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段对话:
SLM是什么?别急,总之不是酸辣面、史莱姆。
再来看两个问题:
A科室住院患者量同比增长15%,B科室同比增长是12%,更该奖励哪个科室?
小张这个月自媒体文章写了20篇,小王写的是12篇,领导应该表扬谁?
医院运营主任应该经常会遇到类似上面的问题,医院领导让给出业绩考核与奖惩的建议。这样的问题答案很简单?错了!
我们先看一下近期的一个全国数据,很多医疗同仁因为这样的数据而对年忧心忡忡。
上表是国家卫健委近期发布的:可以看出,大部分数据同比下降都超过了10%,医院诊疗人次同比下降13%、医院同比下降9.4%,这么大的降幅,难怪很多人感叹“形势不妙”。
但我认为:上表并不能真实反映当前行业状态或未来趋势,因为年有较长时间由于疫情管控,医疗行业总体并没有恢复常态。为便于医疗同仁对年的行业发展趋势做出更合理的判断分析,医略营销团队特根据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相关公开数据,做出年9月-11月数据的同比分析如下:
可以看出,年9-11月的各项数据与1-11月的差别非常大,例如全国的诊疗人次,1-11月合计下降11.5%,出院人数下降10.7%,但9-11月诊疗人次同比是稍有上升的(0.5%),出院人数虽有下降也只有1.7%.
由于年上半年疫情管控,医院都没有进入正常的收容状态,因此以1-11月的数据总体分析明显有失偏颇。
回到开头的问题:A、B两个科室哪个科室该被奖励?仅以这样的数据真的是无法判断,假定A科室虽然同比增长高,但收治的患者以一、二类手术为主,B科室收治的患者中三类手术占比较高,则单从学科技术发展的角度,B科室更应该被奖励。
同样小张虽然文章量比小王高出66.7%,但如果小王的平均文章被转发、点评、点赞量远超出小张的话,则站在宣传效果的角度,小王更应该被表扬。
举这几个例子,只想强调一个道理:基于正确的数据分析,才可以推导出正确的结果或制定出更有实际效果的计划。开篇微医院,院长为什么会说SLM?因为那个计划虽然很“丰满”——整整6页纸,但主要是负责运营的主任自己的感觉性判断,而缺少同比、环比、投产比等分析推导。
现在猜出SLM是什么意思了吧?耍——流——氓!
这位院长语音中还说了一个观点:医院运营都是耍流氓!对此我高度赞同!而且,不医院运营多方面计划的现象,在医院都存在,这也是今天我想分享数据分析重要性的原因。
我认为,医院运营管理者来说,必须要养成系统化的数据分析思维和习惯,并掌握相关高效率的分析工具与技巧。
首先,医院运营分析涉及多个维度,如不同岗位贡献、不同科室发展、来诊渠道、宣传投产比、成本占比等等,医院根据所处的发展阶段,应明确阶段性运营分析的重点维度。例如,医院,可加强患者来诊渠道分析、不同科室收容占比与发展速度分析,并通过分析制定更加科学的发展规划、优化调整资源配置;对医院,则建议加强不同科室发展速度及与同业竞争比较分析、成本占比与效能分析,如此以争取持续的健康发展。
其次,对于已经确定的分析维度,应细化具体指标。对于任何数据分析来说,指标越细化、量化,越能得出正确而实用的分析结论。以下通过一个学科患者来诊渠道分析设计,示范如何细化具体指标:
最后,强调一下效率。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世界因为“懒”人而进步!此处的懒,指的是不浪费时间。
医院都上了信息系统,医院有专职的信息科程序开发人员,那么要提高效率,对于很多已经录入信息系统的数据,如患者年龄、地区、所患疾病、费用等等,则可以围绕分析需求设计统计表格,请信息科完善相关程序即可快速获取和计算。
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如来诊渠道、宣传推广文章、线上口碑等等,也要尽可能应用相关分析工具,因为工具应用得当,可以提高工作效率10倍、倍以上!
分析工具方面,必须要掌握的是EXCEL,尤其是自动计算公式、公式变量锁定、取值、跨表跨文件自动分析等,如果不熟练掌握只能说还是EXCEL的门外汉!
例如,医院想实现自动计算截止今天各来诊渠道、病种构成与上月同样天数的环比结果,因为他们信息系统不够健全难以程序开发,我们在为其设计的EXCEL表格中,围绕最新填报日期动态取上月阶段性合计的数据。我们医略同事在公式中就综合应用了SUM、OFFSET、COUNTA函数。有了这样的EXCEL公式支持,每天查看环比数据根本不需要花时间,但如果手工计算,每天起码浪费半小时。
其他一些分析工具则更倾向于个性化需求,例如对于不同科室或医生推广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