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工作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摘要:面临新课程的实施,提高中学生道德素质已成为初中班主任必须重视的教学课题。在教学实践中,传统的班主任工作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纪律和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甚至缺少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安全、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所以,在新时期,如何解决中学生所面临的青春期问题,有效地解决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学生走上阳光健康的道路,是班主任必须深入思考与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工作;德育渗透;措施
引言
由于初中生的身心处于发育的时期,因此无论外界的情况好坏,他们都会被极大地影响。学生个性是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关键因素,因此,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要适应时代发展,必须坚持新的德育教育理念,全面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中学生心理成长和生理成长的冲突难以有效解决
初中学生是青少年。因为学生知识面狭窄,父母不能给他们合理科学的心理辅导。他们只顾学业。因此,学生很容易面临生理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不能解决。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理就会逐渐产生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班主任如不能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生理问题,极易使德育效果受到限制,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合理地指导学生,针对中学生普遍的心理问题,制定出科学的心理教育方案。与此同时,要做好转变师生关系的基础性工作,把班主任当成学生的知心朋友,有效解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问题。
2.未曾制定完善的学生德育规章制度
德育在初中階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唯有发展学生主动、乐观地学习态度,共同促进初中生的成长与学习。为此,学校道德教育管理体系和班主任道德教育指导方针至关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少有学校能建立健全学生道德教育制度以及对班主任进行道德教育的奖惩机制。这种情况下,班主任缺乏激励、有效的奖惩机制,只注重学生的文化成就,很容易让班主任将注意力集中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管理。所以,建立健全初中学生道德教育制度,直接关系到班主任道德教育效果。
3.任师德师风建设有待提高,榜样道德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
班主任道德教育是依据其自身的言行及良好的师德对学生产生影响。很多学生都是很反叛的,而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很难奏效。所以,良好的师德是班主任实施示范教学法的重要依据。大部分初中学生都是很善良的,内心脆弱。德育课教师只有真正把握住学生的心弦,才能使学生倾听、思索、最终做到正确。但实际上,不少初中班主任的师德师风还有待于改进。教师的文化知识教学整体水平较高,但师德师风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样就使中学生难以产生良好的示范教育效果,中学生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二、有效的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
1.提高初中班主任的综合素质
初中阶段是从小学阶段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关键阶段,必须建立健全的德育制度,而班主任又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自身的所作所为都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響。在加强德育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树立榜样,使他们真正体会到老师的关爱和真心。由于班主任要对整个班级进行全面的管理,要掌握好每个人的性格特征是非常困难的。此外,初中生在情绪上有较强的表现,因而其对情绪的看法也会随著参加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要加强和父母的交流,让父母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德育教育中来。德育方面,老师利用班级群与父母进行交流,对学生的学业、生活状况进行及时的反馈。要使父母认识到,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德育的成效也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使家长对学校的管理达成一致,从而促进德育管理的进一步发展。例如本班张同学性格内向,与父母关系紧张,多次想和父母打架,由于母亲的不认可,对自己没信心,并且有自杀现象,班主任多次进行家访,耐心教育,多次联合数学老师一起开导父母,父母也意识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更重要,经常和孩子耐心沟通交流,关系逐渐缓和。终于在今年中考,孩子不负众望,取得优异成绩考上高中。
2.选班干部
班级是一个团体。虽然班主任是学校的管理者,但是,当他们独立地进行德育教育时,也会出现一定的疏漏。通过这种方式,班主任可以从班级中挑选和训练出一定数目的班干部。在指导思想*治教育中,不仅要帮助班主任进行思想德育教育,而且要对德育教育的成效进行监控。同时,要注重对班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树立榜样、强化自律意识。例如,班主任可以指定几个班级的组长,负责日常的德育工作,并给他们打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热情,明确纪律处分、批评低德育学生、表彰优秀班级代表、及时解决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
3.学生遵从德育细节,匿名监督并评分。
德育的养成是建立在学生主体自觉的基础上的,但是,初中生在青春期的叛逆时期,其心理活动、行为等都会受到老师的影响。德育教育既要建立,又要遵循德育教育、学生注重细节的准化法、自我衡量德育教育的硬性指标。尽管礼节和奖励制度对学生的影响要大得多,但是他们却是一种恪守德育准则的行为。课堂上,要做到不做任何与学业无关的事情,要与老师进行积极的讨论和交流;下课时,要做到行为端正,主动地对学校各部门的老师表示尊敬,做到不撒谎、不说脏话,勇于承担责任,通过制定这些硬性指标,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思想自觉,从而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时,对班级进行匿名监控,以此来评价学生的成绩。匿名平台是由每位同学随机选择并监督的,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控,以记录其在班级和校园生活中的不良行为。
4.继续开展集体教育活动
在硬性指标上,班主任制订了若干德育规范,对其进行德育教育,使其有了清晰的认识,增强了其实践意识。为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德育教育的社会含义,各层次的老师也可以通过对学龄前的学生进行反馈,从而更好地对他们进行管理。通过组织教学,增强了同学们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一是对身心有益的运动。学生分组练习。这样既能充分利用队员的能力,又能在团体训练中,增强队伍的整体作战能力。通过对活动的感知,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集体的发展,并在实践中培养起集体的凝聚力和责任感,从而使其成为德育教育的自觉行为。此外,还有读书俱乐部、辩论赛等。通过与同学们的协作,使同学们能够互相激励、互相协助,从而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德育行为的价值和重要性,并能有效地反映出他们的学习态度。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班主任的道德管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决定性的影响。在德育管理工作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问题的具体分析,适时地运用教学的可能,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在学校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文德.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德育管理的探究[J].亚太教育,,07:32.
[2]魏旭.初中班级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0.学周刊,,13:--.
来源:教师周刊2年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