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参考文献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奇葩说詹青云的演讲,居然是一篇高分议
TUhjnbcbe - 2023/6/19 20:57:00

今天,我们选取了综艺节目《奇葩说》的一期辩题:

如果有一瓶可以消除悲伤的水,你要不要喝?

反方辩手詹青云认为:不应该喝消除悲伤的药水。

她的表现可圈可点,很多观众看完之后,觉得她的辩论非常精彩,感情充沛,旁征博引,整个论证过程坚定有力,听后非常让人信服,这和我们写议论文是有相通之处的,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她的辩词对我们写议论文有哪些帮助。

开场白:

我方不是冷漠,不是不心疼身边悲伤的朋友,只是我们劝大家,在你决定要喝这杯水之前,想一想:在你失去悲伤的同时,你可能还会失去些什么。

观点句1:

在你失去悲伤的同时,你可能还会失去些什么。

(句式变化:在你失去悲伤的同时,可能还会失去其他更珍贵的东西。)

如晶告诉我们,你不需要(悲伤)这样扭曲的动力,快乐本身也是一种动力,这话说的没错。

(驳论点第1次)

但是,我今天这么努力地打比赛,就是因为我在这里遇到了非常好的队友和教练,我很珍惜这个舞台,正是因为这样,我才会想到如果我们输了,还要看到我的队友离去,我会悲伤啊!如果我打不好比赛,我会难过啊!

(感叹句)

快乐这枚硬币的背面,不就是悲伤吗?如果这场比赛,你完全不会因为它的失败而悲伤,你真的会因为它的胜利而欢喜吗?(反问)

反面论证:(失去悲伤的同时,还会失去真实感受的能力)

论据:以个人参加辩论比赛为例,论证不悲伤,就会丧失真实的感受力。

(驳论点第2次)

赵帅告诉我们,人生中有一些事情,它带来的只是纯粹的痛苦,我真的很想要忘记,这样的事情当然有,可是即便是对于这些事情,我们劝你:记住悲伤,因为这种悲伤会保护你。

观点句2:

记住悲伤,因为这种悲伤会保护你。

有一种孩子,他们生来就患有先天性痛觉缺失。这些孩子,他们感受不到肉体上的痛苦,所以他会把手伸进沸腾的水里,他不需要麻醉就可以接受手术,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成为刀枪不入的超人,相反他们会非常脆弱。绝大部分这样的孩子活不到长大成年,因为他们感觉不到痛苦,他们不会去协调身体,规避和评估风险。精神上的痛觉是一样的,它会提醒你警惕,它会告诉你要逃跑,它会告诉你要躲避。

像战争这样的更大的悲伤,更可怕,如果有一天,我们都忘记了战争带给人的苦痛,我们会拥抱和平吗?

这是悲伤的意义。这就是《西线无战事》那本书里的最后一句话:死者的遗嘱不是要报仇,而是永远不再有。

作者是在用这种方式保护我们。(观点重申)

正面论证:记住悲伤,它会保护我们。

论据:以先天性痛觉缺失孩子、战争为例,论证悲伤痛苦可以保护我们。

(正面论证)

更多的时候,悲伤是一种可以被品味的东西,没有那么惨。

比如,《霍乱时期的爱情》的男主角阿里萨得知他被诊断出得的是相思病,他立刻拒绝治疗,他享受那种煎熬,觉得这是伟大爱情的一部分,悲伤这种情绪强烈,正是因为它证明我们爱过、恨过、认真过、渴望过,全情投入过,你原本是可以骄傲面对它的,可是你现在,把忘情水当作人生的解药,这个时候,真正困扰你的东西,甚至已经不是悲伤,是你对悲伤的恐惧,是你对悲伤的抗拒,是你面对悲伤时的焦虑,你原本不必为自己的悲伤痛悔,可是你现在却会恨自己怯懦。

观点句3:

悲伤是一种可以被品味的东西,没有那么惨。

论据:以《霍乱时期的爱情》男主角阿里萨拒绝治疗相思病为例,论证悲伤可以被品味。

(反面论证)

如果我自己失去了一生的挚爱,都毫不觉得可惜,我为什么还要看《泰坦尼克号》,听《梁祝》,去读《半生缘》,去叹息“十年生死两茫茫,当时只道是寻常”?

