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英文摘要写作与中文摘要写作有什么不同之处?
X: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在功能上是完全一致的,可能在一些表达习惯上存在不同,但是这实际上是中文和英文的区别,不是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的区别。英文摘要和中文摘要在技术方面没有什么不同。如果从功能角度来看,两者的结构功能和语步功能没有本质区别,只需要在语言上进行一些调整。
2、国内外期刊的英文摘要有何不同?是不是要按照不同的阅读群体来写?
X:理论上来说,国内外期刊的英文摘要没有什么不同。但事实上,国内的中文期刊对英文摘要在编校上的要求可能没有英文期刊那么严格,这与阅读群体是有一定关系的。但是,即使是中文期刊里的英文摘要,阅读群体也不仅仅限于中文读者,所以,无论是中文期刊,还是英文期刊,英文摘要的阅读群体其实是相同的,即以英文为媒介来阅读、理解和获取摘要信息的读者,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必特别区分国内期刊和国外期刊。
3、请问在撰写英文摘要时,应该选取哪些内容?
X:一般来说,以非结构式的摘要为例,至少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研究背景或研究目的,也可以是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2)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3)研究的发现或结果;4)研究的启示,或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但是,每一项具体研究中的四个方面都不一样,所以大家还是要根据实际研究的具体内容来撰写摘要。
4、撰写英文摘要时无法简短地概括主旨,请问如何梳理英文摘要的逻辑关联?
X:第一,当我们无法简短地概括主旨时,首先应该考虑在撰写中文摘要时,自己是否已清楚地了解文章主旨,其次再考虑语言问题。撰写英文摘要也是在和中文摘要互动,写英文摘要时可能会发现中文摘要中一些表述不够明确、具体的地方,此时可以再修改一下中文摘要,然后反过来继续撰写英文摘要。实际上,这是一个不断思考、深化、检查的过程。此外,如果想把主旨内容表达清楚,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向不同的人述说,最后就可以简练地说出最重要的内容,从中概括主旨。同时,通过他人的反馈,我们也能知道哪些内容是别人听不懂或不感兴趣的。往往别人听不懂或不感兴趣的内容,可能就不是特别重要的。撰写英文摘要是一个需要反复修改的过程。
第二,梳理好英文摘要中句子间的逻辑关联,实际上有几个主要的语步,一是呈现完整的信息和内容;二是按照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发现、研究启示的顺序来撰写摘要,不能颠倒顺序。
5、在英文摘要中,请问是否要加入文献引用?
P:一般来说,期刊文章的英文摘要不需要加文献引用,除非这个文献特别重要,不引不行,才会加上文献引用。但是一般期刊投稿时,是不需要在摘要里加文献引用的,因为摘要的功能只是让读者看完之后来决定是否继续阅读全文。也有比较特殊的情况,比如向某一个国际期刊的特刊(specialissue)投稿,在投稿的过程中,仅仅要求我们提交摘要,因为期刊需要通过摘要来判断是否录用这篇摘要,再考虑邀请作者撰写全文。所以在这个时候,可能才会在摘要里加一些文献引用,并附上参考文献。
6、如何写出符合核心期刊要求的英文摘要?
P:修改语言和内容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在撰写摘要时不要怕下笔,先写出一篇初稿,如果不满意,还可以不断地修改;也可以多参考一些已发表论文的摘要,不断和自己的摘要进行对比,基本上就能摸索出某一个期刊对摘要的大致要求。
7、撰写英文摘要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语言,请问如何找到最精炼的句式把重点说到位?如何使用相关词汇表达?如何寻找专业术语和表达?
P:首先,在内容上确定表述的重点。当我们不太清楚重点时,可以向他人讲述论文的主旨要点,通过多次讲述,捋清自己的思路;也可以直接把想表达的内容都写下来,过两天再重新看这篇稿子,从中挑出自己想表达的重点,再围绕重点把不需要的内容删掉并重新撰写摘要。经过几次,基本上就能找到文章重点了,然后继续修改语言层面的问题,越改越简洁。
其次,建议老师们直接去看已发表文章的英文摘要,从中寻找专业术语和词汇表达。尤其是国际上相关研究领域的一些期刊,大量地阅读英文摘要,一篇一篇地积累句式、词汇等,并用在自己的写作中,实际上这是一个不断积累和仿写的过程。
8、如何教授非英语专业学生的SCI论文写作?
P:可以通过一些例子,给学生提供一个大致思路,也可以列举一些具体的语言问题,帮助学生分析与修改论文。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积累和仿写,不断积累句式、短语和词汇表达。相对于人文学科的论文来说,理工科论文在整体结构和语言表达上可能更容易遵循现有的一些写作模式,比如呈现图表、分析数据,都有很多惯用的句型,只要多看、多积累、多模仿,慢慢就会写好的。
来源:外语教育研究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