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现阶段的童鞋或多或少都有开始练习答题的经历,甚至少部分同学还通过月考,提前感受考场的全真模拟,检验自己的输入和输出状况。
我们也通过多次月考的形式分阶段考察全程班、半程班学员的复习情况,后来发现月考成绩最终呈现两级分化,既有分的理想高分,也有低于分低分,造成低分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同学都存在答不完题的状况。
“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看看题就交卷了”
而刚考完的你,除了右手腱鞘的疲惫,说不定还伴随着以下心理并发症:
典型遗忘症:一背就会,一考就忘
表述失语症:我都有印象,但是表述不粗来
迷茫疑惑症:我都答了,分数怎么还学不会自己长大
传统谦虚症:都说不会写写不完,怎么分数一个比一个高
…….
同样是3个小时,为什么有的人能洋洋洒洒写满,有的手废还写不完,时间都去哪了?潜在的丢分点在哪里,而我们又能从这次考试中提取哪些营养滋补自己?
叨叨:考试分数固然重要,但也需理性看待,发现复习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才是关键
时间把握
大多数同学都是首次经历大考,在时间把握上难以做到均匀分布,甚至有的同学3个小时只答完了名解和简答题,论述题部分白白丢分。
而考试则需要在分钟内答完分的题,意味着一分对应一分钟,如这个8分的名词解释,就需要在8分钟内完成答案书写
而论述题在审题思考方面还需占用时间,意味着前面的题完成得越快越好,千万别抱有完美主义在那死磕。
卷面排版
正式考试是需手写答卷并批改的,所以字迹和排版的清楚工整尤为重要,这要求大家从现在开始慢慢脱离电子版,进入练手速练排版的环节。
01
每个题字数多少
在字数上,不能过多或过少,按照分值确定大概字数,一般为1分=30到40字。大家也可以平常练习时确定自己一行写多少字,进而快速判断考试的时候写几行;
30分的论述题解释建议答题控制在左右;15分的简答题为字左右;8分的名词解释字左右。
02
应该怎么排版
这一点真的要格外格外注意!!早前听几位高校阅卷老师吐槽,一般对看不清字、排版无序的答卷通常采用低分处理。
03
字写得不好看怎么办
好看的字迹当然赏心悦目,但在这个阶段,进化升级太难,那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尽量做到字迹工整清晰好辨认,老师一般能够理解也不会抓住字迹扣分,切忌不要为了写好看完整而耗费太多时间。
如果能好看,自然是上策。但是短时间内,字体和字风很难改变,那么建议大家一定要写清楚。不求好看,但求整洁。
知识掌握
全真模拟直接检验的就是大家的知识储备和背诵,脑子里没有货,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通过传播学期中测试,大家可以快速判断自己的参考书和暑假专题的掌握情况。
01
基础知识掌握是否牢固
人手一本的《传播学教程》几乎都是必背重点,你是不是每个部分都吃透了呢?是对于教材的熟悉度不够,知识框架零散?还是对于某个部分不清晰?甚至弄混了拉扎斯菲尔德和拉斯韦尔?
建议基础知识掌握还有问题的同学,回到参考书,好好厘清框架和内容,搭建好传播的大框架——传播学、网络传播、传播学史,并结合自己学校的考纲,把重中之重标注出来,板块化掌握考试重点。
02
专题知识是否整理吸收
光熟悉教材也是不够的,如果你还不知道社交机器人、互动仪式链、平台型媒体、老年数字鸿沟等等重点进阶前沿内容,以及不熟悉学校多次考察的专题内容,说明暑假专题仍掌握不够,需进一步整理巩固。
这些知识都是重点基础的,而且在我们课上都进行集中讲解过的。建议大家回到自己手头已有的资料,无论是参考书还是暑假课专题,找到自己薄弱板块的源头,对症下药,该整理整理,该理解理解,该背诵背诵,不要放过这个查漏补缺的机会。
输出表述
怎么输出分值最大化?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卷面排版工整清晰外,答题也要注意一下几个点,把自己已有能力发挥最佳。
01
注意审题
答题应紧紧围绕题干要求,问什么答什么,灵活变通所学知识。不能人家问老年数字鸿沟,你答国家数字鸿沟,问把关人的挑战,你答把关新变化,看似沾边,实则有偏题的风险。
答题完整
完整指的是逻辑链条应尽量完整,答题字数应在时间可控范围内尽量多写。如专业名词应先解释概念,再结合题目要求进行特点/主要内容/评价等回答,类似于小论文的结构。
名解和简答可在逻辑链条中适当摘取,论述则应全部回答完整为宜。若字数不够或要点不全可能会扣掉部分分数。
(从概念、变革、挑战、措施四个方面作答)
03
贴近专业
尽量以专业术语和角度来解答题目,比如技术类题目,微博/5G/社交机器人,重点考察的是技术对新传的影响和应用,而非技术原理;
(需点出对新传的意义所在,不能就事论事)
而平时输入知识也需多多理解和积累专业术语,在考试时才能用上技术赋权、信息过载、UGC等专业术语,即使非具体传播理论,但也属于从新传角度作答。
04
活用案例
字数不够,案例来凑。案例不仅可以增加字数,也可以反映你对社会的联系思考,也能让老师及时了解你的观点表意,是非常适合丰富答案的。
在平常答题时可一句话点到为止即可,在题干有要求“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就需对其进行全面论述。
看到这里,可能还有同学会疑问:
秃头小A
学姐,看到题目我都有印象,但是写不出来怎么回事?
恭喜你,你有基本印象说明基本过了一遍重点知识,写不出可能是因为背诵或答题的时候缺乏一种结构化知识点的意识,即在平常复习的时候对知识点需要有意识地进行组织。
达咩小B
比如5W模式,不能只答5W是什么,需要回答到5W来源,具体内容,意义,缺陷,这就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模块啦。
在答题的时候也是一样,如果遇到没有结构化背诵的题,则需临时组织逻辑结构,把自己知道的尽量镶嵌在逻辑中,再加上案例,使之看起来清晰且丰富。
秃头小A
一点印象也没有怎么办?知识盲点憋不出来
不能空着!(达咩警告)
只能根据字面意思去写一写自己的理解了,有相关的案例可以加上,但是千万不能空,空了就是没分儿,但是写了还可能有一点。
达咩小B
写在最后
其实如果是刚开始模拟考试,写不完是正常的,几乎没有同学可以在一开始就能完成所有的题目,在考试心态、时间把控、答题格式、表述规范上都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正因为存在问题,我们才要进行一遍遍地模拟练习,而大家都会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
事实证明,在后面的考试中,在不考虑题目难度的情况下,大家的成绩都是一次比一次更好更高的,你要相信,前面的知识都没白学,努力都没白费。只是把输入转换一下输出方式,巩固一下薄弱点。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及时调整,才是我们举行测试的意义。
所以,大家不要害怕考试或丧失信心,积极认真地参与我们的组织的每一次模拟考试,不断填小坑,把平常当考试,才能考试如平常,才能文思泉涌,应试能力才能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