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贺宇宙推荐的第篇原创内容
朋友们好啊,我是宇宙,今天看到了一条很特别的新闻,讲述了一篇长达字的毕业论文致谢,
作者是中南财经*法大学的苏正民。
在致谢中,阿苏提到了自己求学的漫漫长路,让人读来很是感动。
宇宙我不禁愧疚地想起了自己的毕业论文致谢(只写了短短几行字),
相比之下,是那么潦草,那么千篇一律。
而阿苏的致谢,用清新动人的文字,讲述了一段坎坷的人生过往。
读这篇致谢,感觉仿佛和阿苏一起重新回到了毕业的那个夏天。
01“她希望我像石头一样活下去”
阿苏出生在四川省凉山的一个小山村里。
小时候,阿苏的母亲常常靠野菜充饥,阿苏一直营养不良,四五岁才学会走路,村里的人都说这个小孩子是养不过的,母亲给阿苏取了一个小名,“石头”,希望他能够像石头一样顽强地活下来。
就这样,他跌跌撞撞地长大了。
没有在大山中生活过的孩子,很难想象山里上学的艰辛。
阿苏说,山里的路,往往是看着很近,实际上特别远。他每天上学要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
学校里的教室也非常简陋,他幽默地叙述道,是:
“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可是刚开始上学,阿苏就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他从小都是用彝族语言,从未说过汉语。
学校里的老师都是说汉语,他像是听天书一样,一个字都听不懂。
(大凉山里的孩子,图源网络)
因为学校里的老师是支教老师,所以也不会说彝语,只会说汉语。
于是阿苏和老师只能大眼瞪小眼,彼此叽叽喳喳叽里咕噜,却完全理解不了对方的意思。
在语言困难面前,一起上学的很多小伙伴都因为听不懂放弃了。
阿苏在父亲的鼓励下,一直坚持自学汉语,直到小学三年级,他才终于听懂了汉语。
(大凉山里的孩子,图源网络)
他那时候不懂,为什么支教的老师们愿意留在这样一个艰苦的地方。
他不懂,为什么连本地老师都坚持不下来的事情,支教老师们顽强地做到了。
他不懂,为什么那群年轻的老师能够把数学题教十遍还依然充满耐心。
他现在懂了。
是支教老师用点点光亮照亮了他走出大山的道路。
02年轻又敏感的“卷王”
靠着努力,阿苏进入了凉山州数一数二的中学。
然而,一身破破烂烂的衣服,和一口结结巴巴的汉语,让阿苏成为了同学们嘲笑的对象。
身边几乎都是城市里的同学,和他们优渥的家庭相比,阿苏只觉得自卑。
内心的敏感和脆弱也被无限放大。
而且,他的成绩也完全遭到了碾压。
第一次成绩测验,他就排了倒数。
阿苏坚持不下去了。
寒假,他打包了自己的行李,说要退学,然后跟着村里的哥哥姐姐出去打工赚钱。
——大山里的孩子,大多走向了打工的道路。
父亲给了他一个耳光,母亲则失声痛哭,说,两人没日没夜的辛苦,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坚持上学。
如果不读书,他就永远也无法摆脱命运。
如果不读书,他就永远只能被束缚在大山里。
如果不读书,他就永远只能进城打工做最普通的工作。
而父亲母亲,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走上这样的道路。
阿苏回到了学校,成为了“卷王”。
他省吃俭用,把省出来的钱全部拿来买学习资料。白天学习,晚上学习,只要有空就学习!
下了晚自习,他打着手电筒偷偷在被窝里学习。因为汉语不好,他就自己悄悄跑到校园的角落里拼命地练习,甚至练到走火入魔,连说梦话也是练习汉语。
在高压的“内卷”中,阿苏的成绩高歌猛进,飞涨到了年级前三。
而这时,意外发生了。
父亲离世的噩耗给阿苏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父亲身体不好,医疗费用也让贫困的家庭摇摇欲坠。
姐姐和阿苏选择了辍学,姐姐去了珠三角打工,而阿苏选择在祖辈的*土地上继续耕耘。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也是一段灰暗的日子。
阿苏觉得自己读书的梦想破碎了,他可能一辈子都要在大山中沉默地劳作了。
直到一束光的出现——
天津日报的张俊兰记者,知道阿苏的事情之后,帮助他重新返回了校园。
张俊兰已经帮助了几万名大山里的孩子重返校园,她还有一个暖心的名字:
大山里的妈妈。
同时,国家的低保*策也给了阿苏继续读书的底气。
年,他考上了中南财经*法大学。
03“山的那边是什么呢”
阿苏的母亲是一名环卫工人,她不识字,也不会讲汉语,一直做了22年的环卫工人,始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做到最好。
她告诉阿苏,
做人做事要和扫地一样,
“干干净净,认认真真”。
想起母亲,阿苏总是觉得忧伤,他担心母亲是不是又为了省钱,匆匆用一个土豆就草率地解决了一顿饭。
“故乡的索玛花又绽开了,山坡上再也没有父亲沉重的脚印,火塘边只有思念成疾的母亲。”
从小学到中学,阿苏走在山路上,天还没亮。
他总是在想,山的那边是山,大学的那边是什么呢?
每当他感到灰心丧气无法坚持的时候,耳边响起一个声音,“再坚持一下,考上大学就好了。”
进入大学之后,他结识了无数良师挚友,收获了宝贵真诚的情谊。
后来,他参加了*运会的志愿活动,发起了“凉山阿依助学计划”。
年,疫情肆虐,他第一时间报名成为了志愿者。
临近毕业,阿苏选择加入研究生支教团,回到大凉山的家乡支教,把自己的力量献给大山——
他说,如果有重新选择的机会,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中南大。
他想再过一遍这样奋斗的青春。
读阿苏的毕业论文致谢,好像陪伴他走完了漫长坎坷的求学路,
见证着一个大山里的孩子如何跌跌撞撞地成长。
阿苏,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加油吧!
注:
想阅读欣赏阿苏字毕业论文致谢的朋友可以在后台私信我阿苏这两个字就可以,我设置了自动回复,论文致谢资料来源于央视新闻。
我是贺宇宙,
正经读书,业余追剧。
让我们一起把时间花在最值得的事情上。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