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参考文献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尼米兹凭什么赢得中途岛战役全靠2个日本通
TUhjnbcbe - 2024/2/23 15:42:00
白癜风初期症状有哪些 http://m.39.net/pf/a_4721404.html
白癜风初期症状有哪些 http://m.39.net/pf/a_4721404.html

关于情报在战争中的作用,早在年前春秋时期,孙武就有过很好的总结,那就是“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如今,*事理论中所强调的信息化战争就是对情报作用的最好诠释。二战中,美国太平洋舰队能够取得一系列胜利离不开情报。

珍珠港事件后,尼米兹接手太平洋舰队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新的情报部门,清除人浮于事的庸才,大胆提拔和招募一批专家,情报研判的效率大大提高,为尼米兹正确决策提供了信息保障,其中情报官莱顿和罗彻福特是他们中的佼佼者。

电影剧照,莱顿和罗彻福特

情报官埃德温.莱顿中校,精准预测日*动向。

早先尼米兹婉拒美国舰队司令一职,其好友金梅尔少将晋升为临时上将,担任舰队司令。俗话说“升得快、摔得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他被迫辞职。离任前极力向尼米兹推荐情报官莱顿,其专业的研判能力给尼米兹留下了深刻印象。

年,美国海*部前瞻性的预见日本迅速崛起,可能对美国产生威胁。于是,选派4名年轻*官前往日本学习日语和研究岛国文化,莱顿和“魔术师”罗彻福特少校就是其中的两位。5年的学习经历让他们成为“日本通”和日本研究专家。

金梅尔少将

莱顿十分熟悉日本人的心理状态,并能通过分析谍报人员传回的日*动向,全面掌握日本联合舰队的一举一动。更难得的是,他能够按照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帮助尼米兹确切掌握联合舰队的战略思想和作战方式。

他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其必然之举。之所以情报部门在袭击前没有掌握日*动向,完全在于日本人十分谨慎。一是在来往的密码电报中只字不提偷袭计划;二是袭击前几个星期,参加行动的航母编队严格执行无线电静默。

美国海*情报分析专家

当然,各类情报反映出来的蛛丝马迹,没有汇集到一个专门机构去分析研判,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情报失误”。尼米兹十分认可他的结论,并赞同他预测日本准备进攻中途岛的分析。于是,交给他的新任务就是准确预测出日本人的行动计划。

珊瑚海海战,尼米兹凭着直觉认为,这是日本“南下”战略的一部分,但其背后的目的是吸引太平洋舰队主力集中到南太平洋海域后,山本五十六一定会趁机进攻中途岛。巧合的是,莱顿通过各方情报的分析,也证实了尼米兹的判断。

美国海*部亚裔工作人员

莱顿作为“假想敌”,已经连续3个月通宵达旦的分析各类情报,包括日本国内信息,以及日本海*的动向和太平洋地区的水文资料等等,他要模仿日本海*,更要模仿山本五十六的性格,来确定未来中途岛海战日*行动的具体内容。

最终,他把他的研究成果和盘托出。“日本将在6月3日进攻阿留申群岛(这只是牵制行动),真正的航母编队主力将在6月4日早晨6点钟进攻中途岛,方向西北、方位度,在距离中途岛海里位置发起进攻。”

美国情报部计算机

尼米兹没有怀疑他的汇报,立刻着手舰队按照莱顿的内容进行准备。事实证明,日*的行动和莱顿分析的一模一样。但让他大吃一惊的是,莱顿的预测误差只有5海里、5度和5分钟。可以用“精确”一词来形容。

“魔术师”约瑟夫.罗彻福特少校,提供重要情报。

如果说莱顿的预测准确,大多来源于各类情报的整合分析,一定会存在一些主观臆断,有不确定性因素;如果说这些情况的求证工作怎么来做,那一定离不开密码专家罗彻福特率领的,由24名精干技术人员组成的情报部门。

罗彻福特

多年的职业习惯,让他练就了机警、灵活的思维模式,尤其是在破解日*JN-25密码上,更是功不可没。到了年4、5月间,日本联合舰队的密码电报异常频繁起来,立即引起了罗彻福特的高度警觉和尼米兹的极大

1
查看完整版本: 尼米兹凭什么赢得中途岛战役全靠2个日本通