我们的社会存在问题,所以人们才会期望改进,然而作为社会前进的两大程序,批判总是比建设要常见的多。反面的例案很容易就能煽动人们的公愤心理,随之而来的口诛笔伐更是让人们得到释放而感到畅快。相较而言,正面的事情放到舆论场上来,最多得到一时的几声赞喝,之后便是长久的沉默。这不正常,那被污浊激的热血沸腾的心,在清正之风的吹拂下,应该有所触动。(以典型的名言,引出对失去免疫力的人心的解读,正反对比,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提升自媒体平台的免疫力,才能让阳光照进公众的视野。现实中固然有杭州女子失踪多日的离奇事件,然而也有更多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