比如这个世界上还有孩子在流离失所,还有孩子被拐卖,还有孩子在饥荒中死去,还有孩子在生下来就在逃亡的路上……这一切人间的苦难,妻离子散,背井离乡,国仇家恨,盛衰兴亡,它又凭什么打动我呢?(反问句,增强表达效果)

没有伤悲,就不会有慈悲。(观点重申)

观点句4:

如果我们连自己的悲伤都感受不到,又怎么能面对他人的悲伤,芸芸众生的悲伤?(反问句,同时也是观点句,增强表达效果)

句型变换:

如果我们连自己的悲伤都感受不到,就不能对他人的悲伤感同身受。

论据:

1、失去爱人,不悲伤,就不能领略文学作品的情感。

2、面对命运多舛的孩子,没有悲伤,就没有慈悲心。

(反面论证)

我们这个世界上,这个社会上,不是没有那些喝过忘情水的人呐。

有多少人看着马路中间躺着小孩子被车压过去,没有人伸手去扶一把;

有多少人听说中国的留学生在国外被枪杀,不是替她感到难过,而是敲着键盘骂“炫富,活该”;

这个时候,我们替这些人感到开心吗?我们说,恭喜你们呐,活得这么洒脱,这么潇洒?

不是,我们替他们感到悲哀啊!(排比、设问、感叹)

这个时候甚至不是情绪上的悲伤,而是感觉到触及到了道德和信仰的悲凉。(观点重申,强化观点)

(层层递进:从个人扩大到社会)

运用反面论证,进一步论证上面的观点4。

人人都喝过忘情水的世界,我们不是没有幻想过。

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就是在描绘公元26世纪那个只有快乐,没有悲伤的“文明”社会。

在那个社会里,所有的人从一生下来,就被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保持一生的都用最快乐的心情去工作;

在那个社会,为了消除你的负面情绪,它先消灭了所有的情感,爱情,家人,亲人都成为了历史;

那个社会,为了害怕你因思考而悲伤,又消灭了历史和艺术……

那个社会,是被工作和娱乐填满的;

那个社会,看上去是没有吵架斗殴,没有爱恨情仇,特别安定特别美好,可是那个社会里,也就不再有个性,不再有个人,不再有人,只有活着而没有生活了。(观点句)

(排比,增强气势)

观点5:

人人都喝过忘情水的世界,不再有个性,不再有个人,只有活着而没有生活了。

论据:《美丽新世界》所勾勒的没有悲伤的世界。

总结、观点重申:

我们知道,时间是一杯水,它会冲淡我们的悲伤,可是它不能也不该是一杯忘情水。

我们最后选择的,是跟自己的悲伤和解,而不是忘却。

(观点句:驳论+立论)

因为那曾经使我悲伤过的一切,也是我最热爱过的一切。

(全文完)

下面我们来分析这篇演讲稿的结构(思维导图)

文章大纲

核心观点:我们不要喝消除悲伤的药水。

分论点1:

在你失去悲伤的同时,可能还会失去其他更珍贵的东西。

反面论证:(失去悲伤的同时,还会失去真实感受生活的能力)

论据:以个人参加辩论比赛为例,论证不悲伤,就会丧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力。

分论点2:

记住悲伤,因为这种悲伤会保护你。

正面论证:(记住悲伤,它会保护我们)

论据:以先天性痛觉缺失孩子为例,论证悲伤痛苦可以保护我们。

分论点3:

悲伤是一种可以被品味的东西,没有那么惨。

论据:以《霍乱时期的爱情》男主角阿里萨拒绝治疗相思病为例,论证悲伤可以被品味。

分论点4:

如果连自己的悲伤都感受不到,又怎么能面对他人的悲伤,芸芸众生的悲伤?(反问句,同时也是观点句,增强表达效果)

论据:

1、失去爱人,不悲伤,就不会去阅读文学作品。

2、面对命运多舛的孩子,没有悲伤,就没有慈悲心。

分论点5:

人人都喝过忘情水的世界,不再有个性,不再有个人,它只有活着而没有生活了。

论据:《美丽新世界》所勾勒的没有悲伤的世界,人只能算是活着。

总结重申、驳论和立论:

时间是一杯水,它会冲淡我们的悲伤,可是它不能也不该是一杯忘情水。

我们最后选择的,是跟自己的悲伤和解,而不是忘却。

总结一下,这篇精彩的辩论词,其实和我们写议论文有很多的相通之处:

1、用能够表示判断的句子组成核心观点、分论点。

2、拿出两个以上的证据。

3、有符合主题的小故事、事例。

4、一两位权威的话语。

5、有一些诗句。

6、使用类比。

7、使用反问的语气、感叹的语气。

8、运用排比,增强气势。

1
查看完整版本: 奇葩说詹青云的演讲,居然是一篇高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