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药》
《安徽医药》杂志投稿要求
《安徽医药》是安徽省药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药综合类学术期刊(ISSN:-,CN:34-/R,月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安徽省“十佳皖版期刊”、安徽省杰出期刊。栏目有综述、药学研究、药物分析、临床医学、药物与临床、医院药学、医药教育、药物警戒、专论等。本刊对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优先刊登,予以厚酬,欢迎投稿。
1 写作简则
1.1征稿内容(1)医学、药学和食品等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性论著或相关综述性文章;(2)新药研发理论、技术与方法,新药临床试验、应用、临床药理,药物警戒;(3)药物分析、药学研究、药品检验;(4)制药工艺、质量控制;(5)制药设施、工艺流程设计;(6)医院药学;(7)医药教育等。
1.2 来稿要求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先进性。设计合理,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文通句顺,数据客观真实,统计学方法正确。若有基金资助请在题名下方另行“基金项目”写明项目全称及批号,并上传基金批文(基础类研究的稿件请提供资助项目证明或单位证明)。反对任何的学术不端行为。为保护原创性,论文相似率(查重)超过20%者请勿向本刊投稿。
1.2.1 文题一般不宜超过30个字,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主要的特定内容。避免用副标题。文题不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或符号。
1.2.2 作者和单位作者限于参加论文写作、实验数据采集并能对文稿内容负责、解答有关问题者。多位作者,每位作者右上角依次用1,2,3……角标,再另行写明其完整单位名称(具体到科室、院系等,用a,b,c……标注)。作者姓名及其单位的排列顺序由作者自行商定;一经投稿,原则上不予更改;因特殊原因修改,需填写变更申请表至编辑部审批。凡需刊登通信作者的,请按照“姓名,性别,职称,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E-mail”项目录入。对本文写作有贡献的其他人员,可放在志谢栏。
1.2.3 摘要 所有来稿均需附有中、英文摘要。除综述或医药教育等个别栏目内的文章可写指示性摘要,其余文章均按结构式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格式书写。“结果”项要有重要数据。每篇文稿均需标引2~5个关键词,以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所列词为宜;各词间隔以分号并空一字距。
1.2.4 正文 正文层次不宜过多,序号按1;1.1;1.1.1;1.1.2;1.2……的顺序排列。各级小标题一律左顶格,字数不宜过多;同级小标题不应时有时无。论文正文按引言、资料(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等次序撰写。
1.2.4.1 引言 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前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已经解决的问题,尚未解决的问题。包括立题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实验设计等,无需对主题展开回顾,勿作文献综述。
1.2.4.2 资料(材料)与方法 清楚地描述观察或实验对象(病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情况,详细实验方法、仪器(注明制造厂商、厂址)及步骤,以便他人重复验证。列出建立方法的文献,其中包括统计学方法和文献。药物和化学品名称、出处、剂量以及给药途径、生产批次号,病理号,仪器型号,所用动物的清洁度、种系、性别等均应列出。药物名称应采用最新版药典名(可附加代号或商品名)。统计学方法尽可能详细描述,至少要标示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报告以人为对象的研究时,应有伦理学及知情同意等相关资料交待。
1.2.4.3 结果 按照逻辑顺序在正文、表格和图中表述所得结果,包含重要的阴性结果。数据类结果不宜仅仅只用图(照片)来表现。
1.2.4.4讨论着重阐述研究中的体会和新的发现以及从中得出的结论与见解,并将观察结果与其他有关的研究相联系,不必重述已在引言和结果部分详述过的数据或其他材料。应当避免交待不成熟的论点和不足以为自己的资料所支持的结论。
1.2.5计量单位和数字计量单位 请按GB~-《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书写,数字用法请按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书写。可使用的缩写为:一秒1s,五分钟5min,六小时6h,四天4d,第四天d4,米m,克g,毫克mg,微克μg,升L,毫升mL,国际单位IU。单位符号应写在全部数值之后,并与数值间空出1/4个字的空隙。加减号、比例号、等号前后各空1/3格。
1.2.6 表和图表、图和照片力求精简,设计正确、合理、易懂。凡用文字已能说明的问题,尽量不用表和图。如用表和图,则文中不要重复其数据,只需强调或概括其主要的重要的发现。表中数据应经过统计分析,并在表中或表注中给出相应的检验值(如χ2、t值)和P值。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的有效位数一致。
图表都应在正文中标明引用处。表、图号和题目占二行、图号后无标点,空一格。表式为三线表。图例说明以破折号“——XXX”或数字“1.XXX”“2.XXX”“3.XXX”等形式列于图题上方,图注置于图题上方,以“注:……”形式书写。图片或照片必须有鲜明的对比度,层次清楚;横纵轴有具体刻度的图片尽量用矢量图;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1.2.7 参考文献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期(5年以内)主要文献,按正文中首次出现的次序编号,在其右上角用方括号注明。
正文结束后另行写“参考文献”字样(勿加方括号/引号/冒号);此行下列的文献表著录执行GB/T-标准。所列文献顶格写,序号加方括号,不加黑点及其它标点符号。文献的中外作者均姓在前,名在后;作者名缩写,不加缩写点。多作者只列3人,后加等(中文)、他(日文)、etal(英文)。参考文献应注明文献类型,如期刊[J],专著[M],会议录[C],报纸[N],标准[S],专利[P]等。已有DOI的参考文献可以于该条文献末附上DOI编码号。电子资源必须著录获取路径、发表时间和引用日期及DOI等规定项目。
正确的著录格式详见《GB/T-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网站有附件)。示例如下:
[期刊]作者.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如系增刊,加注“增刊”或“Suppl”。
[1]戴超,李向培.系统性红斑狼疮Th17细胞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5):-.DOI:10./j.issn.-..05..
[2]ZHOUJS,CHENYY,XUXX,etal.Postoperativeclinicopathologicalfactorsaffectingcervicaladenocarcinoma[J/OL].Medicine,,97(2):e.DOI:10./md..
[3]ANIM-SOMUAHM,SMYTHRM,JONESL.Epiduralversusnon-epiduralornoanalgesiainlabour[J/CD].CochraneDatabaseSystRev,(12):CD.DOI:10./.CD.pub3.
[书籍和专著]作者.文题//书名[M].卷(册)次.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年:起页-止页.
[1]陈灏珠.高血压病和症状性高血压//上海医科大学实用内科学编辑委员会.实用内科学(上册)[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欧洲药典委员会.欧洲药典:EP9.0[S].斯特拉斯堡:欧洲药典委员会,:-.
[电子资源]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现状统计报告[R/OL].(-01-16)[-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