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乌江
此文是乌江说教育参加学校评中级职称时的述职报告。请同仁包涵!
我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在新时期下关于素质教育的方针*策,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教书又育人。在工作中,不怕困难,勇挑重担,顽强拼搏,敢于创新,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01一、教学工作方面
我参加工作的这八年,可以说是教学不断改革和探索的几年。在这几年里,市、县教科委不断提倡改革,鼓励教学上的大胆创新。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引下,我也努力探索,大胆尝试,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教学的方法。为了调动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我采取了如下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1、让学生“读”,使地理教学跟语文教学一样,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读”的重要性。
我想这里说的“阅读”并不是有的人说语文才重视阅读。当然读的方式和方法也很重要,我把它分为大声阅读和轻声阅读、全班阅读、小组阅读、大组阅读、个人阅读以及各种形式的朗诵。
我事先在备课时,设计好问题,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用笔在书上和地图册上把相关的答案画出来。这样就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比较重要的就采取小组阅读、或者大组阅读、个人阅读进行比赛,并相应计分,然后期末进行奖励。事实证明,这种“读”的效果是不错的。
2、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上课积极思考。
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会不断地提出问题,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太大、太泛、太难,都很难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我在每一节课上课之前,都做了认真的准备,把要在上课的时候提出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要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我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分别叫不同的学生来回答。由于问题设计得比较合理,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
为了调到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我常常采取小组竞赛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做法和前面介绍过的朗读竞赛的方法是一样的,学生对这种方法相当欢迎,为了给自己这一组争光,可以说个个都积极地思考,小组讨论的气氛也相当热烈。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高了,上课的效果自然也就好了。
3、探索研究新教法,新课型,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
地理课在很多教师的心目当中,认为是一门靠死记硬背的学科。我认为出了让学生明白更多地理知识外,还要让学生在地理素养方得以全面提高,着重体现在“会看、会画、会读”三个方面。
这种能力的提高,单单靠地理课堂教学又是不够的,在这种教学理念的促使下,我不断地探索、尝试新的教法、新的课型,尤其是地理课外活动的开展。在一个学期中,我不间断地开设了诸如“找国家名称和首都比赛”、“全国省级行*区的拼图活动竞赛”、“中国区域特征填表比赛”、“办地理小报比赛”、“找河流比赛”、“写图例比赛”、“讲风土人情故事比赛”、“地理小论文比赛”等等。这些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的开展,不仅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更是激起了同学们对于地理这一门课程的热爱,使他们对于地理这一门学科“爱学”、“乐学”。
同时,他们的地理能力,地理素养也在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提高。实践证明,学生们很喜欢上这样的课,这也是我以后继续探索、努力的方向。
4、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益。
近几年,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悄然兴起。多媒体教学由于其集文字、声音、图象、动画于一体,有很强的可感性、趣味性,所以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比较好,我利用课余时间加紧钻研,努力学习,逐渐掌握了这种新兴的授课方式,适当加以运用,让地理课取得更好的效果。
例如,我在讲中国地理第四册的铁路时,我把学生带到学校的微机室去,让学生领略事先准备好的图片让学生观看,把制作好课件一一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整堂课下来,学生们都显得意犹未尽,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所达不到的效果。
在几年的地理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我在教学上有传统模式的改变,有教学手法上的更新。所以,我的地理课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和欢迎。这几年的地理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XX年至20XX年,我担任的地理教学,在每年的验收测评中均在全县单设中学的前几位。由于我的成绩优秀,XXXX至20XX年年度考核,连续四年考核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