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在论文选题、开题、写作过程中,需要参考大量文献,因此学习参考文献的著录形式与规范意义重大。然而,真正的写作过程中总会出现参考文献不规范的现象,很多刚开始写学术论文的研究生著录文献的意识也比较薄弱。本文梳理了参考文献中常见的不规范现象,希望大家在之后的论文写作中避免“踩雷”。
01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的错误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的错误主要有这几种情况:
文献类型著录有误;引用的期刊名有误;参考文献著录格式错误;参考文献著录符号错误。
标注不规范是研究生论文中普通存在的问题。以论文集的著录为例,主要责任者、题名项、出版年等著录项不容易出差错,但是版本项、出版地、引文页码经常会被漏掉,即使有的标注了,格式也不规范。
02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的缺失
齐全的参考文献著录项目是尊重他人知识成果的一种体现,反映出作者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并方便读者进一步研读原始文献,节省搜集文献资源的时间。因此参考文献著录的项目应尽可能完整。学位论文参考文献著录项目缺失的情况包括缺少出版日期、页码、文献类型、出处、实心点等。特别是很多图书的著录没有标识具体被引用的页码,因为图书的内容较为丰富,这无疑增加了读者查阅原文的难度。
03
参考文献文后编排顺序与文中编排不一致
参考文献可以按顺序编排,也可以按著者——出版年编排。研究生的论文中,文献在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经常出现与文后著录的顺序不相符的情况;还有文中与文后的参考文献标注个数不一致的;更有甚者,文中参考文献全未标出,成为阅读型文献,失去了引文参考文献的意义。
04
引而不标
引用了他人的理论观点、数据成果、实验模型等,但却不标出引文出处。这一问题存在侵犯了他人著作权的问题,有违学术规范。
05
未经答辩通过的学位论文当作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要通过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学生才能被授予学位。学位论文需要答辩通过并经学校公布后,方能作为参考文献使用。引用未经过答辩的学位论文,与学术逻辑不符。
当前,学术论文引用的规范性问题在学界受到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