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参考文献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农村小学语文课题论文参考资料
TUhjnbcbe - 2023/8/7 20:07:00
哪家医院白癜风能治好 http://www.gs218.com/m/

传统文化进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和策略


  摘要:中国文化之博大,中国历史之源远,培育了世世代代的华夏子孙。在小学时期的教学中注入传统文化,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初期对我国民族的风俗、文化、精神等都有一定的了解,以儒、佛、道的思想在不同立场展现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见解。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将传统文学、传统节日、戏剧等等带入到课堂当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还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就传统文化进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和策略展开讨论。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意义;策略


  引言


  传统文化所包含的种类繁多,将传统文化带入到课堂当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如四书五经、四大雅戏、传统音乐、名山大川等,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面对不清楚的问题时可以保持冷静的思考能力。让学生了解我国文化的繁多,在传统文化中规范自身的行为准则等。教师可以将传统节日融入到课文当中,让学生了解各地的风俗习惯;将山川大河描述到课文中,让学生了解到地域之间山川的不同;将历史人文穿插于课堂当中,让学生感受我国优秀历史人物历史事迹的伟大。


  1、分析传统文化进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


  我国的文化思想基本源于儒家、佛家、道家的思想,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到了我国的各大家的思想文化,无疑是对学生自身灵*的提升,人格的熏陶。以五行规范自身的行为准则,让学生知道以仁见哀,以义见友,以礼见客,以智见难,以信见道,以怒见不公,以忠见君,以孝见父母;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围炉夜话》中提到“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以善为先,以孝道为先,以恶为弃之,学生理应规诫自身,是以不为为不为,定自身心性,无欲无求,热爱人生;道法自然,尊重自然,无为便是道法,顺其自然,告诫学生无为而治,尊重自然,不以利害损人,不以利害违背自然。将传统文化带入课堂,让学生在其中得到灵*的升华。


  2、探究传统文化进小学语文课堂的策略


  2.1融入课文讲述


  传统文化对于小学时期的学生来说过于抽象,教师需要以多方位多层次的讲解才可以使学生得到一定的收获,而且传统文化所涉猎的方面极广,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将某一小块传统文化融入到课文当中,比如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传统生态等,渐渐扩展开,让学生在语文的课堂学习中也可以充分了解到我国带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特点。


  比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教学中,讲述东北的小兴安岭,有红松、白桦等树木,这些都是在东北地区易生长的植物,体现出东北有他自己的生态文化,以季节讲述东北小兴安岭的气色变化,体现出东北地区的物态文化、农业文化等,使得学生了解到我国各地都有着自身的生态文化,地域文化。


  2.2利用多媒体开展传统文化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一门传统文化课可以使得学生放松身心,在接触不久的小学学习过程中添加新元素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向往。教师应当在语文课堂中穿插着传统文化的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也可以使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我国传统文化中文字文学也占有比重,在了解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提升。


  比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4课《*继光》的教学中,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抗美援朝的历史,展现给学生我国人民舍生取义,保护家园,保护祖国,慷慨赴义;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中描述的*继光所做之事,让学生在了解*继光的英勇事迹时了解我国国民对于国家的深沉热爱,体现我国传统的礼仪文化,爱国之情。


  2.3以传统文化见解课文


  小学语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极多,在讲述课文时,教师总是以语文教学的角度开展文章的讲述,所提到的传统文化很少,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小板块开展课堂,比如古诗词、曲、民族戏剧、术法、对联、灯谜等,这些都是可以在某些地方开展语文的教学,而且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之大、之广、之细腻。


  比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古人谈读书》的教学中,教师以古文的传统文化切入教学,让学生了解到古文中所言之字的意思。《论语》作为儒家學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所论述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教导学生努力学习,对不懂的问题就要请教,不管请教之人是什么人,以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也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接受熏陶。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时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在进入小学语文的课堂当中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到我国根基之深,我国国力之大,让学生深切体会我国古人贤者至高的智慧以及出众的能力。所有的知识都是先人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教师应当以传统文化为主,以传统文化入手教学,让学生可以更深刻地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多元化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在语文中感受其魅力之大。


  [参考文献]


  [1]盛常春.多读课堂文化语文——《三峡》教学设计[J].读写月报,(06):43-47.


  [2]吴霞.传承传统文化:语文课程的文化使命[J].教育,(15):17.

gzlib10180937

***文献来源于网络,侵删,如有写作方面问题需要帮忙,知识写作网或请私信或留言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村小学语文课题论文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